APP下载

从《舟发西苔岛》到《吉尔》看华托艺术风格变化

2020-11-18张立冬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吉尔小丑园林

■张立冬/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

华托 (1684—1721年间),是法国十八世纪罗可可艺术的先驱。罗可可风格艺术家大多喜欢“游园”题材,在游园中展现男女爱情更是艺术家和雇主在当代的追求。因此在布歇和弗拉戈纳尔的作品中,画面经常露骨的现实男女相爱甚至是偷情场面。但华托和其他罗可可画家不同,他早期的表现题材也大都是“游园”场面,但与其他艺术家相比他的作品更加含蓄、有深意。

要理解华托的艺术风格,就要先了解“雅宴画艺术”。“雅宴画”是华托在1717年向法国美术学院提交《舟发西苔岛》时,学院为表现这幅画的特色而创出的新名词。所谓“雅宴画”,描绘的是浪漫的聚会,贵族男女在美丽的花园中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玩乐、调情。虽然在美丽的田野上姿态优美的男女追逐爱情的“雅宴画”是十八世纪的现象,但这种形象是源于阿尔卡迪亚 (Arcadia)这一古典概念,有漫长的历史。

阿尔卡迪亚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期,它是西方人的精神家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其有深刻理解,他在公元387年左右创立了从事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学院(Academy),在他的学院中培养出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大师。阿尔卡迪亚思想,在柏拉图的阐述中被西方人理解,并深深印在他们心中。

华托笔下的《舟发西苔岛》创作于1710年,作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由于这一幅作品很成功,华托于1717年被法兰西艺术院接纳为院士。画中西苔岛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爱神维纳斯居住的岛屿,艺术家选取这个场景主要为了表达画中人的爱情。画家把人物分成几组,近景处是三姐妹及恋人,他们成双成对准备随已经动身的情侣们同行。画面中的情侣大都朝向岛屿旁边布满鲜花的船走去,所以这幅作品描绘的名为“舟发”,虽然主题为“舟发”,作者却在借这个主题表现情侣们即将离开的依依不舍。因此画面既展示了当时当地的美丽风景,情人们相互爱恋,又体现了恋恋不舍的情怀。加上空中小天使的舞蹈飞跃,更加强了作品的浪漫主义气息。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经济发达,政治宽松,当时法国与中国的交流密切,中国的茶叶、瓷器、绘画、园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罗可可时期艺术,在罗可可时期,法国不再崇尚“驯服自然”的法国古典园林(最著名的是十七世纪的维贡府邸画院和凡尔赛宫),而是更加欣赏“虽有人造、宛自天开”的中国山水园林,爱神维纳斯居住的花园不是规整的宫殿,而是让人可以将自己安放进去的山水田园。除了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借鉴,华托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对中国园林的继承与改造。正是由于对中国艺术的借鉴,这样美好的园林景色才表现在华托的作品中。

除此之外,华托《舟发西苔岛》的成功还得益于早年舞台美术的学习。华托是一个烧砖瓦窑为生的农村手工业者的儿子,1684年生于法比交界的瓦兰希恩村。自幼喜爱文学作品、绘画和音乐。后到当地画家热林的工作室当学徒。后来,成为剧院舞台布景画家克劳德·基洛(claud e Gillot,1673—1722年)的学生和助手,这使他对戏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绘画中经常出现舞台场景的构图方式就得益于早年舞台美术的学习。《舟发西苔岛》画中主体人物一共三对,三对情侣分别展现了谈情、起身、准备离开的场景,展现了流动的时间曲线,体现了西方戏剧“三一律”在绘画方面的娴熟运用。

《舟发西苔岛》是华托早期代表作画家,也是其罗可可艺术先驱地位得到证明的最重要的作品。画面中充满了愉悦的气氛和恋爱的情趣,但华托艺术不止一面,虽然华托是一位早夭的画家,他37岁便离开人世,但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1921年,他创作了《吉尔》,代表了他绘画风格的重要转折。小丑仿佛拼命压抑想要哭出来的感觉,他的衣服松松垮垮的,衣服袖子很长,表现了他的无力感,旁边有一个观众骑着驴子像大理石雕像般的浅笑着,还有几个演员丝毫不理会小丑的感受只沉浸在自己所关心的事情里,这更加强了小丑的悲伤。爱和孤独是华托的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也是华托最可贵之处,在当时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华托以他纯真的爱和孤独感给人一种个体情感的真实,因而获得了“罗可可最伟大的宗师”这一美誉。

在这里,小丑的形象从地位低下的人物变为画面的主角,华托将吉尔孤立地安排于前景中,两臂笨拙地垂在身旁,以茫然而略带忧伤的眼光望向观众,面容表情与周遭人物形成强烈对比。小丑已经不再是欢乐的、供人玩乐的工具,而是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华托此种独特的表现,也扭转了一般人视洛可可艺术为缺乏深度只知讨好上流社会的认知。

在《吉尔》中,小丑身着白色的丝绸衣服,宽大的不合体的衣袖和短短的裤子原本为展现小丑可笑的场景,但在这幅作品中却更显示了小丑可怜又孤独的情绪,加上小丑精致的五官、个体全景式的构图方式和在画面下面却无法互动的同伴,更加重了小丑的孤独与无力感。画中藏在最下面的驴子的那只人性化的眼睛,有学者认为是画家自己的眼睛,好像看透了人间的苍凉与冷暖,却不言不语,默默看戏。华托的小丑是悲哀感受的另类表现方式,和伦敦的剧作家兼作曲家卡瓦德的歌曲《巴黎小丑》相合,获得十九世纪浪漫派以降的作家支持,“悲哀的小丑”形象大为普及。正是《小丑吉尔》的这种魔力,让它的地位甚至撼动了《蒙娜丽莎》,被登在了卢浮宫旅游手册的首页上。

华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幸的是华托终生受结核病折磨,虽然先后在巴黎和英国休养,但还是在其创作颠峰——36岁便离开人世,死在自己赞助人克罗扎的怀里。至此,罗可可最伟大画家华托就这样带着他那种罗可可画家罕见的忧郁气质离开了他的舞台,也因此获得了永恒。

从《舟发西苔岛》到《吉尔》,华托完成了从为买家服务,到为自己的感情服务的重要转折。中国画家倪瓒的一句话可以形容华托的转变:“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而”。华托不是倪瓒,他的绘画属于写实绘画,但正是他在画面中展现的不单单是游园、恋爱的场景,而是通过小丑表达自己的内心写照,他的作品才能为后世认可与共鸣,才能拉开与布歇、弗拉戈纳尔的距离,成为最著名、最有个人风格的罗可可艺术名家。

猜你喜欢

吉尔小丑园林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幽默的小丑
拿开以后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下雪天的温暖礼物
小丑
我像一个小丑
装作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