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智慧图书馆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11-17李亚云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李亚云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努力适应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阅读需求,将构建智慧图书馆作为转型发展新方向。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智慧图书馆进行SWOT分析,提出具体发展策略,为公共图书馆顺应新发展趋势、提升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图书馆;SWOT分析方法

“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兴互联网技术走进生产生活,并与传统行业领域互相融合,涌现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新发展模式。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利用内、外在条件实现智慧图书馆转型,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在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通过引入智慧化设备,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便捷的智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所表现的“智慧”体现在智慧化设备、智慧化运行和智慧化服务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其外在特征,互联、高效、便利是其内在特征,但其本质在于追求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

二、“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智慧图书馆的SWOT分析

通过SWOT分析法,就构建智慧图书馆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与挑战进行全面分析,找到可以主动利用的有利因素和需要规避的不利因素,确保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的策略。

(一)内部优势。1.作为公益文化场所,社会形象较好。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涵盖各类学科、馆藏量逐年增加,提供包括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微缩制品、数字资源等各类形式的文献资源,并以免费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查询、借阅和讲座、展览、培训等多样化文化服务。作为知识共享、文化传承的公益场所,公共图书馆不断完善读者服务,使公共图书馆形成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认可度较高。2.内部外部环境优越,配套设施完善。公共图书馆馆内环境优雅宁静,硬件设施完备,各功能区布局合理有序。馆外配套完善,周边交通发达,多与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文化建筑集聚建设,邻近休闲广场或商业中心,为公众体验各式各样文化服务提供便利。

(二)内部劣势。1.服务方式相对滞后,重视程度不足。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较为被动,多侧重文献收集、整理、保存职能,服务职能一定程度弱化,针对性、个性化读者服务提供较少。对建设智慧图书馆的重视与理解不足,缺乏相关实施规划,阻碍公共图书馆与互联网融合,不利于由传统服务向智慧化服务跨越。2.馆员认识不够深入,适应能力不强。智慧图书馆对馆员服务提出了更高专业要求。与之相对,由于缺乏对智慧图书馆的深入认识,馆员较少对智慧图书馆发展开展主动系统研究与技能培养,不能较好适应构建智慧图书馆新要求。3.馆藏数字资源不足,利用效率较低。当前数字资源已成为公众青睐的阅读载体,但是传统公共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较为有限,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借阅量高、出版时间短的纸质文献资源未能及时数字化。部分公共图书馆受制于建设经费等限制,文献数字资源库建设滞后、整合归类效果差,导致读者文献检索难、数字资源利用率低。

(三)外部机遇。1.国家重视全民阅读,社会阅读氛围浓厚。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全民阅读连续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众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形成,对提升全民文化、科学、艺术素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重要价值。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公共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2.《公共图书馆法》实施,提供有力法制保障。作为我国图书馆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做出详细规定,以法律形式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文化获得感,更为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构建智慧图书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遵循。

(四)外部挑戰。1.公众阅读方式转变,数字资源需求加大。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9.3%,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接触媒介的主体。这表明公众阅读方式已发生较大改变,公共图书馆面临由传统的实体服务向在线服务转移的挑战,亟须尽快推进优质数字资源引进,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智能化设备搭建数字资源平台。2.公众倾向个性化服务,服务方式有待转型。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已经不满足于原先批量化、单一性、被动式的服务形式,而转到更具读者自身特征的个性化服务上,要求“量身定做”式的服务。如何适应读者这种个性化的新需求,使公共图书馆既能满足公众一般的、普遍的阅读需求,又能提供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成为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又一挑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本着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的原则,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旨在为推进智慧图书馆构建提供参考。

(一)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优化上层设计。公共图书馆应响应国家全民阅读推广政策,根据《公共图书馆法》为核心的公共图书馆法律法规,结合自身资源,制定具有本馆特色的智慧图书馆构建计划和具体实施路径。1.强调“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服务宗旨。注重读者价值,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为着力点,对读者的阅读反馈及时进行针对性调整,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使读者充分参与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来。2.突出互联属性。公共图书馆应建立互联理念,打破传统封闭管理模式,推进馆藏文献、馆员、读者间互通互联、智能互联,构建完善公共图书馆之间、公共图书馆与各类图书馆间、甚至外界主体间互联关系,实现资源系统整合和相互融合。3.重视可持续绿色发展。购置节能低耗技术设施,实现节约化日常运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公共图书馆还应强化读者隐私安全保护,采取技术保护策略避免读者信息泄露,为读者营造安全、便民、绿色阅读空间。

(二)加快数字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1.改革数字资源传统采购方式。图书馆可通过设立数字资源评价平台,由读者对馆藏数字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及时掌握馆藏数字资源质量情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统计现有纸质文献的借阅量,数字资源点击率、下载率、引用率,对读者阅读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为公共图书馆采购提供方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普惠度。2.深化数字资源便捷使用和互联共享。公共图书馆应以方便读者获取资源为出发点,在原有门户网站基础上,综合利用“两微一端”等移动式服务平台,提供跨时空读者服务。同时,可依托地域优势,成立区域发展联盟,建立省市县三级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馆际之间资源的整合集群,馆与馆的立体互联。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服务模式。1.创新网上服务方式。引入线上到线下O2O模式,开通图书快递到家服务,方便馆外读者进行线上图书查询、借阅。开通读者活动网上预约服务,通过在线预约,凭二维码或手机号获取相应读者服务。2.举办线上阅读推广活动。通过线上展览、线上有奖答题等活动,增加读者参与度,使读者感受到智慧服务在身边的便利。3.有效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公众号、官方APP等,及时发布新书新刊导读、读者活动预告、馆内外行业资讯等。同时可设置读者建议、评价、投诉板块,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性沟通渠道。

(四)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智慧图书馆配套设施。在读者出入、图书查询借阅等环节引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技术。一方面,有助于读者信息采集,为日后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读者服务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方便读者尤其是视障人士、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通过口述检索信息进行咨询。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引入智能机器人、指纹识别技术、智能书架、智能安保等技术,不断扩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

(五)注重读者阅读体验,推出个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浏览兴趣等从而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建模,通过馆藏信息资源的细分整合,搜索与读者模型匹配的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还可通过智能服务推荐系统,将系统匹配书目推送到读者登录账号界面,从而为读者查阅检索图书信息提供参考。

提升特殊群体阅读体验,如老年读者,可设立老年阅览室,配备老年人相关书刊,举办切合老年人需要的讲座。再如残障人士,可设立轮椅通道、残疾人专用厕所,采购盲文图书资料、有声读物。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通过设立分馆、城市书屋、流动汽车图书馆等形式,扩大图书馆服务半径,降低读者阅读门槛,满足更多读者阅读需求。

(六)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智慧馆员的培养。1.充實馆员专业知识储备。通过线上线下讲座培训、馆际交流平台等提升馆员专业能力,不断充实馆员知识库,为馆员及时了解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及知识动态提供便利。重视馆员学术能力培养,设立学术研究奖励制度,鼓励馆员主动进行科学研究,培养馆员科研兴趣。通过专题培训、实际操作的方式,加强馆员智慧化设备操作能力、信息挖掘与分析运用能力。2.提升馆员职业素养。馆员应加强对图书馆事业的职业认同感,重塑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积极适应构建智慧图书馆新使命、新要求,真正成为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3.

[2]书看中国,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中国全民阅读网,2020.

[3]袁红军.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3):111.

[4]王家玲.智慧图书馆模式下读者隐私技术保护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7(9):84.

[5]胡安琪.“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9(3):22.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