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0-11-17

关键词:家校辅导培训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家校合作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尤其是小学教育更为迫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建立最佳的合作教育机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使之和谐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无论在教学目的上,过程上,还有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这是个很复杂、很困难的问题,当下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以及教育现象的相互联系,学校所承担的育人义务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如果没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无论教师付出多大努力,都难以收到完满的效果。学校教育过程中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取决于父亲和母亲是怎样的人,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去认识人和人的关系及社会环境。所以教育学不应只是教师懂得的一门科学,家长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知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家校合育程度偏低的现状,实现理想的合作效果。

一、 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人方式

在目前的选拔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下,学习成绩对孩子前途的影响力仍然很大,因此,家长们普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这是可以理解的。实践证明,有的家长学识水平有限,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还有的家长学历够高,无奈专业知识不足,不知如何把握辅导的深浅程度,于是索性就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心理上找取一个平衡。这些家长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后,自己就安心忙于工作和家务了,只是每天接送几趟,尽上家长的责任。殊不知这看似负责的措施,正慢慢毁掉孩子,首先辅导机构的教师有几位持有专业资格证?又有哪位教师能像父母那样细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与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情感会慢慢疏远,尤其在学习的道路上,来自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永远是孩子克服困难的原动力,而部分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忙忙碌碌一学期下来,钱没少花,孩子学习成绩起色不大,学习兴趣更是谈不上,于是家长开始把各种抱怨和责怪,一股脑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便出现了厌学,硬着头皮敷衍着学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出现这种问题怎么办?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提高家长的专业素养。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淡化孩子的学习成绩,把普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重点,给家长做系列培训,多讲,重复讲,结合实例,深入浅出,让家长朋友明白,育人是一门科学,家长和老师肩负着同等艰巨的任务,谁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只有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拿出脚踏实地的行动,陪伴孩子学思结合,才能发现这门科学的规律。

为何要做系列培訓?这是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定,1、2年级学生和3、4年级5、6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不相同,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各有侧重,问题背后的原因更是大相径庭,如果我们的家长会内容,年级段的区别不大,专业水平较低,掺杂了一些形式主义,那么参会的家长会只听不讲,发言的积极性不高,总是说:“老师,你狠管就行,这孩子就是皮。”“老师,还是您说话管事,家长说了不听。”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中就不是滋味儿,难道稍微深入一点的交流都建立不起来吗?细想想,改变应该先从教师做起。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仅向教育理论专著学习,更要向手下的几十个孩子学习,孩子们的日常表现就是鲜活生动的素材,理论和实际结合才是致胜的法宝,老师们恰恰在后者身上做的研究不够,线条太粗。如果教师为每个孩子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可简可繁,记录下其在学校的日常表现,然后进行阶段性的归纳总结,家长会上分享给家长,家长们在这些可触摸的人和事上肯定会相互启发,顺带会把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拿来分享,然后探讨问题的根源,这样的家长会才是富有生机和实际价值的。

要想取得常听常新的辅导效果,教师必须要有年级段意识,孩子的成长是逐步提高的,同样做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培训,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辅导内容应该有明显的区别,每个学段的培训内容应该紧紧围绕本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就要求培训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审视当下,老师们在这方面的理论深度确实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为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做足充分的准备。

二、 家长会内容要有针对性

虽然当下家长培训活动有多种方式,方便快捷且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还是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家长面对面把问题展开讨论,更有针对性,更容易相互影响和促进。主讲教师一定要经验丰富,理论素养深厚,每月举办1至2期培训,培训内容要重视学生的年龄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理论。让每一位家长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跟自己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

1——2年级可以围绕以下13个主题展开:1.六岁到九岁儿童的身心发展2.家庭的精神生活对儿童在这一年龄期的影响3.七到九岁儿童的道德教育4.家庭里的书籍和七到九岁儿童的精神发展5.六到九岁儿童的劳动教育6.学龄初期儿童的精神需要和兴趣培养7.六到九岁儿童义务感和纪律性的培养8.对儿童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做到尊重9.关心人和尊敬人的教育10.自我教育的初步训练11.电视与儿童的教育12.求知欲的培养13.怎样预防儿童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私心理。这些主题都和儿童的日常表现息息相关。学生平时出现的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是教育的一种缺失,专业的老师们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到这些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学习和培训,把学校办成家长学校。每个家长从孩子入学开始,都要在这所学校里上到孩子毕业为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的成长档案要记录下这一切。10到13岁儿童的发展肯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时原有的培训内容,随着年级段的升高,要做相应的提升,同时还要加入新的研讨主题,发挥它的实际价值。

三、 家校合作,教师情感要有度

教师和家长交流,目的是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领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双方沟通的态度至关重要,家长的情绪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如果教师只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当着家长的面指责学生种种不足,甚至在指责学生的同时,也抱怨家长,家长会很尴尬,这样的沟通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的真情付出也要讲究策略,讲究度。其实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所有的人际关系一样,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进行,教师用征求意见的诚恳之心,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肯定会接受的,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做好上述功课以后,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方面的浮躁之气也会逐渐消失,指责抱怨之语也不会随口就说。这时,学校倡导家长采用与孩子同步学习的方法,开展家庭式学习模式,结合网络平台等形式,促进家长相关学科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为家校共同管理孩子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尤其在小学阶段,这一模式对打造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好,亲其师,信其道,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成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孩子的全面发展,走上良性的轨道,这是家校合育的美好境界!

猜你喜欢

家校辅导培训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登鹳雀楼
会议·培训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会议·培训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