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17李微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营销界 2020年39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考核

李微(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引言

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当中,绩效管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绩效管理,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促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加快事业单位绩效改革速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时期下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对策,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发展水平。

■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绩效管理,具有很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促使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为“预算”。它是预算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方式与途径,贯穿于预算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具体包括:绩效评价、编制以及执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加强绩效管理方面的工作,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让预算管理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从以往重视资金投入转变为重视资金支出,可以促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二)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

既往的绩效管理只是对支出予以重视,而未能对单位取得的效益予以重视,那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财政资金被大大浪费,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效益。通过构建绩效管理工作制度,能够在事业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促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更强,同时也能够在根本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能够促使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提高

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过程当中,预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实际过程当中,应该牢固树立效益与问责的基本思路,能够加快工作地顺利实施与开展,对事业单位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考核的依据,对追究责任加以明确,提高政府绩效水平,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有效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地显著提升。

■当前时期下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突出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未能高度重视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

虽然当前时期下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正在实施及开展,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开展改革是被动性的,某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均未能在思想意识方面加以转变,对绩效管理工作地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并未充分地意识到绩效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开展此项工作时,也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例如:绩效管理方式不合适、绩效管理不合理以及绩效管理工作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等,这样的绩效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二)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度较低

通过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促使自身工作水平显著提升。然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务必要基于工作人员参与情况,那么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能够自上而下传递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提高绩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与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现实价值,从而获得全体工作人员的认可以及配合。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方案一般是管理层所制定实施的,工作人员很少有机会对绩效管理发表个人观点,对绩效管理的执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不够了解,掌握度较低,从而使得绩效管理效果不够显著。同时,很多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透明度较低,另外大部分事业单位员工参与度较低,当员工日常表现评价牵涉到员工根本利益的时候,极易导致各种各样的冲突发生,员工对评价结果存在质疑的态度,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产生严重的阻碍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员工不满反应。

(三)绩效管理结果未能得到有效反馈

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者了解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将绩效考核结果用于工作人员的管理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够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得到良性发展,在不断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人力资源动力。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尚未构建一套完备的反馈机制,那么绩效考核结果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从而其实质性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

(四)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

某些事业单位虽然已初步构建了绩效管理制度及其相关规范,然而从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方面而言,现有的绩效管理制度及相关规范并未落到实处。在对个人绩效开展考核过程当中,由于在某个单位工作,管理人员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常常会碍于情面,无法准确、客观地评价他们的表现。

■当前时期下事业单位开展绩效管理的具体对策

针对如上关于当前时期下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现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对策:

(一)顶层设计方面强化绩效管理工作

若要促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那么就应该从顶层设计着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增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规范化的组织机构,成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摸清岗位以及人员分工情况等,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加以确定。同时,还需要注重和强化人员教育,让他们树立主人翁精神,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员,要第一时间与其沟通,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领导带头学习,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提升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保证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

在对绩效考核指标加以设置时,不仅要保证其科学性,而且还应该同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现状保持紧密地融合,其所设置的目标值要适中。在实际过程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可对事业单位经营现状予以考虑的前提条件下,设置全面的考核指标,在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进行整体设置过程中,务必要对各个方面加以考虑,切勿片面化地关注相关指标,否则极易导致业务运转状况不佳情况的发生。(2)在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评分加以确定时,务必要确保其合理性,对于那些需要重点考虑的绩效考核指标而言,需要对考核分值比例予以适量考虑;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考核指标而言,则应该适当地调小考核指标。在对考核分值配比进行确定过程中,务必要充分地考虑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等。(3)在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目标值加以设置时,务必要充分地考虑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事业单位应该设置适中的绩效考核目标,同时也可以设置弹性目标区域,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现状灵活调整。

(三)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监督反馈体系

为了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监督反馈体系,事业单位一般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工作:(1)绩效监督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绩效监管工作,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绩效监管氛围。在开展相关工作之前,需要制定缜密的计划,以便于后续工作地顺利实施与开展,从而促使本部门工作执行水平地显著提升。此外,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绩效监督工作之中。(2)在对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监督过程当中,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强化与工作人员、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保持密切地沟通与交流,从而高效地开展绩效监督工作,以增强员工对事业单位的信任。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当前时期下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对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均对绩效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常常出现未能高度重视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度较低、绩效管理结果未能得到有效反馈、绩效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等方面的突出性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以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加快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及进步。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考核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心得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