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失范问题研究

2020-11-17

记者观察 2020年24期
关键词:传播者新闻报道民众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亿,占手机网民的81%。

一般认为,网络自媒体是基于Web2.0平台上开发的多种个人新闻应用的统称,这些应用能为网民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活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载体,每个人都会成为“媒体人”,这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产生较大的冲击。

一、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

首先,从传播主体上讲,自媒体诞生后,信息传播开始进入“人人皆记者”的时代,每一位普通民众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播,传播者不再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由此,传播者群体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新闻报道数量的增加,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

其次,谁掌握信息源,就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渠道。自媒体时代,民众可以集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于一身,各个角色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并且,普通民众之间也可以进行双向互动,传收双方不再受角色的限制。

第三,传播过程的高效性。自媒体的便利性体现在传播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发布,信息传播无须经过严格地“把关”,传播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有时候在突发事件中记者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而事件的亲历者、普通民众则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快速地将信息发布出来。

然而,正因为自媒体传播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转化成为其产生的问题根源,报道失实、新闻侵权、媒介审判、新闻伦理标准沦陷等现象层出不穷。人民网更是连续发布四篇文章揭批评“自媒体账号乱象”——《人民网评:让“臭脏黑”的套路再也没市场》《人民网评: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人民网评:唯利是图的自媒体可以休矣》《人民网评:让自媒体空间回归健康有序》。

二、自媒体新闻报道失范现象

(一)报道主观性强

信息生产呈现出全民化的特点,自媒体平台可以让普通民众很方便地发布信息,与传统媒体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不同,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群体的媒介素养缺失,导致信息生产的主观化和片面化。近年来,反转新闻越来越多,如2019年的“网红世界环境日抛洒垃圾摆拍”“女子网购18件衣服旅拍后退货”“西安奔驰女司机维权事件”等新闻,其源头大部分来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些自媒体平台,新闻的客观性受到了冲击。

(二)虚假新闻不少

新的传播环境大大降低了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门槛,众声喧哗下信源难以捉摸,媒体未经核实的转发、引用使谣言有机可乘。部分平台被沦为“吸睛”的工具,少数自媒体为获得关注度,常常发布一些夺人眼球但虚假的消息。如曾发布于自媒体平台的文章“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紫菜是塑料做的”“中国建筑师巴黎圣母院重建方案夺冠”事件等均被证实为假消息。在一定情境下,如果此类虚假消息传播的量较大,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影响人们的思想而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

(三)新闻伦理标准沦陷

后真相、新闻炒作、媒介审判、新闻侵权等问题越来越多。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一个普通的民众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然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新闻教育,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缺乏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评价标准,导致新闻伦理标准的降低。2019年,备受关注的杭州女童章子欣失联溺亡一事,在网上以各种形态进行传播,直到浙江象山公安部门确认在海上发现了章子欣的遗体,信息传播也未曾停歇。这件事虽然警方披露出来的信息非常简单,但是受众对案情的了解,远比这些要多得多。如“章子欣是留守儿童”“父母不负责任”“某某的母亲对他太过严苛……”除了正常的推理,各种匪夷所思不堪入耳的猜想。所有这些细节受众是如何知道的?信息大多是来自自媒体,很多所谓细节都是没有现实根据的猜想,很容易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四)传播内容良莠不齐

自媒体时代,传统的“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和消减。每一位普通民众都拥有信息的传播权,都能在自媒体中生产和发布信息,他们是自己的“把关人”。所以,一些不经审查的内容产生,最终呈现给受众。而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无社会责任、迎合人们低级趣味和庸俗需求、满足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的内容,严重影响网络环境的健康。

(五)泛娱乐化现象严重

首先表现在内容的娱乐化,用户追求趣味性,自媒体就提供此类的相关消息与报道。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自媒体平台深谙其道,将新闻的趣味性与其发布形式相结合,以获取阅读量与关注度。而对于一些重要性、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容则不被考虑在内。其次是语言的娱乐化,在报道中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词汇。近年来很多网络流行语出现得越来越多,诸如“打酱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雨女无瓜”等,这些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与使用,很受广大民众的关注,一方面也逐渐关注了各种新闻事件,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如果过度地使用这些网络流行词汇,就会使得新闻内容娱乐化,表达不够严谨,有失新闻内容的准确与规范。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思考

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涌入,导致出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足、虚假新闻不少、传播内容低俗、新闻伦理标准沦陷等失范行为,对新闻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消解着新闻专业主义。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更显珍贵,怎样消解重重困境,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特别是要传播者要明白新闻报道的第一要务是什么,以及如何捍卫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更迫切需要秉承和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猜你喜欢

传播者新闻报道民众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
法治媒体如何讲好法治故事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