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立足基层发出好声音
——以襄州区融媒体中心为例

2020-11-17钱世云

新闻前哨 2020年1期
关键词:襄州民生中心

◎钱世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中央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行了部署,在这场改革中,县级广播电视台是主体。

笔者所在的单位襄州区广播电视台, 成为襄州区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改革的主力。将襄州广播电视台,襄州广播电台,襄州区新闻中心,襄州区政府网站,内部报刊、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所有区域内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融合发展。

在资源整合与融合发展的双重改革中, 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确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找准突破点,发出好声音?只有围绕民生和人民做文章,讲人民爱看爱听的好故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加功能完善便捷的服务新体验,更加快速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 通过深耕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树立民生品牌,打通县级融媒体服务基层,传播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一、在“融”字上下功夫创设民生品牌栏目

县级融媒体是基层网络传播的重要载体, 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依托。要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基层群众之中,县级融媒体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技术的变迁,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内容偏少、报道方式陈旧、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

在基层,群众更加关注的是身边人,身边事,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了解他们的关注点,才能更好的讲述襄州故事,传播正能量。 如何把优质内容用创新传播手段传播出去。 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优质栏目,讲好民生故事。

《民生连连看》 作为襄州广播电视台力推的一档时长20 分钟的民生栏目,栏目立足民生,报道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群众心声。 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 媒体融合后, 襄州广播电视台利用《民生连连看》,借助良好的群众基础,拓宽传输渠道,持续发酵热点内容,例如在接到古驿镇一群众求助户口办理的线索,栏目记者第一时间上门了解实情,得知这家人家庭困难,妻子是残疾人, 十多年前嫁过来时带来一个女孩, 户口一直没有落实,现在孩子面临中考,户口成了一家人的难题。 栏目记者找到古驿派出所咨询户口补办政策,陪同母女采血做DNA鉴定。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民生连连看》栏目进行了5 次连续报道,微信,微博持续推出六组图片和短视频,直到孩子户口办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9 年,抖音特别火,新闻联播新开抖音号,其中《主播说联播》就做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优质内容嫁接新手段的完美结合,一上线立即成为爆款,这也给我们基层媒体,如何运用新媒介传播正能量,做了完美的示范和尝试。

二、站在人民立场上发挥地域传播优势

襄州区作为农业大区,农民所占比例超过60%。县级融媒体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传播优势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更适合基层融媒体中心的宣传和发展。

1.及时高效,有政治敏感性。 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 我们以敏锐的新闻洞察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时跟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除了宣传党的十九大全面方针政策外,我们加大篇幅,从小切口入手,把农民朋友关心的乡村振兴政策,用浅显的故事,押韵的三句半形式宣讲政策。把一个点,一个政策讲透彻,讲明白。

2.立足基层,精选话题。还是以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专栏宣讲为例。我们在融媒体中心成立后,选派优秀记者走转改,践行四力,深入基层,融媒联合采访。 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就一个故事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讲述,形成宣传合力,并优中选优,找出最佳报道模式和方法。手机海采,广播跟进。例如:“我叫国庆,我讲变化。”这个小小海采设计获得不俗的成绩,引发群众热议和参与,此后的《七十年辉煌成就专题片》也让网友大呼过瘾。 网上传播的快速高效,品论巨变的各类自豪.也让群众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后期我们还在电视栏目《民生连连看》中选出最佳评论互动,发送礼品,并参与节目,不仅提高电视收视率,也吸纳了一批襄州广电微信号的粉丝,和微博好友,获得了媒体融合,创新手段相加相乘的最佳宣传效果。

3.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创新传播。 媒体融合带来了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变革, 在深耕内容的基础上, 保持优势不变,创新传播形式,以短视频为切口,移动优先,运用微信,抖音,APP 等互联网传播手段,把好思想,好内容很好的传播出去,既要运用新科技,又要兼顾地方人群。

例如,“十一”,举国欢庆新祖国成立70 周年,襄州区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此次活动我们也启用了媒体融合联合作战的方式,组成拍摄,报道,制作小组。由广电专业航拍摄像,编辑技术保障,后期网站跟进方式,8 时30 分升旗仪式结束,9 时电视编辑画面精选制作,九点半新中国成立70华诞阅兵式开始前,图片,视频,微信,网站,微博,抖音同步推出,借用电视专业人才,拍摄构图及制作的优质内容,运用移动数据,快速,准确推送,比传统电视手段快速便捷,方便群众阅读观看。 成为媒体融合后的又一次成功典范。

三、以互联网思维铸“双赢”格局

媒体融合时代, 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工作生活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只有在丰富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在服务群众中吸引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襄州作为农业大区,必须立足乡镇,在农业农民上做文章, 以活动促宣传, 利用媒体融合报道给农业农村助力。 襄州有着广阔的农业市场,程河镇“柳编节”,朱集镇“梨花节”以及各地丰收节、采摘节、年货节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深耕的内容, 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网络全媒体阵营,加大宣传力度,不仅服务基层宣传,而且增加创收渠道。 实现“双赢”格局。

如程河柳编节, 我们提前两个星期对当地风土人情、风味小吃、柳条基地、编织工艺、柳编工匠进行了全面策划和采访报道。 在节会开办前三天,八大平台密集宣传,长专题,短视频,新闻,美食,工艺欣赏等多手法,多角度展示柳编文化,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程河,推介程河,“柳编节”的成功举办,受到目标单位的肯定。为融媒体中心开发“节会”活动创收积累了经验。 同年,在朱集梨花节,我们在湖北垄上频道长江云进行现场直播,点击率过2 万;在伙牌文化小康专场演出的直播中,点击率超过20 万。 一次次尝试,一点点进步,媒体融合,移动优先的理念,让县级融媒体中心有了新的出口, 拥有更加广阔的机会和平台展现自己的内容和风采。

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受资金, 人才限制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做好新时代县级融媒体宣传工作,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移动优先,合而为一。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用好的机制激励创新,好的制度保障基层融媒体事业的宣传发展。 在资金保障上下功夫,使融媒体中心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价值变现,提高整体实力。 不断加强县域媒体服务能力,做实“新闻+政务+民生+服务”这篇大文章,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最终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猜你喜欢

襄州民生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襄州,来了你就不想走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襄州为老干部开辟抗疫空中课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桑榆浩然空中讲堂》正式开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