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党建新媒体日常运营创新探索
——以党员生活新媒体为例

2020-11-17◎刘

新闻前哨 2020年1期
关键词:远安刊物杂志社

◎刘 超 段 曼

近年来,传统媒体单位建设新媒体阵地,似乎成了潮流和标配。

截至2017 年,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就已形成了“两微一端,一网多平台”的新媒体传播格局——党员生活网、党员生活客户端、党员生活微博、党员生活微信、党员生活头条号、党员生活一点号、党员生活企鹅号、党员生活大鱼号

……

这样的“扩张”,确实是媒体传播的需要,但同时,战线拉长了, 各平台的维护力度和活跃程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如何做好新媒体阵地的日常运营? 是媒体人共同面对的一道必答题。

一、面对现实困境

移动互联网时代, 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传播渠道受到极大挑战。

以《党员生活》为例。 作为湖北省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党刊,《党员生活》在30 多年的办刊经验中,客观上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刊本思维”。围绕办刊,要求业务人员会采更要会编、会校;围绕出刊,配备了专门的美术编辑,精心设计、排版;围绕用刊,还专设了发行部门,保证刊物的订阅、投递环节不出问题。

但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些过去的工作运营方式,很难适用于新媒体发展上。 怎么办? 那就必须在新的平台上去“覆盖用户”。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和路径,对于传统媒体单位的体制机制、岗位设置、生产流程、考评方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新媒体要求信息互通,谁来互通? 哪些互通? 通到哪里? 比如技术应用,用哪些技术? 怎么结合内容? 比如平台终端,优先哪些?怎么定位?又比如如何结合单位实际,既实现高质量发展,又保证最大限度的稳定?

在媒体融合的路上, 这些问题都需要媒体人重新思考并清晰作答。

二、秉持融合理念

新媒体平台要想发挥作用, 就需要运营者在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 将新媒体平台的发布与传统平台的发布放在一个层面上来考虑。 《党员生活》就将“融合”提前到了选题环节。即在获取新闻线索或相关业务会议时,对某个选题进行讨论、研判。适合刊物出版的,按出版流程走。适合新媒体报道的,可以在相关平台上优先发布。

比如2019 年4 月,黄冈市委根据湖北省委关爱基层干部的相关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关爱乡村干部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了更细化的措施和办法。 《党员生活》编辑记者获取相关线索后,第一时间进行了研判,可以在新媒体上进行优先呈现。 通过充分沟通, 新媒体编辑明确了《意见》 里的亮点和含金量很足的条款, 以简介+摘要的形式,总结出两三百字的提要文字,后面附上全文链接,发布了微信推文《激励关爱基层干部,湖北这个市明确岗位补贴标准》。灵活的形式,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打开意愿。最后经过湖北日报客户端和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依次转发, 这个消息的阅读量超过了百万次。

普通的消息报道,对新媒体而言也是“一座富矿”。仔细查找里面的新闻价值,往往也会形成很好的传播效果。

举例来说,2017 年3 月24 日,潜江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新闻发布会,隆重发布龙虾文化节和食品博览会。这算得上是一次典型的常规工作。 媒体单位都会进行消息发布和活动亮点介绍。但仔细品味发布会上发放的材料,我们发现, 里面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左手一只虾, 右手一袋米”。这背后是虾稻共作,是品牌迁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体现。于是第二天,《党员生活》新媒体发了一篇文章,叫《一只小龙虾背后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在一片“带你看啊,带你吃”的稿件中,报道角度是独一份,同时也被今日头条平台进行了16 万次的转发。

日常工作中,新媒体往往需要主动一点,积极探索,加强对传统平台的全流程介入,尤其是在内容策划、生产阶段的参与。

比如栏目共同打造。如2018 年,《党员生活》开设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年轻干部谈体会”专栏,面向年轻读者征集稿件,在新媒体和刊物上择优刊发。 网上投稿非常踊跃,发展出了一批年轻作者。同时,《党员生活》刊物和新媒体还共同打造了“微观点”栏目,在提升刊物二维码的有效性上进行了优化,规避了出版周期长的劣势,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简便易行的互动渠道,维持了较高的参与度。比如“资讯速览”栏目的稿件,全部从党员生活网当月发表的稿件中择优选取。 我们减少了新闻条数,但是对一则消息、一个动态,能说得更透了,用户到网站上看到的,则是完整信息,更丰富的内容。

又如进行直播的尝试。 《党员生活》在主流直播平台上进行了大学生村官汪学东等典型人物、武汉盘龙城、红安董必武纪念馆、襄阳市第二届汉江创客比赛、武汉市武昌区首届党建之星竞赛等活动多场的直播尝试, 在当期刊物中再进行深度报道和呈现,丰富了刊物版面,也获得了较好的延展传播效果。其中,武汉市武昌区首届党建之星竞赛活动现场,因为提前和斗鱼平台进行了联系,争取到了频道页推荐和系统导流,同时在线关注人数最高达到了10.1 万,累计观看超过53 万人。

三、融入日常活动

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环节容易完成, 获取用户这个工作环节却较难有好的效果。一个比较可靠的办法,就是将新媒体推广融入单位的日常活动中。

因为在新媒体建设上,尤其是市场化的新媒体建设上,遵循的是拉新、促活、转化的路径。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拥有什么核心资源,提供知识也好,提供乐趣也好,提供具体产品或者服务的团队,都会遵从这个基本逻辑。 党建新媒体,也需要按这个逻辑来建设。

而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活动,尤其是线上活动。

如2016 年, 党员生活杂志社联合远安县委组织部,策划开展了“你关注 我捐款”党员生活精准扶贫远安行活动。一方面,精准扶贫是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另一方面,杂志社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举办这样的活动,一定程度上算是常规动作。但对于新媒体而言,在不影响活动效果的前提下,适度参与,则是很好的宣传推广契机。

远安组织部先确定了两个困难党员家庭, 党员生活杂志社上门慰问、采访,征得他们同意后公布相关信息,然后用募得的善款,资助其子女上大学。 其中公布信息、募得善款的环节,都是依托新媒体完成的——相关规则是,在一段时间内,党员生活微信订阅号关注人数每增加1 人,党员生活杂志社即捐赠人民币1 元。

活动争取到省网信办支持,由湖北日报、长江云、湖北发布等各大网站和移动端在显著位置进行转载; 同时,活动还获得了腾讯公益平台的关注,民政部认证的一个基金会也提供了公募支持;在远安方面的争取下,三峡日报、远安政府网等媒体也在当地进行了宣传发动。 最终,在活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党员生活》新媒体平台也实现了有效推广。

如湖北十大党建案例评选等等。

又如在2016 年、2018 年,党员生活杂志社做了两次湖北十大党建新闻的评选活动,成为现象级活动,相关数据也达到了百万量级。一次活动能获得百万级的参与,在过去的平面媒体时代,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2019 年年初做的2018 年度湖北十大党建案例评选,则更进了一步。 一方面,活动由湖北省委党建办和省党建研究会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更贴近组织工作,也增强了权威性和指导性。 另一方面,活动参与情况又上了一个台阶——投票量过180 万,访问量过110 万,相关平台一度增粉超过10 万,并获得了央视网、湖北日报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

猜你喜欢

远安刊物杂志社
上海远安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远安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远安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焊接杂志社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刊物贺词
《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我最喜欢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