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纪念馆文物展览能力的方案探讨

2020-11-17刘利伟

黑龙江史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纪念馆文物设计

刘利伟

(赵尚志纪念馆 辽宁 朝阳 122000)

引言

“当游客走进纪念馆时,看到一个个曾见证历史的文物,脑海中会浮现相关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巩固了游客对历史的记忆。”[1]这是纪念馆建立初期会出现的情况,游客对纪念馆文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然而,随着纪念馆存在时长的增加,人们对纪念馆的好奇心会逐渐下降,并且由于纪念馆文物展览的主题创意不足,展览方式千篇一律等原因,使得纪念馆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文物的展览价值下降,而是提醒纪念馆的管理人员“需要优化纪念馆文物展览的方式,从而发挥纪念馆文物的展览作用。” 因此,从文物展览现状切入,逐一探讨纪念馆文物展览能力的优化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纪念馆文物展览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展览主题缺乏吸引力

人类愿意抽出时间和精力关注某些事情,要么由于生动有趣,要么由于有用有效,很少有人愿意将注意力投入至无趣无用的事情上。也因此,在纪念馆刚刚建立的初期,人们尚未接触到此类信息,对文物的展览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愿意与亲朋好友一起参观文物展览活动。但是,随着纪念馆展览主题的吸引力下降,人们对文物展览的新鲜感开始消失,开始找各种理由拒绝参观纪念馆。

(二)展览方式千篇一律

纪念馆存在的初衷在于,让被尘封的历史和相关文物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知晓,让其不忘国耻,不忘历史,进一步成为我国历史的传播者。那么,如何让文物与游客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让游客回忆历史,联系现在,就需要下一番功夫。由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创新成本偏高等原因,多数纪念馆的展览方式是相互模仿与借鉴的,导致许多文物的展览方式千篇一律。当游客走进纪念馆时,没有新鲜感可言,久而久之,更愿意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而不愿参观纪念馆。

(三)文物与游客的互动不足

俗话说,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有尚未发现合适的使用方法。文物被摆放在展览架上,游客与文物的互动方式单一,互动层次较低,文物与游客存在距离感。这种情况下,游客对文物没有感情,走马观花般参观完文物,直至走出纪念馆,游客既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也没有获得太多有价值的信息。慢慢地,参观纪念馆的想法会逐渐被其他娱乐信息所淹没。

(四)文物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多数文物从存在那一刻起,跟着主人经历了数不清的事情,待主人逝去后,安安静静地待在某个角落,直到很久以后才会被人发现、清理或修复、展览,出现在游客的面前。相比于其他低价值的物品,高价值的文物有着存史的价值,需被妥善保管。然而由于保护制度不健全、保护技术不够科学等原因,纪念馆文物的保护力度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如纪念馆设备监测空气湿度、温度的功能比较单一。

二、优化纪念馆文物展览能力的方案

(一)优化文物展览主题,提高游客对文物展览的兴趣

1.挖掘文物的独特价值,设计有价值的展览主题

如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却不同以往,利用文化的教化作用,可重新唤醒游客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纪念馆可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展览主题。比如,历史上,我国曾遭遇数次入侵,实力相差非常悬殊的情况下,我国人民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胜利。对比历史,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学习这种敢于战胜强悍对手的勇气和方法。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曾举办的反法西斯胜利70 周年主题展览,共展示图片1000多张,文物2000 多件,其中“全民族抗战“这一主题,既可以传达我国民众的爱国精神,也可传达个体实力虽小也可通过合作战胜对手的精神[3]。

2.考虑观众的观看需求,设计多元化的展览主题

不同类型的观众对展览的需求有所区别,不同人群对展览的兴趣点也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文物,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展览主题,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观看需求。比如,陈云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而陈云纪念馆作为我国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事迹的唯一纪念馆,收藏了大量与陈云有关的文物。如非常短的铅笔、有批注的报纸等。基于陈云同志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即可设计出“传播红色基因“的展览主题,向党员传播革命信仰、高尚品德、奋斗精神等;也可设计出“终身学习”的展览主题,向大学生展现陈云同志学而不倦的精神。

3.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设计时效性高的展览主题

纪念馆有着宣教的功能,需要借助文物的展览完善游客的认知。纪念馆需要找到时代的发展与纪念馆文物的交叉点,设计时效性高的展览主题。比如吸食毒品的问题,可联系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林则徐清楚知道毒品的短期危害和长期后果,做出了虎门销烟的决策。因此,林则徐纪念馆可设计绿色无毒的展览主题,通过展示与禁毒有关的文物,以及仿真毒品和吸毒工具,提高人们对毒品危害的认知,让其远离毒品。

(二)丰富文物展览方式,提高游客对文物的了解度

1.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

相比纪念馆文物静默的展示方式,动态且多媒体的展示方式趣味性更强。因此,纪念馆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技术,增添文物给游客的视觉冲击力。比如,多地纪念馆使用幻影成像展示技术,利用人眼错视机制,结合灯光和声音效果,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幻影的形式呈现在游客们的面前,增添了展览活动的趣味性。比如郭沫若纪念馆利用幻影成像技术,设计出了幻影人物以及有关行为活动;宋应星纪念馆采用幻影成像技术,逼真再现了宋应星的生平事迹和《天工开物》这一著作,使得游客可以身临其境般了解古代农业的变化趋势和农机操作手法。

2.采用复原陈列方法

还原艺术指的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陈列方式的真实度和立体感,从而让“纸片化“的文物变得立体丰满起来,达到让游客可以“穿越时空”的目的。因此,在原有陈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复原陈列方式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比如,在韶山毛主席纪念馆中,曾采用3D 技术还原了开国大典的经典场面,让游客像是回到了举办开国典礼那一天,站在台下听毛主席的讲话。又比如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采取场景还原技术,复原了董存瑞炸碉堡的场景、剿匪英雄杨子荣的人像、将军李兆麟牺牲地的场地等。

3.营造轻松展览环境

一个轻松愉悦的陈列环境,可以让游客以愉悦的情绪参观文物,而不是如临大敌。据笔者观察,由于展线、展柜不科学等原因,部分纪念馆有着较为沉重压抑的气氛,给游客带去束缚感。因此,除了在展览方式上“做文章”,还需适当营造轻松的展览环境。一方面,在展柜设计上,传统纪念馆的展柜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保持高度的一致,较为呆板。纪念馆可根据文物进行量身定制,提高展览的设计感。如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特色的展柜设计;另一方面,在展线设计上,纪念馆可采用波浪形、“回字”形等设计方法,制作出轻松舒适的空间感。

(三)创设展览互动活动,提高游客与文物的互动性

1.开展信息互动环节

信息互动指的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可知晓与文物有关的消息。如纪念馆中讲解员向游客介绍文物的有关信息,游客向讲解员提问,属于较为常见的信息互动形式。不同的纪念馆在信息互动环节有所区别,并非所有的纪念馆都有讲解员,也并非所有讲解员都具备高超的讲解技巧,可将深奥的文物知识形象生动地传递给游客。因此,纪念馆需从信息互动环节着手,增加游客与讲解员的互动次数。相比灌输式的讲解活动,通过将历史知识融入历史故事,更能激发游客提问的欲望。如在传播红色基因的展览活动中,讲解典型革命人物的故事[4]。

2.开展体验式互动环节

体验式互动增加了游客与文物的互动程度,游客可以欣赏文物,也可以与文物有关的物品进行近距离地接触,进一步提升纪念馆展览活动的吸引力。因此,在信息互动环节之后,还可开展体验式互动环节。比如唐山抗震纪念馆采用了VR 体验技术,游客带上视觉头盔,手拿遥控器,体验地震来临之时的感受,以及面对房屋震动和坍塌时应该如何自救;位于怀柔区的两弹一星纪念馆内,当游客参观完垂直试车台等文物后,可学习制作气压式喷水火箭,了解导弹发射原理等。相比信息互动环节,体验式互动活动给人的感触更深,感受更强烈,还能引发游客思考。

3.开展角色扮演互动环节

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典型的人物和事迹,让更多的国人铭记历史。纪念馆可通过优化互动环节,加深游客的记忆。在角色扮演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参加者进行观察、判断、决策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充分调动所有感官,这样可提高游客对文物及相关知识的记忆。因此,纪念馆可适当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度。成都武侯祠激战三国项目中,将游戏和三国时期的战役相融合,游客可在游戏中扮演特定的角色,与其他游客一起参加战役。纪念馆也可借鉴此项目的灵感,设计出有关的角色扮演互动活动。

(四)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提高文物的安全性

1.提高纪念馆防火防盗能力

文物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在纪念馆中的文物,存在着因意外事件而被损坏的可能性,如发生火灾、盗窃甚至人为破坏等。因此,纪念馆需要提高防火防盗的能力,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如今技术的发展,监测火灾和盗窃情况的能力大幅度提升,纪念馆可通过引进或更新防火防盗系统,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让文物得到较好地保护。

2.减少环境因素对文物的损害程度

除了意外事件的影响,空气湿度、温度、灰尘等都会给文物带来伤害,尤其是本身稳定性低的文物。因此,纪念馆除了提高防火防盗能力,还需减少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度。比如,考虑到运营成本,可在馆内重要的文物周围布置数字传感器,对文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湿度、温度等因素的检测。当相关数据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再对之进行及时的调节,确保文物在安全的环境中展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纪念馆中的文物不仅具有纪念意义,也具有宣传教化作用。纪念馆应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和游客需求,从展览主题、展览方式、互动环节、保护措施等方面作出改变,使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学习典型人物面对工作与生活的精神和态度,从而达到丰富游客精神世界和传播历史与文化的目的,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猜你喜欢

纪念馆文物设计
我给文物当“医生”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文物的栖息之地
萧军纪念馆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BUBA台灯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