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自随心

2020-11-16蔡昌澜

艺术大观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大写意徐渭笔墨

蔡昌澜

摘 要:笔墨的发展虽自有其规律可言,但是具体到每个艺术家,一方面受到早期或同时期艺术家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难免受到自身处境、性格因素的影响,所以说:笔墨随心。徐渭的一生极尽坎坷,屡屡受挫,外在环境对他的写意绘画风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文将着重分析徐渭大写意风格的内在动因,亦即心因在绘画风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徐渭;笔墨;大写意;风格形成;内在原因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02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道士,活动于明朝晚期,在中国绘画史、书法史、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从根本上完成了大写意花鸟的变革,提升了花鸟题材对于画家内在精神的表现力。在艺术上,徐渭主张“不求形似求生韵”“舍影悦影”,不拘泥于对物象的简单表达,而是追求一种客观物象主观情感的抒发。[1]在学术界,对于徐渭的个人生平、交游关系、绘画风格、文学造诣、诗词成就、后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已然丰富,但是徐渭有的其特殊性,他的绘画风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内在原因,本文试分析一下他的笔墨和“内心”的关系,梳理个人内在原因在徐渭绘画风格成熟过程中的原因。

一、早年,才华孤高通青云

许多研究者都将目光锁定在徐渭后半生之落魄,进而将他比作是中国的凡·高,怀才不遇,可悲可叹。梳理徐渭的生平可以发现,相比于他中年的彷徨和晚年的潦倒,青少年时期徐渭也曾有过一段较为光鲜的生活,他多才多艺,精通琴律,能够谱曲;拜武术名师学习骑射和剑术;兼读书极多,有所抱负。

早年间徐渭在书法方面已有所追求。据考证:在书法学习上,他由《七言绝句》轴开始,学习借鉴了元代赵孟頫、张雨、杨维桢等人的艺术风格,尤其受杨维桢草书《七绝诗》轴的影响,在处理字与字、行与行以及墨色的关系中有独到见解,极尽风采。[2]

才华和顺境促成了徐渭性格中的孤高和骄傲。虽然青年期徐渭尚没有对绘画有所专爱,但是他已然开始尝试用绘画作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虽然少有才名,但是徐渭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顺利,八次科举未中。他在三十几岁时,被招募到总督胡宗宪的幕府中执掌文书,写作《进白鹿表》受到嘉庆皇帝的极力赞许。

整体而言,在青年时期,徐渭的才情是受到了一定的肯定的,“故作畫只是他偶尔为之,受到文人的影响,他寥寥几笔不过是“自娱”而已,并不为“娱人”。前期,徐渭的笔墨呈现出清新淡雅的风格。”[3]

虽然徐渭早年的画迹不传,据记载与当时比较流行的兼工带写、勾勒点染的勾花点叶体有一定的相近之处。这个阶段,徐渭在人生际遇方面尚没有特别,所以在绘画方面,也没有呈现明显的特性。但他的书法的造诣确实为他的绘画风格的成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年,借书作画抒胸臆

许多关于徐渭绘画的论述都略去了“中年”这段重要的时间,笼统概括为徐渭绘画方面产生造诣在五十岁之后,似乎在此之前绘画都与徐渭无甚关涉。其实,从现代人研究的徐渭传记和年表可以得出,徐渭在中年期间虽然境遇不顺,但是有参与绘画活动,且有了一定的书法和绘画造诣,为晚年的大写意花鸟风格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铺垫。

1561年,嘉庆40年,恰逢徐渭进入中年,四十一岁,这一年是徐渭的转折之年,他第八次科考未中,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乃臆为鬼神作祟”[4],从此之后,他开始遭遇各种人事不顺遂,胡宗宪被抓让他担惊受怕。与此同时,徐渭开始结交一些书画人士,有意无意地借书画抒发自己的胸臆。徐渭对陈鹤的绘画推崇备至,在《书陈山人九皋三弁后》中说:“预见山人多矣,曩在遗予者,不下十数纸,皆不及此三品之佳,潫然而云,营然而雨,法法然而露也。”[5]他对陈鹤的水墨变化莫测,氤氲朦胧,形神毕现的画法心领神会。徐渭还结识了沈仕,沈仕工山水花鸟,兼工诗曲。徐渭有《题青门山人画滇茶花》诗曰:“武林画史沈青门,把兔申藤善写生,何事胭脂鲜若此,一天露水带昆明。”[5]

因为绘画保存的缘故,这一时期徐渭的作品不存。据记载,在徐渭四十五岁时,画过一幅《雪压梅竹图》,并题诗。在这一年,徐渭郁郁寡欢。虽然这幅作品的面貌不得见,但是通过“雪”“梅竹”的题材,可以推想这幅画的品格。四十九岁时,他看惯牢狱生活,开始练习作画,曾作水墨牡丹[4],可惜已经不存。但是从传记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徐渭的绘画风格从工笔的工整转向写意的豪放。

总之,在四十岁到五十岁的中年阶段,徐渭由于自身受到的刺激比较大,无处排解和抒发,所以借由对书法的掌握和交游学习的便利条件开始在绘画性的主观性表达方面做出追求,并在题材的选择上偏向于文人画的梅兰竹菊,寓意清高,表现出对写意花鸟的偏好,并尝试把书法用笔融于其中。

三、晚年,笔墨解放不囿物

经历了一系列不幸遭遇后,已经有过疯癫迹象的徐渭进入徐渭进入晚年之后,愈发沉迷于书画,且广泛交友赠画,题材多为墨竹、杂花等花鸟题材,55岁时,初秋九月作《花卉杂画卷》是为传世绘画中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作品。[4]晚年徐渭穷困潦倒,内心愤懑之情难以言表,单纯的书法和文学表达已经不能让他实现一种情绪的转化,写意绘画,尤其是陈淳已经改进的写意花鸟为他提供了很好的精神寄托。

许多研究都提到徐渭画风受到陈淳的影响。徐渭曾经在跋《陈白阳卷》中称赞其为“陈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5]陈淳在绘画中提倡“墨戏”,有《漫兴花舟册》末尾自题:“故数年来所作,皆游戏水墨,不复以设色为事”[6],晚年,这种“墨戏”的手法也被徐渭所提倡,他在《画百花卷与史甥》提道:“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键涂画卉”,其代表作品《墨葡萄图》中的葡萄、叶子体现出不服从规则的信手“涂抹”的精神,而且在题写的诗句中更是可见狂放哀叹之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谓一把辛酸泪,一生苦难史、跃然纸上。

徐渭经历家庭变故后,人生在不幸的阴影下难以走出,所以已然放下了世间俗世,不被名利所束缚,寻求与天地之间的融合和性灵的抒发。画史评论徐渭多说他怀才不遇、桀骜不驯、无事权贵,实际上他是在追求权贵的主流道路上一路走到绝境,无法再继续,只好寄情于花鸟、书法,以让自己获得一种麻痹和平衡。

徐渭进入晚年,看似是一种疯癫,实际上是一种不受物质世界限制的恣肆和放达,他用狂放狂的笔墨,捕捉内心瞬间性的情绪,不求工整细致,但求抒发心灵深处最真切的感受。综合而言,徐渭面对外物时,非常容易触发深层情绪,情动于内而发于外,最后传达在绘画中,表现出对生平遭际的强烈感叹。不论是《榴实图》还是《墨葡萄图》中,都体现出他超越对物象本体的具象性追求,达到了物与我的融会贯通,把笔墨彻底解放出来。

形成绘画风格,与绘画技术的成熟,个性、心性差异,人生阅历的深浅,文化底蕴的沉积等诸多因素也是紧密联系的。笔者通过画作表达所见所思传达情绪,观者亦通过画作体会笔者的心境与境遇,这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不论是说生活的坎坷形成了徐渭人格上的怪异,还是个性的孤僻造就了人生的悲剧,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形成独特的眼光与心性,在独具创造性的绘画表达方式中实现,极具差异的悲苦人生与艺术美的强烈共鸣,没有一定的因果利害,我们在各种相互促成的因素中,见识了一位不拘一格的“疯子”画家。我们感慨徐渭人生的凄苦,却又因这样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下的传世之作而动容,我们本身也是在矛盾中寻求平衡。或许他就是通过绘画强烈夸张的方式,将情感与情绪倾泻而出,最终得以实现“修身养性”吧!

四、结束语

徐渭是明朝后期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推动中国传统绘画从写形到写意的转变。综合他的生平,可以看出內在性格因素对于他绘画风格形成的影响。在早年顺境之时,他的绘画有工整细腻的迹象;中年结合书法用笔,受到众多画家影响,开始走向写意;晚年生活困顿、几乎走入绝境,此时徐渭泼墨写意花鸟画放下传统形式的负担,狂扫涂抹,豪放不羁、气脉连贯。在徐渭的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中,他受到非一般人的恶劣境遇、坎坷、直接影响到他的性格因素:对他的笔墨的解放和革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终成就了中国花鸟画大写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孙英.徐消大写意花鸟画笔墨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3.

[2]荆海洋,申行舟.烟岚满纸,气势磅礴——浅析徐渭巨轴书法的形成及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35-36.

[3]李阳.浅析徐渭的绘画艺术风格[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26-27.

[4]王俊.徐渭年表[J].中国书画,2004(08):54-55.

[5]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杜永刚.徐渭的写意花鸟画[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大写意徐渭笔墨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风莺图诗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风及美学主张
笔墨厨神
徐渭南腔北调
一拳打破古来今
为练笔墨才写荷
用文心读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