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020-11-16岳静

速读·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岳静

◆摘  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而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对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指导思想,不但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还能促进发展传统文化。初中与其他阶段不同,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重要阶段,学生所处语言环境影响其日后成长发展。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本文融入传中国传统文化到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探讨两者结合策略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有利于学生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1古诗词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初中语文教材收录大量精挑细选的经典古诗词,对于综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赏析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和文化修养,而发展古诗词依托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是对当时社会环境变化的描绘,阐述古人生活习俗、人生哲理,通过精炼的文字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创造文化意境,生动形象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其对祖国、家乡、朋友、生活的热爱之情,教会其为人处世道理,培养其社会认知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但网络上最近几年出现废除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言论,废除理由为古文、古诗词晦涩难懂,对学生日后生活、工作没有太大作用,而学生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绞尽脑汁默写并背诵古诗词或古文,往往为应付考试或生搬硬套其进行写作。更有甚者认为背诵文言文和日常生活毫不相关,并且背诵的是前人的智慧自己却不会创作,未发现文言文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古诗词是中华傳统文化千古流传知识精华的观念,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净化学生心灵,影响学生审美意识。例如描写壮阔边塞诗词能够让学生感受古代战争的无情,以及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朝代迭换的惆怅;诵读咏志诗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格,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俗话说:“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一个人积累古文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遇到与古诗词相应的情景,不会进行悲伤、开心、美丽等乏味可陈的评论形容,而是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曾经背诵过的诗句。

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3.1反复朗读,把握情感

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长期训练和记忆,对古诗词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语感,使学生真正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讲授《水调歌头》这一古诗词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授苏东坡创作《水调歌头》时的生活背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再进行教学。又如教师在讲解曹操的《观沧海》这一古诗时,让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雄浑和豪迈之情朗读出来,借助语速、语调、重音、节奏等朗读手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意境,体悟作者的构思和感情。再如讲授温庭筠的《忆江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并反复朗读“过尽千帆皆不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等词句,从而深刻体会该词所表达的情感。

3.2结合背景对古诗词进行理解

教师在讲解初中语文古诗词过程中应详细讲解古诗词作者的写作背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整篇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和重点。例如教师在讲解杜甫的《春望》这一古诗时,应向学生详细讲述唐末战乱的背景,详细描述战乱带给人的痛苦,让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表达情感产生共鸣,更加深刻掌握和理解杜甫的沉郁顿挫。又如讲授陆游的《示儿》这一古诗时,让学生了解陆游生活时代背景,明确当时南宋民不聊生、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局面,让学生为作者已过古稀之年但仍对北定中原决心有增无减的报复产生敬仰之情。再如讲解李白《行路难》时,诗中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美句,感受作者在心境茫然时联想到的两个人物,通过用典的写作手法创作诗歌,排解自身在仕途道路中不顺的郁闷情绪,增强自身对未来仕途的信心,从而摆脱苦闷,写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佳句,为后世留下深远影响,鼓励后辈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要灰心丧气,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能够更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3.3深刻把握古诗词精髓

古诗词和文章一样同样具有中心精髓,作者通过中心思想细腻表达情感。例如宋祁《玉楼春·春景》这一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充分表现春天的春机盎然。又有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字,运用双关的表现手法有机结合朋友之间的情谊和桃花潭水的深度,充分体现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再如叶绍翁《游园不值》这一诗中,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游园是否值,诵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春天气息,领悟诗人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有必要,有利于加深初中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对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敬伟伟.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05):21.

[2]刘少林.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南北桥,2018(02):91.

[3]蔡媛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及思路探索[J].考试周刊,2020(01):25-26.

[4]黄淑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10):39.

[5]杨翠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J].神州,2017(09):233.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