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教学改革模式建议

2020-11-16杨艳梅

数码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计算机专业高职院校

杨艳梅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向各行业领域输出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社会发展和新课改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机制与体制改革,结合社会岗位需求的精准“定位”,加速与企业发展相“整合”,转变教育改革模式,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基于此,文章阐述了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引言

目前,多数企业反馈高职院校毕业生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知识迁移能力。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型人才,而国内的应试教育机制使得各阶段教学中教师都更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不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难以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定位工作岗位需求,这也是我国职业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1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素质及要求

1.1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上机技能

科技创新型人才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训技能。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涵盖有计算机硬件原理、操作系统、数据运用以及各类计算机程序语言基础,这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创新型人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要求不仅限于其能熟知课本理论知识,而应该深入明白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应用项目的操作技能过程。

1.2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具备的基础素养,此项基本素养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看待问题,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其理论知识复杂繁琐,需要学生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思考问题。创新思维可以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使学生对实际项目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案,使学生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了解互联网企业需求

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了解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用人要求和技术需求,这也是了解行业动向的有效渠道。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与竞争能力,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掌握最为先进的技术,时刻了解行业动态和先进技术才能对计算机行业有宏观角度的认知和理解。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刻板,教学模式单一,教材老旧课程大纲及课程标准不规范

中国教育大多尊崇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都缺乏个性化创新意识,以照本宣科、你讲我听的教学方式,教师并没有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缺乏课堂内容目标化与教学评价多元化相结合,计算机专业不同于文化课程,其知识的更新换代极为词,设计软件及版本更新快,且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内容和课程大纲依然沿用较早期的教学内容,并未跟随时代发展和企业需求,仍保留几年前版本知识或缺乏对当前新型技术课程的安排,有故步自封现象,不寻求教材的创新与改革,这无疑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2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薄弱,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只一味的按照课本知识设计教学内容和上机操作,并不主动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上机实训时也只是依照课本上的案例引导学生完成操作,使得学生很难知识迁移于企业岗位需求,从而缺乏实践技能。

3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教学改革模式

3.1以互联网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案

企业岗位需要对应课程建设,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设计多以课本知识为主,并未结合互联网企业的技术需求,也并未及时更新计算机软件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而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类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应以互联网企业需求为导向,特别是近年来热点较高的Python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淘宝美工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在一定程度代表了技术潮流和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就业目标方向,那么在校与企业订单合作、项目化实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提前适应了解互联网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提升学生的项目化专业技能实训。当然,这要求教师必须对互联网企业的主流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认知到熟练操作,并将其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知识点融入到项目化案例中去,专业教师应用引导学生掌握各软件学习方法与技术应用,知识岗位迁移等。

3.2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模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微视频、线上网络课程等技术开展教学。信息技術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将计算机专业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实例化,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线上线下线、课堂理实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局限在书本教学,还可以学习网络教学资源,如“慕课网”、“网易课堂”、“腾讯课堂”等。调动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以此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3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而技能的培养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现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学徒制教学模式,以及借助于企业实训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在校组织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前实习,学校和企业可签订定培养方式,把企业引入校,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企业可在学校组织定点培养或设立分部,由学生完成部分工作,以此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依据企业需求培养专业类学生,共同配合,达到双赢的目标。计算机类的创新能力培养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从实际工作中交流合作、项目中不断汲取经验,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训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加强评价制度改革

高职院校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使的对学生对学习存在一定的忽视,大学生涯浑浑噩噩,敷衍了事,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只有加大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考核力度、完善评价结果,学生才会重视学习。只有学校重视考核制度及评价机制,才能应跳出以往的考核模式,改变固定的考察方式。有规范、有目标、有结果性评价才是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那么高职院校教师应在专业考核题库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 结束语

计算机行业属于信息技术行业,更新速度快,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岗位需求量很大。高职院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向社会输出专业技能强硬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周波,古天龙,常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 No.282(06):44-47.

[2]姚亦飞,于繁华,李晓宁.工程教育理念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 037(002):113-119.

基金项目

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项目编号:18c1427。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计算机专业高职院校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