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思考

2020-11-16陈胜军陈颖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宁德市应用途径气象灾害

陈胜军 陈颖

【摘   要】 本文立足宁德市的气象灾害实际,对农业气象灾害防范技术措施探讨,将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推广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 宁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11-00123-124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Ningde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technology of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o as to transform the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re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income from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will also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Ningde Cit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efens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way

寧德市地处福建省东部,濒临东海,全市陆地面积1.35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46公里,且多丘陵山地,具有大陆性与大洋气候特征,气象灾害频发,是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地区之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增大,造成的危害也更加广泛。年平均有3.5个台风影响,暴雨日数年平均5.7天,大暴雨年发生概率全市平均为80.3%,特大暴雨多为台风影响造成,其中柘荣出现特大暴雨的概率最大。因此,加强对本地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在气象灾害出现时给予政府防御技术支持,给群众放在措施建议是减少甚至避免灾害损失的必由之路。

1  宁德气象灾害发生特点

宁德市位于沿海,海岛和半岛的气象灾害防御任务重。本区域内气象灾害多,危害大,尤其是台风对全市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最为显著。大风、海雾天气对海洋运输、捕鱼作业、近海养殖、海岛旅游等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海岛由于四面环海,岛上淡水资源稀缺,遇干旱天气持续,居民生活生产也会产生诸多不便。气候变化致使海平面上升也对沿海和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由于目前本市海洋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有限,预警信息系统尚不完善,导致气象灾害信息难以遍及偏远海岛和作业渔船及运输船舶。而且沿海诸多建筑物的防风暴潮、防海浪和防台风标准较低,抗灾能力较差,避灾场所和设施也不多。

另外宁德还有4个高海拔山区县,气象要素的地理差异较大。山区通常是强对流、暴雨、大雪、冰雹、低温冻害、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区和重点风险区。由于山地地貌、地质构造的原因,该区域还常由于暴雨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同时山区雨雪冰冻对林业、交通、电力等行业也有严重影响。

2  宁德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

沿海和海岛区域的防御重点在于应对台风、干旱、风暴潮和暴雨。增强海洋天气灾害联合预警网络的建设,统筹海洋气象台和多部门海洋信息监测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不断完善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增强应急服务水平。提升气象预警发布能力,区域内的海洋气象预警电台、卫星广播、移动运营商要组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联合发布系统,做到及时一致的灾情公告。开展沿海地区的气象灾害风险程度评估,规划处各类灾害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致灾临界值跟踪分析;进行可利用海洋气候资源富余程度等级划分,坚持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海洋经济。以此数据为参考在进行重点工程选址建设时避开高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在选择工期时避开气象灾害高发时间段。提高区域内建筑物设计中的防灾标准,增强防浪堤等基础防御设施的建设,保护好并且增加沿海防护林覆盖率。海岛上要严控地下水开采程度,加强大陆向海岛输水工程、海水净化工程等抗旱措施建设。

山区气象灾害频发、多发,往往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因此要加强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多部门联动,开展群防群策、信息共享;做好小流域区域短时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开展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遵循区域特征及设计标准进行工程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地质环境不受破坏;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科学合理治理好山塘及病险水库。

3  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针对宁德市的经济生产、群众生活的气象需求,市气象局通过实地调研开展气象灾害研究,提供体系化气象防灾服务,形成了以“趋利避害、提高抗灾能力、灾前防范、灾后补救”四项内容为核心的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体系,在本地气象灾害防御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3.1  趋利避害

将陆地、大气、海洋作为一个有机结合整体,在深入研究本地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城市、产业经济布局的基础上,确定气象灾害的区域影响指标。通过调整产业、生活布局比如农作物种植布局、生活设施选址来避过生产建设对气象灾害最为敏感的时段。调整农作物的种类,实现趋利避害,增强作物和区域环境间的适应程度,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冰雹多发的山区林地,经济林果树木的种植区域可部分改为防护林或间值低矮农作物,或在多发期6~8月间改部分作物种植区为休闲地,以减轻冰雹灾害损失。又如要在果木开花期避开晚霜冻害,可对果园进行地膜覆盖、树干涂白、喷洒生长抑制剂以使土壤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增加树木温度,推迟开花期。据实践论证,经过上述处理的果木开花期推迟了8~10d。这样调整果木发育期,从而在时段上避开低温期,可缓解冻害影响。再如,干旱频发的地区,降水少,蒸发大,土壤水分供应跟不上喜温喜湿的水稻种植就要及时更换作物种类,或者停减少水稻种植面积,代以发展当地特色的海岛旅游业等,这样就会缓解当地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矛盾,减轻干旱对社会经济的威胁。

3.2  增强抗灾能力

在农业方面,通过加强农作物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对本地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作物内营养物质的积累,提升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和灾后自愈能力,实现增产保质和防御灾害工作两手抓。比如果树若单纯追求以高产量为目标容易出现树体消耗过大,抗灾能力差的现象。所以加强对果树园生态气候资源的管理利用,增强树体抗逆性则是果园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综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另外在林业方面要加快生态屏障建设,优化森林树种结构,加强湿地、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建设,抓紧实施江河流域、交通沿线、开发区、城镇和村庄周边的生态植被恢复工程,构筑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和湿地防灾体系。在水利方面重视水资源保障体系的完善,实施海岛供水工程、蓄水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跨区域、跨流域、跨时空调节功能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3.3  灾前防范

气象灾害的临界指标可通过全方位的气象信息监测预报得出。比如在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预警和风险预测基础上,采取主动性强、多维度、体系化的气象预报服务,在山区易出现冻害的时期,密切关注天气系统变化情况,确定降温类型,在掌握不同区域的预测降温幅度和冻害强度的基础上,对各山区低温危害程度进行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又如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系统,实现资料共建、共享的规范化机制,加强暴雨、雷电、大雾、大风、雨雪、高温等影響交通安全的主要气象灾害的观测,有针对性地增加路面温度、道路结冰、能见度和道路实景的观测。

3.4  灾后补救

出现气象灾害后,气象部门及时开展灾情调查和舆情反馈收集,针对取得的防御成效以及疏漏之处进行归类总结,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比如果木花期受冻后,要清除受冻花叶和树枝、灌溉用肥、喷洒叶面肥和防虫害药剂,进行人工授粉。充分调动果木自身调节恢复能力,促进树势尽快恢复,果木正常受精传粉,最大限度减少冻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丁雪丹,吴扬.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 39(2):89-92.

[2] 李秀琴.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7,(16):33-35.

(编辑:李晓琳)

猜你喜欢

宁德市应用途径气象灾害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浅谈气象灾害对农业方面的影响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浅议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