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音乐、演奏技巧及美学分析

2020-11-16孙贝芬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

摘要:本文通过对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音乐分析(即对作者、与巴蜀民歌的联系)、再针对《空谷回声》这一典型代表曲目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的具体分析,最后上升到从美学视角整体对《巴蜀之画》的文化深化分析。运用比较法、文献法和描述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上本人对钢琴演奏的经验和心得以支撑本文论点,望此文在了解钢琴组曲和演奏这两方面可以给其它学者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巴蜀之画》;《空谷回声》;演奏技巧;美学视角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07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46

一、钢琴组曲《巴蜀之画》音乐分析

(一)简介组曲《巴蜀之画》

《巴蜀之画》是由黄虎威先生在1958年采用六首簡单但是却很有代表性的四川民歌所创作的钢琴组曲。组曲中小曲分别为:《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和《阿坝夜会》六首。而细看组曲中每一首小曲都像一幅风景画,听到时面前立马浮现出一幅幅应景的画面,正所谓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

黄虎威(1932-),作曲家。四川内江人,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黄先生还曾多次担任国家及省级音乐作品比赛评委,其正式出版、发表音乐作品共计123件。黄先生的代表作品有钢琴组曲《巴蜀之画》,长笛曲《阳光灿烂照天山》,小提琴曲《峨眉山月歌》,儿童歌曲《我爱雪莲花》等。

(二)组曲《巴蜀之画》与巴蜀民歌联系

组曲中的每首小曲都象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黄虎威先生通过贴切的音响效果来描述这一幅幅生动美丽的巴蜀形象,借此表达作曲家自己家乡巴山蜀水自然景色的赞赏和对家乡人民及其生活的无限热爱,同时,也道出了一个个巴蜀人士的心声。组曲中六个小曲分别都有其其相对应的民歌:《晨歌》的灵感创意来源于蒲江民歌《割草歌》;《抒情小曲》采用了江油民歌《隔河望见姐穿青》;《弦子舞》运用了藏族民歌的常用节奏型来表达藏族儿女的热情和活力;《蓉城春郊》使用了成都民歌《大河涨水》的旋律;《阿坝夜会》是晚上围着篝火舞动的歌舞曲,这紧密的节奏,欢脱的舞步已经向听众展现了节日热闹的场面。

二、以《空谷回声》为例分析其曲式结构及演奏技巧

(一)《空谷回声》的曲式结构分析

《空谷回声》来源于茂县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的旋律,巧妙地利用左踏板来控制钢琴声音的力度对比,达到了在不同的音响层面上表现了悠悠空谷的回声,似一位年龄少女对着山谷歌唱而大自然又在无形中给予她回应,与她相和一般。其音响效果悠远空旷,又透露着大自然造化的情趣。

结合谱例1与谱例2,我们可以看到这两首曲子的联系。(1)《空谷回声》右手旋律直接来自于《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2)《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是D五声商调式,《空谷回声》是G五声商调式,同样的这两首曲子是近关系转调的关系。(3)     节拍和节奏一致,节拍上,都是2/4,节奏方面从前部分没有改变一个节奏音型。

正如谱例2中所示,《空谷回声》的曲式结构为:a(2+2)+||:b(3+3):||。全曲共23个小节,可谓短小精练,是典型的由两个乐句构成的非方整性二句体乐段。《空谷回声》是G五声商调式,全曲围绕516525这样一个迂回型旋律在进行推进,这样一个旋律的进行有巴蜀地区的民歌特色。a部分的旋律很显然来自于素材,它的伴奏是片段式的级进下行;到了b部分,大线条的旋律减少了,取而代之的连续的小波浪片段,与左手搭配就有一种呼应之感,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直在摆动,仿佛空旷山谷中的迷雾。

(二)《空谷回声》的演奏技巧分析

1.    左踏板的弱化使用

《空谷回声》从谱面上就看出,较少有左踏板的记号使用标记,可因为小曲的需要,我们必须根据当时的情景和意境,以期表达作曲家所想之一二。从小曲开始就可以看出,moderato,两小节mf之后,就是ppp,接着如此反复,以此来模仿回声。这个往复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演奏者运用好左踏板,以期达到“歌声”与“回声”的感觉。

2“.回声”与“原声”要严格一致

前文提到过,黄先生在创作《空谷回声》时运用了重复、倒影、模进等创作手法写成,这些手法的运用也代表着“回声”与“原声”无论在速度上、整体感觉上要保持严格一致。

如何表现出在山谷里回声的感觉,我们可以通过力度的对比来达到,因此在演奏时一定要注意力度的把握,不仅要做出对比效果,还要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强时,手指触键要干脆,不要犹豫,而且一定要有力度,同时,保持连贯流畅也很重要。后面的极弱正是对比的重要所在,一定要弱,但也不能没有声音。

3.音色的整体把握

《空谷回声》全曲都是如此:一句“歌声”接一句回声,那么全曲的统一就很重要了。无论是什么艺术作品,整体性都是作为基本需要被要求着要保持完整性,由此可见,作品的完整性是一定要保证的,而完整性得到保证以后,也要做到整体协调统一,达到“中和之美”。再加上整首曲子不快,速度属于中板,所以,可以在缓慢中找共性。在突出左右手音量对比的同时兼顾整体的统一性,在保证左右手旋律的流动性基础上,再则控制左右手的力量,最后巧用踏板,达到整体统一。

三、美学视角下的《巴蜀之画》

(一)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美的创造与欣赏的一大追求目标和重要指导原则,是汉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一种重要而稳定的有机构成”。笔者认为,“中和之美”是中国艺术作品以及中国人的生活观念的一个总结,最初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审美观点。中国万事都讲究一个“度”即生活的行为准则,在“度”以内我们也就可以说达到了中和之美了。

《巴蜀之画》的“中和之美”体现在它的恰到好处。其一,借用材料恰到好处。论文第一章就已经论述过《巴蜀之画》各小曲与民歌的联系,可每个小曲所引用的量和度又是恰如其分的。其二,力度对比使用的恰到好处。作品中“歌声”与“回声”的力度如何突出对比,又是如何达到和谐统一。

(二)虚与实的结合

“写意,原本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征。因为,无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按照他们的主观意向进行取舍并运用该艺术所特有的艺术手段对现实生活做选择性表现的”。其实,可以这样说:中国艺术作品多为写意中的写实。

要提及的是,在中國传统艺术美学中十分强调虚拟。通常我们把生活和艺术划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范畴:生活为实,艺术为虚。而艺术创作过程即由实生虚的过程,是由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描写最为贴切的是明代王骥德所说:“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这一句便道出了戏曲中写意与写实之间的联系。

《巴蜀之画》虽然不是戏曲、曲艺作品,但同样彻底地贯彻了这一原理。像《阿坝夜会》这一小曲即来源于藏族青年男女的真实生活,给我们再现了藏区人民的生活。这不正是应了那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么?再如小曲《抒情小曲》,也是来源于民间自由的男女恋爱时所唱的情歌等,这说明从生活“《巴蜀之画》这一作品已经彻底贯彻了“虚实结合”这一原则。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将“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虚由实生,实仗虚行”这一艺术原则,作出的规律性的总结。

(三)情与理的融合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正是本文这一节的论述重心。西方的和声技巧及作曲理论是“理”而本民族的内容和寄托为“情”,本文就此“情”此“理”来阐述“情与理的交融”。

其一,组曲《巴蜀之画》的各小曲都用到了和声,有的是相互追逐的旋律(如《空谷回声》),有的是双声部融合(如《抒情小曲》),再有的直接是优美的和声(如《晨歌》)等等,第一章节就论述过,不管运用了西方的什么作曲手法,它还是和我们巴蜀民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二,不论怎么说,组曲《巴蜀之画》使用的毕竟是钢琴为演奏乐器,这仿佛是用西方的酒瓶装着中国浓烈的老酒般,散发着醇香。

其三,在创作的那个时代,即1958年,可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成功代表,倚借着作曲家高超的技艺和对故乡浓厚的敬意写成的。以西方的技法与形式来承载作曲家浓浓的思乡之情,怀念之情及爱国之情。这一个个小曲都透露着“情”与“理”的融合,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外界技术交流达到和谐统一,同时,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第一个“中和”为美的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背景及音乐分析,加上第二章节对单个曲目《空谷回声》的演奏分析,结合个人所学文化知识和钢琴演奏技巧的理解,已经对《巴蜀之画》有了一定深度的描述,再加上第三章节从美学视角下从中和之美、写意与写实和情与理的交融三方面对其整体做进一步阐述。当然,这仅是本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及日常学习之中对组曲《巴蜀之画》做出的理解,有不足之处,望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   杨斐.论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分析与演奏教学[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2]   舒玲.黄虎威及其钢琴作品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罗丽.民族化与西洋化的双重演绎——论钢琴作品《巴蜀之画》的创作特色[J].四川戏剧,2006(03).

[4]   洪士銈.钢琴组曲《巴蜀之画》[J].人民音乐,1962(01),

[5]周芳.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J].大舞台,2014(08).

作者简介:孙贝芬,女,湖南人,现就职于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研究。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
民族音乐与浪漫音乐的交织
阐述西洋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如何将竖笛教学融入低年级音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