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特存在主义与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2020-11-16刘小坤

牡丹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佩里埃克萨特

《小王子》是法国飞行员及作家圣·埃克苏佩里1943年出版的童话作品。主人公小王子来自B612号小行星。文本讲述小王子离开自己星球游历几个星球到达地球的种种经历。作者通过小孩子眼光和视角,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道出孤独与寂寞之人生常态。最后,小王子用失去躯体为代价回到自己的星球。作者透过小王子的选择,告诫人们外在事物或生活本身没有意义,除非你赋予它意义,这些都与存在主义原则相一致。丧失“自由选择”等于丢掉个性、失去自我,不算真正存在。

一、萨特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抛弃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和发展非理性主义,形成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提出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其二是“世界荒谬人生痛苦”,其三是“自由选择”——存在主义精义。萨特认为,人如不能按照个人意志做出自由选择,等于丢掉个性、失去自我,不算真正存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核心,也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据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影响。

二、存在主义与《小王子》

1900年6月29日,圣·埃克苏佩里生于法国里昂,同年尼采逝世。玛佳德斯特朗曾评论:“尼采与纪德设计了用激扬优美文字宣扬的道德,唯有圣埃克苏佩里在危险与充实人生中身体力行。”圣·埃克苏佩里形容自己是尼采和马克思的追随者。其人生感悟与萨特存在主义非常相似,即“人被抛入这个世界”,必须做出选择,只有实施自己意图时才表明其存在并决定其未来:“我从今往后一个接一个行动组成我的未来”。

1943年,因圣·埃克苏佩里强烈要求,上级考虑到身体和年龄状况,只给他5次飞行任务,其却争取到8次。1944年7月31日上午8时,他最后一次飞行,下午3点燃料将耗尽时,他和飞机未归。飞行简短记录:圣·埃克苏佩里执行法国南部高空飞行拍摄任务未归。之前,圣·埃克苏佩里曾表示:“我将双手合十安息在地中海。”有人说他很久前就接受了死亡,有“死的愿望,时间、地点、方式”。圣·埃克苏佩里拥有传奇的人生经历,从功绩卓著的飞行员到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家,时时处处都践行了“自由选择”存在主义精髓。其所作所为与萨特存在主义如出一辙: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做出自由选择等于丢掉个性、丧失自我,不算真正存在。在文学创作中,圣·埃克苏佩里依照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展开。

三、圣·埃克苏佩里与《小王子》

在《小王子》中,圣·埃克苏佩里将自己化身孩童和形单影只的飞行员,感叹岁月日增使他脱离童年时代天主教教育得到的绝对真理观。其书信里时常提及涤除罪恶、求死的心愿及对精神重生的向往。文本描写小王子“他看起来好像死了,但这不是真的”,结果应验在他自己身上,因为其遗体始终未找到。发现飞行的喜悦之后,他写信给母亲“不确定童年后是否真的活过”。对于他来说,长大成人是无可救赎的原罪。萨特存在主义某种意义上并非消极而是积极:“人需要重新找到自我并理解什么都不能使自己摆脱自己。”受家族观念影响,圣·埃克苏佩里童年起就对人类美好理想信仰极度忠诚,亦使他看待世界视角单一,衡量世界观念纯粹,对世界充满向往。主人公小王子超凡脱俗,来自比他大一点儿的小行星。陪伴他的是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虚荣,伤害了小王子纯真情感,导致其告别小行星去太空游历。他造访六个行星,发现大人们荒唐可笑,只有在点灯人星球小王子才能找到可以做朋友的人。来到地球,他却发现人类缺乏想象力,像鹦鹉一样重复别人讲话。被征服成为好友的小狐狸把“肉眼看不见事物本质,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秘密作为礼物送给他。

四、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学经典

(一)富含哲理

《小王子》是一部只有区区2万多字的童话故事,却荣登“人类有史以来经典读物”榜单,被誉“不可不读心灵之书”,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其深受欢迎也因其短小精悍的语言饱含哲理,比如:沙漠美丽因为某个地方藏有一口井;你如果下午四点来,三点我就开始感到幸福了;所有大人都曾是孩子但只少数人记得;本质东西肉眼看不见;问题不在于长大而在于遗忘;该离开时只能一个人走;驯服就是牵絆,驯服就会需要彼此,难免要流泪;一旦驯服要永远负责;成功审判自己是智者;话语是误会根源;一直朝前走也走不了多远;人不应听花说什么只要欣赏就够了;星星发亮是让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不去遍历世界就不知道什么是精神和情感寄托,一旦遍历世界发现无法回到美好。

(二)表达本真美好

小王子承载了作者祈盼世界纯真的愿望,肩负探索人生真谛的使命。在他眼里,一切都未曾遭受现代文明和成人世界功利思想的浸染,使其看待一切脱离表象直击本质,所以他才能“看到”飞行员童年画作是“蟒蛇吞食大象”,而非“帽子”。他懂得“用心才能看清楚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纯净视角与不掺杂质内心使儿童始终坚持守望生命本真。他明确心中所想,在沙漠中找到一泓生命之泉;始终坚守未被利欲熏染的本真世界,那是被隐匿于现代文明与功利背后纯朴、珍贵、净美的精神世界,也是几乎被成人遗忘的心灵家园。

(三)诠释爱与责任

《小王子》表现人类精神家园可贵也凸显交往真谛:爱与责任。小王子在爱与责任领悟升华中坚守本真、向往温情、追求完美人生境界,用灵性去理解、感悟,将生动形象与深刻寓意相结合,把爱与责任展现给读者诠释交往真谛:关系本质在于付出真心和情感,在享受“驯养”带来的美妙感觉时产生牵系彼此的责任感,这是以幸福和爱为前提的人与人独特情感维系所需要的。于小王子来说,玫瑰花重要,因为他付出了时间和心血,倾注了真挚情感;狐狸使小王子懂得如果爱了,就要对其负责,这是“驯养”关系的保障,也是交往的本质所在。

(四)坦言成人错误

对成人价值观抨击是《小王子》又一主题。成人世界清规戒律、压力及金钱诱惑使其唯利是图,丧失真情。小王子在游历中积累经验,认识各色人,为认知成人世界奠定了基础,使其看待成人价值观时具有超常洞察力。六个不同人有膜拜权力的国王,爱慕虚荣的绅士,为忘记饮酒带来羞愧而酗酒的酒鬼,追求毫无意义数字的商人,墨守成规的点灯人,拒绝第一手材料认知海、河、城市、山川、沙漠等的地理学家,其代表了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典型形象。作者用象征手法直白地展现这些鲜明形象,他们只是“个体”碎片,一厢情愿占有和固守,难掩空虚、单调、盲目、刻板,忘记“所有大人都经历过童年”。他们以功利、物欲等衡量一切价值。

五、结语

傅雷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孤独的圣·埃克苏佩里的确创造了奇迹。作为飞行员,他倾注挚爱于飞行,创造奇迹。

被盛赞为奇迹的《小王子》是世界文学史旷世之作,讲述爱的真谛;诠释责任重要;呈现人生哲理;展世间百态;谱写人生孤独寂寞乐章;让岁月河流缓缓流淌……《小王子》是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是写给“还是孩子时”那个大人的文学作品,献给还是男孩时的莱翁·维尔特。作品充满诗意忧郁、淡淡哀愁,用浅显易懂话语写出令人感动的韵味,弘扬真善美的同时鞭挞假恶丑,使简单形式和深刻内涵有机结合。读者感谢圣·埃克苏佩里运用非凡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为寻求爱、力量和真理遍游天上人间的小王子。

(长春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刘小坤(1964-),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佩里埃克萨特
美核管会接收佩里核电厂延寿申请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玛格丽特·佩里
3KI深圳市埃克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键开启智能影音室 埃克思WMS-C3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忠实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