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生本:语文课程与教学再造的思考与探索

2020-11-16黄峰

教师·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题研究课程整合语文课程

黄峰

摘 要:语文课程与教学再造需要顶层设计,要由“师本考本”转向“以生为本”。这一转变中教学形式的最大变化在于确立语文教学的实践路线——向活动化、情境化、生活化转变。夯实语文根基——“文字和语篇”,破解语文学科内容破碎化、阅读肤浅化问题。加强“前置性学习指导”和任务驱动,强调专题和思维的整合性,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做到以素养为纲,照顾差异,从而实现语文课程的意义跃升和教师角色的升华。

关键词:语文课程;自主实践;前置学习;专题研究;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045-02

观察当下语文课程的改革形态,教学的模式和形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教学内容和内容框架的深度革新却仍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或隐或显。重申“回到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转化能力,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再造,尤为迫切。“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啻为语文课程和教学再造的核心顶层设计。

一、语文课程的意义跃升:由应试到素养

当语文课程围绕考试指向,异化为工具化程式化的操作时,学习的形态是以“教师”“考纲”为中心的题海战术。生本教育以发展学生素养为旨归,其基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留存率与选择的學习方式有关。其中,听讲5%,阅读10%,倾听20%,演示30%,讨论50%,实践(课堂上有效动手、动口、动脑)75%,教授给他人90%。当课程形态由教师课程化归为学生课程时,教学观念由“以师为本”“以考为本”跃升为“以生为本”,把学生当教师培养,做专题性研究,加大阅读广度和深度,语文教学效率就能显著提高。80%的实践用于读书,20%的走套路应付考试,改变形式内容,再去实践。素养的提升指挥着高考,也指挥着我们的教学。无论是传统范围之内的概念与应用,还是范围之外的融合教学,都突出了人,围绕着人。语文阅读具备深刻性、宽广性,就有了对生活素材的集中、提炼、改造。阅读陶渊明的作品,钦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陶渊明的文字里看到这种精神,在自己的生活里也看到这种精神,就产生处理文字的气度和能力,其中就包括无与伦比、不可言状的言语美感,不需要依托如何进行文字处理的理性说教,就能发其光华。

新高考时期,从单纯考查知识转向考查人的素养,从考解题转向考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在每一个课堂的改变中来提升人。语文与素养有关,与应试无关。

二、语文教学的路线转向:由分析到实践

生本教育理念倡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构,指出语文课程路线的改变:不教“语文章句分析之学”,教“整体的语文”,将语文分析转向语文实践活动,就是阅读、思考、表达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上是以阅读为中心的听说读写活动,此外还有社会实践和专题探究,用促使人多思多读多写的实践的路线,取代了以师为本和以考为本的语文分析的路线。

比如,诗歌专题学习,每一期活动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吟咏啸歌听读观赏活动,读出经典诗歌的精气神,感悟古圣先贤魂魄真善美。每一环节将诗、乐、歌、舞、演五方面结合,并将经典诵读与原创诗歌写作比赛结合起来,开辟“兰溪心语、青春视线、古韵心声、诗观诗论”等诗歌鉴赏专栏。经过系列活动的强化,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丰厚的诗词积累,实现由“阅读本位的语文占有式学习”转向“写作本位的语文存在式学习”。

又如,教学“庄子专题”中的《逍遥游》一文,首先,引导学生查阅大量有关庄子的资料,根据庄子的语言排演课本剧;其次,引导学生查阅字词、疏通文义、揣摩情感、领悟写作的妙处;再次,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方式(研读+演读)展示阅读的独特感悟。如此,学生就能形成对《逍遥游》这篇文章甚至对庄子这个人整体的认知。

三、语文实践的工具确立:由文字到语篇

语文教学的慧根就是字,整个语文就是“认字用字(包含写字)”。认识整个语文的基础就是人有语言的本能。在认识字之后,人继续用自己语文和文法敏感的本能来学习语文。所以,语文教育教学,就是通过字表达意义。中文认字用字的过程全部都得到了日常语言的支持,也基本上在人类语言本能的掌控之中,而得到语言本能和既有的日常语言支持的条件,就是涉及的材料必须尽可能是整体的语篇,这样的材料才能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意义”。对所谓基础知识要加以剖析,不能把语文分析的产物看作基础知识。字词的基础知识,可以在海量整体语篇活动中自然地、内在地获得,并在理解力提升中得到自然净化。

语文实践的根就是它的工具:字和篇。篇是体现完整意义的单位,由字而构成篇。在字词句段篇教学中应当突出慧根:字和篇。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字和篇,就算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基与实质。

四、教学生态的观察视角:由台前到幕后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生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效果70%~80%取决于课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形成组块记忆,一定要在学习之前编织知识网络。当教师发现学生思维的盲点时,要适时地设计前置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质疑的心理时,就会有立体深入的研究。

生本教育四环节课堂教学流程是“前置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归纳升华”,让学生形成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至关重要。前置研究设计要贯彻低入原则、兴趣原则和根本、简单、开放的方针。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教师应细化任务清单,明确阅读要求,保障时间充裕,及时评价反馈。

比如,鲁迅小说《祝福》教学中前置性研究作业布置:

仔细研读鲁迅的小说《祝福》,以自己研读为主,同时利用同学资源、互联网资源、家长资源(和家长共读、探讨)写一篇以《我的忏悔》为题的研究性报告。报告开头必须明确“我”是谁,内容应该涉及:①祥林嫂的形象特征、悲惨遭遇以及这些特征和遭遇的成因;②“我”的特征,“我”对祥林嫂命运的影响;③“我”忏悔的内容;④觉醒的“我”心中理想的人世间的样貌,“我”对社会的寄望。

这样的语文教学形式就实现了课前到课中、局部到整体、外在约束式到自主内化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这种专题式研究性阅读,体验更深刻,更注重阅读的开放与整合、自主和互动、过程与生成,更重视由感性层面的阅读到理性层面的纵向开掘,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样便把语文学习的时间、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真阅读、深思考、爱表达、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阅读主题的择定、小组分工进行阅读和探究、阅读成果交流和展评,每一环节、每名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的阅读随笔,使阅读教学走向了深入。

五、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由师度到自度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语文有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旨归。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组织好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堂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行领略和呈现语文的美。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将对语文的美的感受内化为一种自主自觉的终身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从而带动整個语文的学习,丰富他们的语文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以阅读为例,语文有效教学的第一要义即理解生本教育语文教学的金标准是自主阅读活动是否推进。教师要为自主阅读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如培训学生,建立小组,安排桌椅,确立规章制度,形成生本的习惯,使阅读活动如蚕食般推进,最终枝繁叶茂长青。

以写作为例,应倡导“以写促读”“全程写作”。美国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阅读挑战行动计划”,试行“以写带读”。自由写作,乘势而为是重点。教师应注意写作互助,形成良好氛围,由自由作文转向命题作文,以前者为主。

六、课程内容的整合思路:由主题到作家

高中课标在“命题思路和要求”中明确提出“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突出解决问题的情境性交际性”,这对课程内容提出了重新整合的要求。

以山东桓台一中的语文 “主题阅读”模式——作家群文阅读为例,作家群文阅读以文体和作家为主线,将三年阅读任务进行了系统规划整合。新课程有三十个单元,每单元一个主题。比如,“屈原专题”将必修教材中的《离骚》《屈原列传》和课外的《渔父》三篇文体不一、但主题相近的文章进行了“跨体”对比阅读。再将选修教材中的《报任安书》引入,比较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观。最后辅以课外助读篇目,如鲍鹏山的《无路可走》、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杜鸿的《拜谒屈原祠》等。这样,学生阅读的广度大大拓宽了,也推进了阅读思维向纵深发展,形成大语文的课程面貌。大语文课程里的知识点和人文实践活动,又成为整个大阅读的精彩材料。阅读素养的基石夯实,加以时间的沉淀,就能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七、教师角色的自我升华:由纤夫到牧者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这是生本教育的一条核心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灌输者、推动者、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导演者,种种解读不一而足。而生本教学对教师的定位是“牧者”,这一提法虽然未必很精确,但至少传达出一个信息:要让生命自由自在地、有组织地生长。内在有动力,外在有组织。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读书、勤思考、多实践。力图使教学活动多元化,有探索,不拘泥。用灵活多变的自主生成的教学方式,取代刻板教条预设僵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作用是给予明确的目标指引,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凝聚力,激扬先进,鼓励、鞭策后进。用温暖、灵动的尺子量出鲜活、丰满的生活,用海纳百川的学养容纳表情丰富的语文,做教育的“麦田守望者”。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聚焦于“以生为本”“素养至上”,理解语文——抓住字与篇,理解学生——激活学习的欲望,理解教学——以学为中心,就会带来教学内容和框架的深度革新,促使语文课程的教学生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语文课程的意义和教师自我的发展得到充分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潘新和.语文:人的确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猜你喜欢

专题研究课程整合语文课程
专题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
《孙武专题研究》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The Collaborative Cross mouse genetic reference population designed for dissecting complex traits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