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追求

2020-11-16许亚

牡丹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民族化受众民族

中华民族拥有悠长的发展史,其灿烂的文化也闻名于世。在艺术领域中,展现民族化审美十分常见,现代展示设计作为目前极为常见的一种审美意识行为,在这一方面也不能免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日渐提升,促进了审美艺术形式的革新。作为一种新型审美艺术形式,现代展示设计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追求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展示设计方案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代展示设计的内涵及其民族化情况,阐述了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意义,并且论述了民族审美元素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价值

对于设计师而言,民族文化一直是其设计灵感的源泉。所以,在现代展示设计中,追求民族化审美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意义。

首先,民族化展示设计十分有助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精神的培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直接体现。提倡满足民族化审美的现代展示设计,能为弘扬民族文化、铸就民族精神提供便利条件,可以让欣赏者感知艺术之美的同时接受文化洗礼。

其次,引领新的设计风向。相比于其他艺术类型,展示艺术的世俗化特征更为明显,人们从其风格和内容之中往往可以窥探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如今,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断增多,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将为展示设计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题材,展示设计追求民族化必然能引领新的设计风向。

最后,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随着民族化展示设计作品的增多,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质必将更为人所熟知,这将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融入世界文化、实现中外文化对接提供必要前提。同时,民族化展示设计作品的出现还能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具备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或地域特色的展示设计将成为引人关注的文化名片,为主办方带来极高的声誉和知名度,还能实现声望与经济利润之间的有效转化。

二、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的具体体现

现代展示设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博物馆、博览会和商业展示。展示设计可以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和氛围,制造出艺术化审美的视觉形态,进而实现对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的有效传递,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艺术的民族化审美特质,是本民族艺术审美风格在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集中应用。展示艺术的民族化审美追求源自受众的审美趋向,其在生成过程中经历了以朴素化受众审美为基础的实用性展示设计、以唯美化受众审美为基础的机械化展示设计和以多样化受众审美追求为基础的国际化展示设计等阶段。当前,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追求主要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深刻展示。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要的民族化审美元素,在现代展示设计中,民族化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应用方面。在展示设计民族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的美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和“以和为美”,这些思想形成于千年以前,但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华文化的思想主线,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为展示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如宗教、深化、谜语、历史故事等,它们所表现的历史厚重感和民族情感将会大大增强展示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与当代受众的审美要求更为契合。

传统文化是展示设计民族化的审美表现,其大多体现在传统文化符号和要素的应用上。比如,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具有鲜明的四合院文化色彩。四合院文化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展示设计可以应用这一文化特质,实现楼中有园,以圆洞式大门、玻璃天窗、翠竹顽石等艺术景观共同打造出极具东方神韵的艺术内景,让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得到和谐统一。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展现主要表现在传说或神话的应用上。比如,许多展览的展位会运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形象,让展馆的藝术性和历史性更为突出。青龙、朱雀等是我国传说中的四方神灵,这些文化符号的应用不仅能体现企业理念和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更能为参观者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将进一步深化展示设计的审美传递和感知功能,让受众与设计者实现审美方向和追求的一致。

(二)艺术手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都诞生过灿烂的文化,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传统的造物和设计原则至今仍然对设计师的作品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比如,剪纸、青铜器、瓷器、漆器、木板年画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具有或粗犷、或古朴、或精致、或华丽的表现手法,它们都是民族化艺术手法的分支,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将依托于这些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图式语言。

精妙的展示设计能实现对氛围和意境的打造,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展示环节,要做好层次和进度的把控,进而实现空间景致的有效处理。比如,基于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移步换景手法,进行展示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移步换景能大大提升情景交融的概率,为优化景观排序提供便利条件。以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为例,该馆的展示设计基于移步换景手法而设,采用了围透互渗的方式对展示空间进行有效划分,巧妙地利用隔断完成空间的阻隔和延展,让游览者能随游览路线的深入从多角度和多层次观赏空间。当然,在现代展示设计中,民族化艺术手法的应用还表现在“以实出虚”“引导示意”“虚实相生”“上浮下实”等多个层面,这些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切实提升现代展示设计的艺术性和历史性,让设计者和观赏者实现审美追求的交融和共鸣。

(三)图像元素

展示设计能充分满足人们对审美信息的交流需要,也能有效完成对观赏者审美能力的引导和激发,而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纽带的是其设计内容中的色彩、空间、音像或材料等元素的质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视觉因素,也就是图像因素。而在展示设计中,此类因素是否能得到展现的决定权在于信息受众,受众的民族化审美将激发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追求,只有设计者在作品中展现出富含民族化特质的图形、文字、色彩和材质语言,才能满足受众的民族审美需求,进而引发双方的审美和情感共鸣,切实达成展示设计创新的目标——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活环境、构建美好生活。

由于图像元素较为多样,所以应用形式和范围也比较广泛,在展示设计中,图像元素的出现将成为展示设计民族化审美追求的直接体现。以图像元素中的图形语言为例,传统的图样纹饰“万字纹”“祥云纹”“如意纹”或“司南鱼”“蝴蝶”等视觉符号都代表着极为深厚的文化意蕴,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既能展现民族文化的辉煌和灿烂,又能实现古今中外审美情趣的趋同。

三、结语

现代展示设计中的民族化审美追求,对培养民族审美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十分有利,更有助于引领设计风向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在实践中,展示设计以图像、文字、色彩和材料语言作为民族化审美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手法进行了充分展现。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作者简介:许亚(1990-),女,江苏盐城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民族化受众民族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我们的民族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