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让世界闪耀环保之光

2020-11-16张晓蒙董潇

时尚北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时尚纤维

张晓蒙 董潇

绿纤?GRECELL

绿纤 绿色纺织造就绿色时尚

绿纤?是“中纺绿纤”Lyocell纤维的品牌,它是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典范,是具有鲜明科技、绿色、时尚属性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纤维品牌。自1998年起,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18年磨一剑”,终于在2016年向世人昭示:“中纺绿纤”Lyocell纤维科研攻关与产业化大功告成。2020年10月29日,单线产能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年产6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项目”生产线一次性开车成功,标志着中纺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创新升级成功。

纵观世界,绿色纺织技术是纺织业的一个重大缺口,而作为绿色纺织技术的代表—Lyocell纤维之前一直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为了冲击这一垄断地位,中纺院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Lyocell纤维的基础研究。历经多年,中纺院申请相关专利46项,其中发明39项,PCT2项,授权31项,形成了涵盖工艺、设备、自控等全套Lyocell纤维产业化技术,在纤维素预溶液制备、干喷湿纺纺丝、MVR蒸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专利技术,打破了跨国巨头长期的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成为了全球第二家、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整套Lyocell纤维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随着产业化的全面进军,2020年9月15日终于通过一场应用其纤维成果的时装设计主题大秀—《叶》,向全球昭示绿纤Lyocell纤维服务产业的使命,成为我国生物基纤维领域“绿色制造”工业化的重要突破。

綠纤Lyocell纤维是利用可再生原料所生产出来的,那么,它和其他纤维材料又有哪些不同?对此,绿纤品牌负责人表示,绿纤Lyocell纤维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它的绿色环保(原料、加工工艺)上,也体现在它的独特性能上。首先,绿纤Lyocell纤维采用的是一种不经过化学反应生产纤维素纤维的新工艺,采用封闭式的溶解、纺丝、溶剂回收工艺流程,所用溶剂绿色无危害,几乎全部回收,可重复利用。不仅原料为天然可再生材料,制备过程无污染,产品经使用后也可生物降解。其次,绿纤Lyocell纤维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诸多优异性能,它有棉的综合舒适性、涤纶的强度、毛织物的豪华美感、真丝的柔软触感和垂坠感。制成的纺织品不仅光泽自然、手感滑润、强度高、不缩水,而且透湿性、透气性好;可与麻、棉、毛等混纺,也可利用其高吸湿性、在水刺加工中易于原纤化等特点,用于无纺布、工业丝、特种纸、医用卫生用品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之所以说绿纤Lyocell纤维的生产过程是绿色环保的,是因为绿纤Lyocell纤维的原料来自于可不断自然再生的木材、竹子等,整个生产过程为物理变化,最终成品的成分依旧是纤维素,与天然纤维如木材、树叶等一样,在土壤的潮湿环境中,受微生物攻击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绿纤Lyocell纤维可在泥土中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来源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

全球经济衰退,让中国产业经济瞬间承压。技术竞争与贸易壁垒无形间带给各个领域空前压力。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对中国纺织服装业也提出了重大课题:什么样的技术突破能够助力产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纵深发展?绿色纤维材料与时尚的有机结合成为产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有效途径之一。绿纤品牌负责人表示:“绿纤Lyocell纤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环保属性。目前,绿纤Lyocell已经开发出家纺、服饰、非织造材料等诸多品类的终端产品,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健康纤维的守护。时尚可以轮回,但资源与环境却不能再生;经典是对过去的认可,但科技却永远一往直前。我们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将时尚与自然共生相融。”

正如纤维材料研究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朱美芳院士所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纤维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环保绿色的解决方案,更加需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科技、标准、时尚和品牌的结合。绿纤Lyocell纤维这一科技生态纤维的开发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绿纤Lyocell纤维的研发、生产不仅对于世界纤维行业有革命性的意义,它的产生对于服装行业也同样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绿纤品牌负责人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纺织服装行业发展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产业链源头,纤维的绿色环保创新将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纺织行业面临众多挑战,不断出现天然纤维与粮食竞争耕地、化学纤维石油资源枯竭、纺织品不可降解污染环境、人造纤维生产工艺污染等问题,大力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纤Lyocell纤维正逢其时。与此同时,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日用亲肤舒适、亮丽顺滑纺织品的高追求更加凸显,绿纤Lyocell纤维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绿纤Lyocell纤维凝聚了中纺院几代人的智慧与汗水,是纺织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绿纤Lyocell纤维被公认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对全球纺织行业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同时对于提升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郑荭 穿衣界的可持续时尚

近些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无论在时尚界、服装界还是环保领域都是一个会被提及的概念。从设计师到企业的经营者,从环保专家到政府官员都在倡导这一概念。郑荭表示,可持续时尚的概念有很多说法,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但的确大家都认为可持续时尚是时尚行业唯一的未来。在她看来可持续时尚顾名思义,就是时尚领域可以构建一种可持续、可循环的生态系统,能够将时尚转变为一种社会正义。可持续时尚并不仅仅关注在时尚产品上,还包括了整个时尚系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用可持续的方式去设计、采购、制造甚至运输、储存、零售、营销等。

任何发明大多为生活所服务又或者说是为人类服务,时尚产业更是如此,时尚产业成为可持续的时尚产业对于人类的益处不言而喻。对此,郑荭说:“时尚是以美为中心的,而美是人类善待自己的痕迹。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美而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现在的环境问题被大家越来越多地提及,我们人人都要正视可持续时尚的调性。在美的同时也要保护资源,保护地球生态。作为消费者要以环境保护、资源循环、生态和谐、绿色消费的方式参与其中,让时尚生活和社会发展、人类发展能够有机共存,创造一个真正的美好的环境。目前GREENEXT所做的就是积极推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享受经济生活的同时也要创造对地球、社会、人类负责的精神价值。”

可持续时尚是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不仅是时尚界一定要走可持续的道路,未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同样如此。郑荭解释道,环保可以说是减少污染。像穿衣,我们要思考如何从耐穿耐用、回收利用的角度来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发展,除了从衣物本身出发,还要从人文关怀入手,去改善从业者的工作环境,以带来更好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等等。

对于如何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其实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争议点,就是到底是谁决定了可持续生活方式进程?是供应链?是品牌?还是消费者?对此,郑荭说:“对于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其实是人人涉及的,无论是供应链还是品牌或者是消费者这三方面都是有所关联的。企业做的事情是消费者买单的事情,无论是时尚产品还是生活方式。只有企业去做才会推动供应链去研发和开拓对环境有利的原材料,所以消费者要有环保的购买意识,才会推动企业去生产,从而使供应链制造并创新环保原材料,这就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任何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时尚行业是碳排放位于第二位的产业,仅次于工业所带来的碳排放量。之所以近些年才被提及要构建一个可持续时尚的循环系统,是因为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业链,相对来讲在技术开发上有种种困难。郑荭说:“目前为止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有两类产品,一类像棉花这样的天然的纤维材料,这是一类资源敏感型的产品,比如要生产一件棉质的衬衫要消耗两千七百升的水,这几乎是一个人两年半的饮水量。当人们知道这个数字的时候可能在心里上会对它产生抵触,因为它有悖于环保理念。另一类就是化学合成纤维材料,像涤纶、尼龙一类,它会含有有害的化学成分。可持续时尚从技术角度来讲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替代织物,我们现在也会看到从废物中提取而成的纤维制品,比如从塑料、海洋垃圾,这样的废物中提取进行利用的。还有就是用纸纤维做内衣,以葡萄为原料制成的皮革等。当然这一类织物的弊端就是还没有达到一个量产化,如果有一个量产化的技术出现是对可持续时尚有一定作用的。第二个是染色部分,因为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是公认的,所以業界人士近些年将目光投入到天然的染色上,尤其是植物染色。植物染色在技术上还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说成本高、色牢度较差等。第三则是自动化制造,自动化制造的成熟发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物流运输以及污染,这也是被大家重视的。最后是透明供应链,我认为这对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来讲,他们更加关注自己所穿的衣服是如何生产的,是从哪里生产的。在这方面区块链技术是比较有潜力的,它可以记住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供应链的全流程的信息都可追溯,因此对供应链的透明度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时尚产业的可持续性的追求就是在原材料端打造合理的生产闭环,尽量减少废气的排放。对于产品而言这种可持续循环是对它的设计、生产、使用、再利用全过程进行合理的改良,如果从这四个方面都可以实现循环其实对于服装界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张杰 经之营之生生不息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时时有新的东西产生。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才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城市的更新亦是一个求变和应变的过程,只有在更新变化中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一座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糙到精致、从萧条到繁荣,不仅与规划建设分不开,更与持续的运作密不可分。

2020年北京设计周城市更新板块以“经之营之、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展览与论坛的方式,全面探讨城市更新与可持续运营。《时尚北京》有幸与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展开了一场关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话。

本次展览探讨的主题是关于城市的运营,相对以前关注以设计建造提升硬环境为主变为更加注重思考其后整体环境的生存和发展。张杰教授的团队二十年间开展了许多关于城市保护更新的项目,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保护之后通过实质的活动让建筑物不仅仅是一个躯壳,而是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核。张杰教授说:“城市更新有三种方式。一是对建筑物和其他市政设施由于时间的推移缺乏维护而产生设施老化、建筑破损、环境不佳的地区进行整治改善。二是城市的发展、功能的变化需要对建筑物、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等有关城市生活环境进行再开发和完善,使城市适应当前生活的要求。三是适应新的群体的需求所开展的更新项目。城市更新的主要要素是人与环境,人包括消费方、供给方、投资方、管理方等等,如何让这些参与者的不同诉求达到平衡,实现共享共治是关键所在。这次策展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案例的展示,让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在满足各类更新的要求下,如何让北京这个特殊城市——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的文化传承、创新贯穿更新的始终,让更新解决北京此时此地的问题,让参观者在一些维度上进行思考。”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各行各业在关注的问题,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如何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张杰教授回答说:“首先要对城市原有的经济、人文、自然的禀赋给予应有的尊重。另一方面需要强调,城市更新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经济是中性的思维,可持续的更新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投入和产出尽可能平衡的过程。它不能只停留在情怀上,需要更实际地思考问题,把诗与远方和每天走的路结合在一起。历史遗产的保护也是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从经济层面来说,它是北京经济重要的资源。一些国家现在把特色和遗产看成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的后代至少应该和我们一样拥有权力享受这些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把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遗产资源安全地移交给下一代。这样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北京这座城市经历许多风雨,一直在变化着,什么是北京城市更新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张杰教授说:“北京在多年的城市更新中一直致力于解决人们基本的住房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又不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比如上世纪80年代的危房改造,拆除老旧危房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老建筑被拆除。经过这么多年的艰难探索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改造方式是不可取的。现在北京的人口依然处于饱和状态,要解决居民居住条件差的问题,首先要疏解一部分人口,在新区解决部分的住房问题,提高老区的人均居住面积水平和设施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解决保护的问题,让老的建筑依然能被保护下来。这些许许多多的问题让更新变得错综复杂。我们要思考如何在有机疏解的过程中,使社会和经济的承受力以及新事物的渗入最为融洽。我认为这是北京目前最难的事情,做不好这个工作,居住环境难以得到改善,城市保护也做不好。对此我现在依然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希望通过展示一些案例,让大家去了解和思考一些成功的案例是如何解决上述所说的问题,同时从中发现可取的方面。”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遗产角度讲,以前有些人认为有历史感的事物是包袱,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老物件留存得越来越少,增加了现代社会和古代传统社会的时空感。一方面它激发了一两代人对遗产产生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它为创新带来了启迪灵感的环境。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历史遗迹感受到非物质的精神,它对现在人们的创新意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是今天创新经济需要的环境,一种想象的空间。“我们现在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空间更加柔性、模糊,历史遗产给我们增加了这种想象空间的维度,它使我们的空间变得模糊,并且维度更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知识經济的资源,因为它鼓励想象和创新。如果说遗产保护增强了文化自信还是比较局限的话,那么它对知识经济、对创新经济的贡献才是宏观上的意义。”张杰教授说。

上世纪90年代北京的城市更新一直以“拆”为主要方式,那时候张教授就在大街小巷带着学生调研北京的城市老建筑。“当时我带着学生能进去的地方都进去了,拍了许多幻灯片。现在看看,许多建筑已经消失。北京的更新其实更多是大众的事情,要解决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并且要符合民意。同时城市的更新应该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尤其是在北京这样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需要专业、细致、高品质地去实施运作。它不仅仅要解决老百姓基本的生存、基本的生活要求,还要保护和传承文化,所以北京的城市更新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细腻的管理、有效的沟通协调。在这个过程中,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没有精细的绣花精神,保护也是做不好的。北京古城之所以留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历史遗迹的精雕细刻。今天的我们也要做精品,保护好精品,管理好变化,做到无精不出手。”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时尚纤维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