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昨日奇迹》:集体记忆的狂欢与喜剧建构

2020-11-14

电影文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列侬夏洛杰克

张 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6)

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在涉猎各类型片后,又以《昨日奇迹》(2019)展现了自己在执导喜剧类型片上的才华。电影讲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英国小歌手杰克·马利克在一次交通事故后,发现人们都失去对著名的披头士乐队的记忆后,命运发生巨大改变的故事。这一故事巧妙地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改造,契合了观众,尤其是披头士粉丝们的怀旧心理,将他们带入一场集体记忆被唤醒的狂欢中。同时,编剧理查德·柯蒂斯精心设计的诸多情节让电影充满喜剧元素,观众得以在愉悦、轻松的观影氛围中得到人生感悟与情感冲击。

一、集体记忆下的自由与超越

正如苏珊·朗格所指出的那样:“喜剧是轻快的节奏,喜剧诗人在创造生命幻象时是充满各种机会以及正在开展的未来的,这种未来就是命运。而以幸运为表现形式的那种命运是喜剧的基调。”在现实生活中人并不可能完全实现意志自由,并不可能彻底获得对自我的超越,而喜剧则提供了一种虚幻的可能性,喜剧主人公带领观众进入一种自由、超越的生命体验中,这便是苏珊所指的喜剧的基调——幸运。在《昨日奇迹》中,主人公杰克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摇滚歌手,尽管他抓住一切可以表演的机会,但即使是在家乡的小型音乐节上他也无法崭露头角。然而在一次由太阳耀斑引起的全球大停电时,杰克遭遇了车祸,但醒来的他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记得披头士乐队,而网上也搜不到任何有关披头士的信息。杰克因祸得福,假称自己记忆中的

Yesterday

等披头士的歌是自己写的,而在歌坛上大放异彩,迅速成为全球知名的歌星。杰克的遭际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与其他人要为成名付出严酷的代价,或必须天赋异禀不同,杰克无疑是一个幸运儿,电影设置的情境让他超越了自己原本的弱点,他原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异常顺利地迎刃而解,人物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而观众则在将自己代入杰克角色的同时,获取一种巨大的满足感。而他的幸运又与人们耳熟能详的披头士乐队息息相关,大停电后,杰克成为信息独占者。

Let

it

be

Back

In

The

U

.

S

.

S

.

R

等歌由他弹唱出来,从一开始人们不懂欣赏到最后千万人的心为之折服,披头士音乐中美好、理想的一面得到肯定,这对于对现实有焦虑、不满或逃避心态的观众而言,是一种强有力的抚慰。

同时,杰克凭借披头士的作品不断获得名利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喜剧的基调要求,还印合了诺斯罗普·弗莱所指出的,喜剧比悲剧有更明显的再现性。由于喜剧最早来自酒神祭祀庆典,相对于悲剧而言,其模仿性和表演性更强。喜剧演员以肢体动作和语言对原型进行恰到好处的,有时偏于夸张和丑化的模仿,观众便能发笑。在触发社会成员集体记忆的喜剧电影中,喜剧性往往就源于对记忆原初形态的模仿。例如在《缝纫机乐队》(2017)中,由宋小宝等四位谐星扮演的歌星,组成了一支破吉他乐队,其演出风靡全国,激发了无数少年的摇滚梦想,他们的模仿对象便是崔健及其乐队。但是这种模仿又是夸张的,如宋小宝台词中形容自己的“黢黑”,文松肢体语言上的“娘娘腔”等,都是崔健等早期中国摇滚乐手并不具备的特质。而这正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引起人们痛感的丑陋和乖讹,观众只会因此发笑。《昨日奇迹》亦然,杰克本人在外形和歌唱技巧上,本身就与披头士乐队的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等人有很大差距,在车祸之后他还失去了两颗牙齿,因此杰克对保罗等人演出状态的模仿就显得十分滑稽,尤其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记忆也会出现偏差,因此还出现了唱错歌词的现象。此时,观众集体记忆中披头士的印象越清晰,杰克带来的喜剧感就越强。

二、怀旧叙事与错位营造

在展开杰克的“逆袭”奇遇时,《昨日奇迹》充分营造出了错位感,把握住了不协调这一喜剧特性。换言之,观众的常理、常识被反复打破,外部的矛盾冲突由此产生,而人物内部丰富的情感活动也得到揭示。例如在《夏洛特烦恼》(2015)中,夏洛让自己“穿越”到了1997年,此时街上放着《公元一九九七年》的歌,挂着“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的条幅,这些都感染着从1997年走来的观众的情绪。而错位也由此产生。如原本属于朴树的《那些花儿》,属于许巍的《曾经的你》等不但成了夏洛的歌,而且夏洛“创作”它们的目的就是追求秋雅,他本人并不是一个热爱音乐,执着于音乐梦想的人,幻想被与现实巧妙隔开,夏洛虚荣的心态也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昨日奇迹》中亦是如此,除了杰克成名前后的生活与做派形成了一种让观众忍俊不禁的反差,电影还在诸多情节上制造了错位。

首先是他人的“无知”与杰克的“有知”之间形成偏差。如杰克在还没意识到披头士已经是自己的独家记忆后,一再对朋友引用披头士的歌词来开玩笑,结果遭到对方莫名其妙的回应或讥讽,他对披头士

Yesterday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形容招致朋友“有人突然变得自大”的讽刺;又如杰克在尝试向他人推出披头士的歌时,总是难以得到他人的重视,最早在家中郑重其事地为父母弹奏

Let

it

be

时,父母心不在焉,开门,接电话,聊天等,还把歌名叫成“Let them be”;在与英国歌星艾德·希兰合作后,交出了

Hey

,

Jude

这首歌,这首诞生于1968年,曾经创下过英美音乐榜单记录的歌传唱度极高,并且因为拥有一种积极向上,温暖人心的力量而曾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时作为压轴歌曲登场,是在人们心目中与英国的民族文化符号相关联的歌曲,然而希兰却要求杰克将歌名改为粗俗的“Hey, dude”,杰克因为无法解释“Jude”的含义而只能服从等。解构本身就能带来喜剧感,而杰克隐瞒披头士真相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处境也是让观众感到有趣的。

其次是电影设计的蝴蝶效应。在《昨日奇迹》中,杰克在发现世界上并不存在披头士后,迅速又搜索了绿洲乐队及其作品《奇迹之墙》,发现搜索引擎提供的只是一堆大自然的绿洲图片,与此同时消失的还有盘尼西林乐队,虽然目瞪口呆但还是感慨道“没毛病”。在这种与现实极不协调的设定中,隐含着电影的某种顺应了观众渴求的道德评断,即盘尼西林乐队有抄袭绿洲作品的嫌疑,而绿洲则又涉嫌抄袭了披头士,在世界上没有披头士后,绿洲和盘尼西林自然也就无从诞生。对于了解这一背景的观众而言,这一情节的喜剧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电影还设计了一些看起来与披头士关联并不甚紧密者的消失,突破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增加了电影的荒诞感。如可口可乐也从世界上消失了,当杰克跟空姐说想要“coke”时对方误以为他索要的是可卡因而十分反感,杰克赶紧改口索要百事可乐。还有,杰克没想到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也没有了。可口可乐、《哈利·波特》并不与披头士的存在有直接因果关系,电影只是因此暗示观众它们都属于英语文化圈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也以杰克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乏味无奈来逗笑观众。

最后则是杰克与约翰·列侬的命运互换。与《夏洛特烦恼》类似,真正喜爱音乐并拥有出类拔萃才华的周杰伦,反而成为夏洛点评的选手,在《昨日奇迹》中,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安安稳稳地活到了78岁,这无疑是电影给予痛惜于披头士解散,列侬英年早逝的观众的惊喜之一。这个世界的列侬完全没有音乐才华,而是热爱画画,他对杰克表示:我很幸福,从事喜欢的工作,闲时乘船出海,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此时杰克和观众无疑是为列侬的命运感到欣慰的,列侬知足常乐,平静自适的人生态度也促使杰克产生了急流勇退的念头。观众追忆过去,追念一去不复返之人的怀旧情绪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三、娱乐性与正向价值观注入

值得一提的是,单纯地让主人公挣脱出时空控制,改善生存状况,或堆砌怀旧符号等,并不足以成就电影的艺术魅力,如原本让观众共情的杰克如果继续做大明星,那么他既脱离了“草根身份”,其不诚信的行为又违背了公序良俗,势必对观众的情绪造成伤害。喜剧电影还有必要以一种正向价值观对人物的际遇进行纠偏,在制造笑声的同时传递出一种可贵的人文思想。在《昨日奇迹》的无数错位中,人和人的关系却始终是和谐的。如早已成名的希兰作为一个真正热爱音乐,洞悉创作艰辛的人,在与杰克的对决后心甘情愿地认输,颇有风度,其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包装杰克,为他提供广阔的舞台,而不是对杰克使绊子。又如杰克后来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阴错阳差进入到这个世界的人,世界上还有寥寥数人也保留着对披头士的记忆,这让杰克很心虚,但他们没有嫉妒杰克,没有选择向媒体爆料,以揭穿杰克来获取名利,而是表示:“我们要感谢你。我们怀念披头士。但是我们不会唱歌,你唱了出来,让我们没有忘记披头士。”他们表达了对杰克的祝福,因为“没有披头士的世界,是极其糟糕的世界”,这让杰克十分感动。

而最重要的是,杰克也并没有辜负希兰的信任以及其他披头士歌迷的宽容,他最终当着全球观众的面,承认了自己的所有成名作其实全部来自披头士,他放弃了车祸以来获得的一切名利,宣布所有人可以免费下载那些经典歌曲,随即拉着艾莉的手离开,最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在一辈子保守秘密,剽窃他人的艺术成果和坦诚待人之间,在纸醉金迷的名人生活和与心爱的女孩长相厮守之间,杰克选择了后者。电影以让人物脱离原来的生活轨迹制造了狂欢,最终又让人物复归应有的身份与生活,但也正是在这种归位中,集体记忆的狂欢达到顶峰:披头士乃至音乐的意义理应是让人向善,数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热爱披头士的歌,是因为它们鼓励人们在人生迷失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杰克继续堂而皇之地享用披头士的创作,成为一个失去了艾莉的孤家寡人,那么电影就走向了对披头士的否定。

一言以蔽之,喜剧电影需要娱乐性,而这与正能量,与引发观众自省并不冲突;反之,只为小人物“加冕”而不为其“脱冕”,无价值的东西不被撕毁,才会让观众感到不适,娱乐性反而会被削弱。这种对正向价值观的弘扬在国产怀旧喜剧影片中也屡见不鲜,如在《新难兄难弟》(1993)中楚原终于理解到了正直的父亲对于一个守望相助,相亲相爱社区的重要性,在《夏洛特烦恼》中,夏洛也终于明白要珍惜当下,修复了夫妻关系等,在此不赘。

可以说,在怀旧日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大众的集体记忆成为消费热点,不断激发电影人创作的当下,《昨日奇迹》以一种合理且不乏深度的方式,为观众建构起了一个另类“平行世界”喜剧,尤其是对于喜爱披头士乐队的观众而言,对《昨日奇迹》的接受更是一次想象力得到充分释放,怀旧情绪得到慰藉的审美体验。在国产喜剧也出现怀旧美学新取向,开始寻求更多元的叙事策略时,《昨日奇迹》无疑是有借鉴价值的。

猜你喜欢

列侬夏洛杰克
杰克和吉尔
夏洛的网
变成什么好
Imagine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豆荚中的两颗豆子”
读《夏洛的网》有感
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