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之歌》的视觉审美和氛围营造

2020-11-14张云飞

电影文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手绘营造动画

张云飞 巨 洁

(吉林动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海洋之歌》是导演汤姆·摩尔继《凯尔经的秘密》之后,创作的第二部极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手绘动画。该片于2014年12月在法国上映,2016年引入国内,在国内外都赢得了超高的口碑。影片虽然在当年败给了《飞屋环游记》,与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荣誉失之交臂,但它依然获得了其他电影节的多项提名。该片的核心内容由爱尔兰的一个关于海豹精灵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在视觉审美和氛围营造上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一、以民族风格为底色,多维度打造超强的视觉美感

电影首先是视觉的艺术,动画电影同样如此。一部电影好不好看,首先在于能否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这方面,《海洋之歌》堪称典范。

(一)以民间传说为基础,全方位切合民族风格

《海洋之歌》的创作灵感源于导演的一场旅行,因为看到海滩上有人捕杀海豹,他想到了爱尔兰的那个传说——海豹,是迷失在大海中的逝者的灵魂。于是摩尔构思出了《海洋之歌》,通过小男孩小本对身为海豹精灵的妹妹,从厌恶到追回到尽全力保护的转变,来试图唤起人们对古老故事的记忆,对大自然的敬畏。基于这种民间传说,汤姆·摩尔在影片的创作中,运用到了大量的爱尔兰凯尔特文化的元素。

凯尔特是古欧洲的文明之一,是与古希腊罗马文明相对应和并存的。凯尔特文明中的“哈尔施塔特文化”时期,陶器制作技艺中,几何纹饰非常典型;而到了“拉登文化”时期,又形成了一种以曲线螺旋和圆圈图案为主的装饰艺术风格。摩尔显然对凯尔特文化有着透彻的研究和深入骨髓的热爱,《凯尔经的秘密》就是他对凯尔特文化的一次输出。在继承了《凯尔经的秘密》丰富的色彩层次之外,《海洋之歌》的民族风格更加明显。“影片秉承了凯尔特人对曲线的一贯钟爱,多处出现了单螺旋、双螺旋等凯尔特文化符号。象征着出生、成长的单螺旋符号被应用于场景及道具设计中,与影片关于成长的主题相契合”。

汤姆·摩尔对这种传统文化符号的处理非常高明,他不是简单地将这些符号生搬硬套而来,而是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比如,螺旋符号用于发梢、海浪的装饰,由圆形、三角形等组合变化的几何图形,多用于人物的面部处理。这些符号的每一次出现和变化,都跟随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例如,凯尔特十字架上的圆形,表达的是西尔莎和母亲难以割舍的亲情,变成石头的仙人身上的单螺旋纹则是对“非人间能量”的一种隐喻。导演巧妙地将凯尔特这种传统图腾文化,剥离出了古书和经文,打破了文化语境的壁垒,激发起了不同国度的观众对爱尔兰特有民族文化的探寻。

(二)立足二维动画传统技艺,融入多种绘画技法

在浓烈的凯尔特风格之外,《海洋之歌》还运用了不少欧洲早期的装饰画和壁画的美术风格,形成了一场展现爱尔兰风情的视觉盛宴。《海洋之歌》的绘画脱离了工业流水线的生硬,画风就像是流动的线条,朴实而生动。摩尔对二维动画的执念,不仅为如今3D盛行的动画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还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而Cartoon Saloon的作品,也成了爱尔兰文化绚丽的名片。

不同于美国的动画电影,欧洲的动画作品,在画风上更加追求简约、怀旧。《海洋之歌》的画风正是如此,它采用的是TVPaint全手绘制作,整部作品都是在纸上绘制完成的,只是在个别场景使用了Flash。因此,《海洋之歌》就是一部传统的二维动画。虽然当下是三维动画的时代,但二维动画依然有着不可替代性,因为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不同于三维动画对空间的几乎完美复原化的展示,二维动画实际上摆脱了摄影机和空间的限制,简单的线条图形的变化和平面化的展示,反而呈现出了更加生动的美感,也带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相比之下,三维动画在带来强烈的真实感之外,却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观者的想象力。另外,手绘带来的是更强烈的风格和画面的质感,并且更具有天马行空的气质。

探究汤姆·摩尔本人在手绘动画上的一些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他视宫崎骏为自己的“偶像”,以创作出像宫崎骏那样带有民族特色又温润自然的动画作品为理想和目标。因此,这也就不难解释,《海洋之歌》的身上,为何会有宫崎骏动漫的痕迹。其画风和《悬崖上的金鱼姬》以及《龙猫》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丰富的材质、复杂的线条、富有层次的笔触,海滨、乡村与城市风景,都展现出了手绘风朴素和独特的魅力,从而营造出了“每一帧都美成一幅画”的强烈美感。

该片和日本的另外一部经典手绘动画作品《辉夜姬物语》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样美到令人心悸的手绘风画面,同样以民间传说为蓝本,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产生了奇妙的反应,对“美”做出了殊途同归的诠释。

此外,影片的视觉风格上还融入了浮世绘、工笔、水墨等多种绘画技法。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之歌》还借鉴了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手法以及水墨画的技法。比如,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运用,五颜六色的水等,都能让人看到中国早期动画的画风,像是《大闹天宫》,像是《小蝌蚪找妈妈》。对不同文化、不同艺术风格的借鉴,也是这部手绘动画的成功之处,让它最终成为一件不可复制的手工艺术品。

二、运用色彩和光影艺术,营造浪漫主义氛围

每一部电影都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风格传递离不开氛围的营造。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电影构成因素来完成,如色彩、特定的造型、带有表意元素的道具、背景音乐、光影拍摄手法等。动画电影不同于真人电影,在氛围的营造上,更多的是要靠色彩和光影的运用,这些是最基本的影视要素。《海洋之歌》基于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而创作,又采用了几乎是纯手工的制作手法,因此,浪漫几乎成了它先天性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的表达,基于动画的属性,则更多的是借助了色彩的运用和光影的调度以及主题音乐的创作。

(一)色彩的巧妙运用带来独特的笔触风格

“色彩是沉默的语言,作为电影摄影艺术四大造型元素之一的电影色彩,更是一个综合的、特殊的语言系统”。电影对于不同色彩的调度和理解认知,都会给观众带来相应的情感体验。《海洋之歌》以蓝色为基本色调。蓝色,为影片注入了浪漫的格调,同时也契合了故事本身略带的忧伤,对蓝色的各种调度运用,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内心的成长变化。同时,《海洋之歌》的色彩画面又非常丰富明快,并且对比强烈,通过颜色的调和、对比和面积化的使用,形成了影片的美术风格,也表达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

比如,用带有世俗暗示的棕色,来作为奶奶最初的主色调,此时的奶奶与猫头鹰女巫玛查有很多相似点,在她世俗的认知中,妈妈是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因此她要带着孩子们远离大海;而在最后,西尔莎用歌声唤醒了人们的真情实感,于是奶奶的主色调也变成了温暖而包容的鹅黄色。再比如,父亲开始的主色调是暗示着孤独与分离的灰色,当他回归现实、开始学着担负起父亲的责任时,他的主色调变成了简洁的白色;而哥哥的黄色头发,代表了他性格中的乐观,并且影片为怀有英雄情结的他设计了橘色的服装搭配和红色的侠士披风,与他最终选择保护妹妹的心理非常契合;妹妹西尔莎也采用了橘色和红色的色调,则代表其作为海豹精灵的纯真可爱。

《海洋之歌》中还运用到了非常多的互补颜色来交代场景。比如,摇荡着蓝色母性光波的大海和灰暗刻板的内陆城市,两者的鲜明对比清晰地交代出,大海才是海豹母女的真正来处和归处。再比如,悬崖是绿色的,而上面的灯塔是红色的,这样两种反差明显的颜色放在一起,将主人公的生存环境交代得非常明确。《海洋之歌》的色彩设计,紧密结合了影片的主题内容、表现方式和风格,在这个基础上,又通过对色彩的合理组合运用,烘托出了影片的氛围,从而渲染出了画面和故事情节相互协调统一的效果,让整部影片更加富有画面的美感和风格的立体化。

(二)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主题音乐

音乐作为电影的四要素之一,对于影片主题、风格的表达,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任何一部好的电影,都离不开优质的音乐。例如宫崎骏和久石让就是相互成就的典范。而有的时候,优秀的音乐可以独立于电影之外成为传世的经典,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影视创作历史上不胜枚举。

脱胎于民间传说的《海洋之歌》就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其主题音乐,对于影片浪漫主义的表达,氛围的营造,同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题材多描摹自然,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影片中背景音乐的创作,主要用到了风笛,这是爱尔兰的传统乐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影片的主题音乐旋律非常简单、平静,采用了北欧传统的小调和声,在与影片整体风格相统一的同时,不同的乐段表达出了人物不同的情绪,营造出了不同的氛围。比如,《海洋之歌》的主题曲响起的时候,常常是人物正处于悲痛的时候,影片整体的忧郁情绪呼之欲出,然而,音乐又同时带来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人们听到这旋律,就总会生成悲痛迟早会化为欢乐的感觉,于是这段音乐也就几乎成了影片温暖治愈结尾的“剧透”。再比如,当西尔莎最终用天籁般的歌声唤醒石头人的灵魂之后,石头竟然神奇地化作了演奏乐器的精灵。此时的配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多种乐器交织谱写成的乐曲,在凸显了爱尔兰民族音乐风格之外,也与手绘的画面交相辉映,营造出极佳的视听效果。

(三)光影的个性化处理

“电影是活动影像的幻觉艺术,有了光线,才能表现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而《海洋之歌》对于光线的处理,首先也基于影片的整体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是凯尔特人对自然与光线的特别表达。“汤姆·摩尔通过柔和的光线及象征着成长、毅力的单螺旋纹符号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暗示角色情感的演变,见证角色的成长”。

例如,在海豹女即将生产这个情节中,此时的她不仅经历着生理上的阵痛,实际上也经历着即将离别的心理上的剧痛。为了渲染这两种疼痛的叠加,影片中运用了像破碎的玻璃一样尖锐的几何光斑,这种光线的运用,将海豹女的双重伤痛非常直观地诠释了出来,也渲染出了忧伤的情绪;再比如,当女巫玛查和巨人麦克利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们的周围弥漫着绚丽的极光,这让人从中感受到了他们的母子情深,烘托出了一种温暖的格调。

票房从来都不是评判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更不是关键标准。虽然《海洋之歌》没有取得票房上的极大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欧洲动画电影的代表之作,甚至是传统二维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它的视觉审美和氛围营造,都展现出了影片高度的专业性,也体现出了导演和创作团队的“电影工匠”精神。在这种纯粹的电影精神和创作理念的引导下,相信汤姆·摩尔会为欧洲动画电影带来更多的期待和精彩。

猜你喜欢

手绘营造动画
手绘风景照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手绘
我是动画迷
手绘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