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私纪录片美学意义
——以《矿民、马夫、尘肺病》为例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拍摄者纪录片文献

私纪录片的特点与现状

关于私纪录片的讨论与发展,最早出现在日本。日本学者那田尚史(Nada Hisashi)首次使用纪录片的叙事视角进行锚定,借日本以暴露个人生活、展现自我而著称的“私小说”概念,创新性地提出了“私纪录片”这一纪录片的分类与创作形式。私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强调依照个人视角窥视历史的发展,选取拍摄者自身的生活或拍摄者所处的周边环境为拍摄对象,从低矮、暴露、平视化的叙事视角展现事件。其呈现出的作品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其一,因选材和视角的需要,作品的拍摄者(创作者)会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情节发展,拍摄者(创作者)拥有更大的情节认知主观性;其二,因拍摄者(创作者)对事件的了解深度以及私纪录片的特点,导致拍摄者(创作者)可自主选择直接干预事件发展方向或极致客观呈现事件发展过程,作品会呈现两种极端性,暨主观意识强烈和客观真实记录;其三,因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私纪录片作品往往呈现出“主题多元化”“个体自我化”和“结构零散化”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叙事魅力。

不同于日本的理解,在西方的影视学术共识中,“私纪录片”的定义更接近于“First-person documentary”的表达含义,即接近家庭录像、视频日记、影视随笔的第一人称纪录片。随着YouTube上出现了第一条Vlog,作为网站博客(Blog)的衍生产品,以第一人称视角拼接剪辑个人生活日记的视频博客(Videoblog,简称Vlog)的诞生非常契合地贴合了第一人称纪录片(First-person documentary)的创作理念,也就成为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私纪录片含义的研讨阵地。

相比于日本与西方,我国私纪录片的发展和起步都略显落后。同比新世纪以来我国蓬勃发展的纪录片行业,私纪录片这一类型作品仍然非常小众,学界也未形成认知共识,普遍以那田尚史学者的私纪录片概念为基础,融合西方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含义,形成一个综合体较大的分类模式。恰逢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短视频传播的兴起,为私纪录片中的裂变产品纪实Vlog提供了全新的生存平台。根据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重大课题承担单位——艾媒咨询提供的《2019中国Vlog商业模式与用户使用行为监测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Vlog用户规模已达到2.49亿人,并且用户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引起了我国传媒业界的高度追捧和影视学界的重视。

但较为“传统”的(“拍摄者自身的生活或拍摄者所处的周边环境”)私纪录片却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载体遭遇尴尬处境。2020年年初,独立电影人蒋能杰导演纪录父母家人、同村人的开矿生活和职业导致“尘肺病”带来痛苦的私纪录片作品《矿民、马夫、尘肺病》在互联网上意外走红,连续两周登上豆瓣一周口碑电影榜并且获得豆瓣8.7的高分,但其中揭露当地政府不作为、扶贫体系不完善和职业病认定标准漏洞等话题,也招来了反对揭露社会阴暗面、打着“政治正确旗号”的网络喷子的恶意攻击,一度将影片变为遭受互联网围剿的网络禁片。这个事件从侧面展现出当今我国私纪录片的现状,在近2.5亿的泛私纪录片受众群体中,非娱乐化的“传统”私纪录片的接受程度依旧难以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仍然停留在小众纪录片的范畴。

私纪录片的美学意义

私纪录片的艺术价值。一般评论一部纪录片的艺术价值是从视听语言的处理表现力进行评判,但私纪录片由于普遍具有低成本的特性,受制于制作成本因素,无法完成大多数视觉、听觉上的完美表现,故不能单从视听语言表现力的角度进行评析。纪录片另一个引以为豪的艺术特色在于真实,虽然张同道教授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纪录片“追求真理真实的泛真实观念”,但大多数民众对纪录片的审美标准依旧停留在心理真实的层面。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爬树采蜜作假事件与2018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家庭日式爱心便当作假事件的讨论,无不论证了我国观众对纪录片真实性追求的“极端”严苛。“心理真实”是结合了观众自身的认知逻辑与生活经验编制而成的事件认同感,而纪录片不同于纪录片的核心在于默认允许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结合创作者主观表达的方向,有意识地编排叙事顺序或运用艺术演绎的方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多数受众的心理真实认同。

私纪录片特有的“创作者深度参与”模式,让观众对创作者的亲身经历的真实感认同和私纪录片中的事件相结合,将真实的感受代入到私纪录片的事件上,加大了观众对作品的心理真实认同,客观上有助于私纪录片讲述事件的流畅性。而私纪录片的设备落后和选材角度独特,导致的低质量画面、不规范拍摄和主角平民化的普遍情况,是不会被不断追求极致画面冲突的传统大型纪录片的审美感受所接受的,却成为私纪录片真实感的特色代名词。由蒋能杰导演的微博得知,其私纪录片作品《矿民、马夫、尘肺病》的拍摄过程中讲述,有近一半的素材是他拿着一部北漂攒钱加借钱才买的DV拍摄的。他这部带有独立电影人刚入行处女作色彩浓厚的作品,在初期没有团队介入时,近一半的镜头画面都是摇晃和模糊的,低帧画面下矿井里的矿工、一块粗糙蓝色塑料布搭成的帐篷餐厅、在满是瓦砾的悬崖下捡拾矿石的女工们等画面都没有经过蒋能杰导演刻意的修饰展现在公众面前。但也正因为这模糊的画面所带来的真实感冲击,击中了许多以前从未涉足私纪录片领域的观众。这种浓厚的私纪录片特色所带来的艺术价值,一样可以与画面精美的纪录片进行媲美,虽无谁高谁低,却是私纪录片最倔强的艺术特色本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私纪录片的文献价值。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大体分为广义上记录事件的历史参考价值和狭义上文献纪录片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指利用已有的历史视频文献素材或纪录片片段为主要影视主体,整合重新编排的纪录片作品,其作为“文献”的核心意义在于汇编记录的功能。而私纪录片所展现的则是泛指意义上的纪录文献价值。对比文献纪录片,私纪录片不需要刻意追求公正客观的“平视化”叙述角度,因为拥有事件“参与者”的特殊身份,私纪录片甚至可以选取其他类型影视作品无法涉及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二人称视角,从拍摄的素材源头就可获取未经思想反思加工的第一手现场反应。再者,私纪录片选取的角色并不一定是大类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而是创作者可以良好沟通且建立了长期互信的对象,其因不抵触创作者,在镜头下展现的状态也愈发真实。这些真实的反馈往往可以展现事件在其他摄像机无法拍摄到的画面。这些独特的视角所产生的文献价值类似于填补了“大文献”中空白的部分或是细节的部分,进一步完善了历史对事件的记载。

新媒体时代私纪录片的机遇与阻碍

私纪录片与新媒体的关系。私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版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从创作者的观念表征到电影的制作技巧,都不同于传统主流纪录片。在私纪录片创作中,镜头的拍摄视角发生了变化,纪录片不再追求“墙上飞”的客观视角,更加强调创作者的主观视角。创作者的镜头开始对准自己或亲朋好友,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从而建构起一个私人领域,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话语平台,民间传播机构可自由利用影像进行沟通与分享。大众开始依赖网络媒体来表达自己,甚至是满足自己。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科技手段介入私生活,容易造成私录影像的泛滥和异化,目标不再是了解自己,而是借助隐私标签来寻求利益。面对新媒体时代私纪录片的危机,需要寻求解决之道。私纪录片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技术,而取决于技术使用者。对私纪录片进行社会与形象价值的反思,可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不管处于哪个时代,人类都应该坚持自我意识和自我塑造的初衷,以健全的人格关怀他人。

新媒体时代私纪录片的发展机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现已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依赖网络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呈现出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的态势。新媒体具有具备现代特色的创作形式,具有符合大众生活节奏的传播方式,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魅力。就新媒体而言,因特网已成为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文化的繁荣,使得观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千篇一律的电视新闻向网络这一更具个性、多元化的新平台过渡。由于互联网传播的碎片化、快节奏等特征,要求新媒体提供符合受众习惯的传播方式,这一改变对当今艺术创新与发展提出了挑战。与科技创新不同的是,艺术创新不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创造,而是一种文化的具体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点在今天已经成为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

新媒体时代私纪录片的传播阻碍。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传播阻碍了人们相对简单的沟通,新媒体时代私纪录片的传播存在不可控因素。在不受外界力量干扰的情况下,信息传递的自由更多地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意识,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可以附加个人色彩的自由延伸。特别是有动机的谣言制造者,他们过分夸大这些信息,故意制造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来传播,以期提高点击量。

结语

私纪录片一方面反映了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把“自我”放到社会中去,将大众化的意象特征融入新媒体时代文化流中。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进步,科技创造了一个既好又坏的时代,科技的好坏取决于人类的运用,它能帮助现代人更好地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从而实现观察私人影像的目的,即以自我为中心和以他人为中心来塑造自己,这正是新媒体时代私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拍摄者纪录片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无巧不成图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