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八佰》为例探析历史战争片叙事技巧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八佰仓库战士

战争题材的影片相较于爱情、悬疑等其他类型题材的影片来说,一直处于一种数量较少但质量较高的状况。因为战争题材的影片投入资金要求相对较高,大量的场地、置景、道具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占据了大量的开支,而后期特效的制作要求也十分高,因此在资金方面就限制了战争类题材影片的拍摄。与此同时,战争类影片对于演员数量的要求也较高,无论是主演还是群演,对于演员人数的要求往往高于大部分其他题材的影片。由管虎导演执导拍摄的《八佰》无疑是近年来质量较高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故事背景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中国国民革命军为了守护上海苏州河畔四行仓库与日军进行英勇奋战的故事。真实的历史往往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因素,而电影又是对于事件的一种戏剧化的表达,那么在惨烈的现实跟艺术叙事手法之间如何进行取舍,则是十分考验一个导演的功底。本文将从主题的表达、人物的刻画以及场景的呈现等三个方面进行展开,通过这部电影来进行深入探析,了解历史战争题材类影片的叙事技巧。

主题的表达

影片讲述的是在苏州河畔,中国国民革命军英勇守护四行仓库与日军进行对抗的故事。在这个核心主题下,影片表达了多种思想感情。

首先是将士们守护国家的信念。影片中多次出现“戏中戏”这一叙事方式,苏州河对岸唱曲的艺人、电影中的女明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在看“戏中戏”的感觉。影片中在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出场之后,更是告知了指挥官这场战力悬殊的战斗其实是一场演给全世界的“戏”。即便如此,指挥官谢晋元也并未退缩,而是想要继续战斗,保卫上海保卫祖国。当特派员表示,人民百姓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战斗了,这场战役的目的就是让世界看到中国勇于反抗的决心,就足够了。而谢晋元为了让百姓不再受苦,妥协了;但是他的妥协并不是意味着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护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其次是在这次战役中,想要向世界证明的是,中国人没有倒下,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战斗。就算士兵们被劝撤退到租界,他们也真正的战士,抱着必死的决心。从谢晋元让战士们洗热水澡,做好最后一役的准备,到安排好士兵们的工作开始,虽然在过桥的过程中,约定本应关掉的灯被打开,巨大而冰冷的灯束照向他们,把他们的行踪公布于众。此刻仿佛他们所在的地方是舞台,而敌军就好似冷漠看好戏的观众,想让世人看到他们“逃跑”的样子。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慌乱,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怕死,一个掩护一个,一个拯救一个,努力想要把这边真真正正发生的事情告诉那边他们所保卫的同胞们,他们希望就算死也能够死得有意义。桥另一边的人,无论是同胞还是其他国家的人,大家都伸出手,想要拉住他们,拉住这些英雄们。这恰好能够证明,他们真的做到向世界证明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人们都是渴望和平的,这也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同胞也好,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等任何其他国家的人也罢,在战争面前都是沉默而悲痛的。大家都渴望着和平与自由,眼中流露出对侵略者的愤怒与痛恨。在战争面前,人是渺小的,在战场上不会因为你不是敌人就对你网开一面。

历史让人们能够以古鉴今,通过电影人们能感受到现今的每一份幸福都是来之不易难能可贵的。在观影之前,或多或少都有人诉说着“不要总抓着历史不放”“要向前看”,甚至有的人在看到日本友人向中国鞠躬道歉时,说出的“我们原谅你们了”的话语。而在观影后,网上的评论被赞最多的是“终于明白,我们没有资格忘记历史,也没有资格替先辈们原谅”。每一份幸福,背后都有无数的鲜血,每一份和平的背后,都是战士先烈们用生命建立起来的坚固城墙。

人物的刻画

每一个看过《八佰》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那些把炸药包捆绑在自己身上,一个个用生命战斗的士兵。这一段影片无疑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让人们看到了战士先烈们想要保卫祖国、保护上海、保护四行仓库的决心。

战争能够让人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坚韧品格,同时也能暴露人性的缺点。影片的开始是从一群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散兵为起点,来讲述这个有关守护民族血性的故事。“端午”“老算盘”等这些别人口中的“杂牌兵”开始都认为来上海是打扫战场的,为了借此机会来见见美丽的上海。然而到了这里之后,大家才发现这里尸横遍野,并且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被迫从一群什么都不懂的新兵成长到能够扛起枪奋勇前进杀敌的英雄。

影片中“端午”形象地演绎了一个什么都不敢,想要逃跑没见过世面的“杂牌兵”,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有想要保护的人,也有喜爱的电影明星,有家里放不下的牵挂,也有被激发出来的满腔热血。“老算盘”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者,他害怕战争,害怕回不去家,为了生存不惜把同伴按死在水里,贪生怕死;但他也是战争中的一份子,是一类人切切实实的影子。

租界国民的群像刻画为电影添足了光彩,给人感觉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最开始不同意丈夫关注战争的妻子,最后在战争面前却默默掉泪不忍观看;一直拿着望远镜默默关注战争,到最后忍不住痛骂“太欺负人了”的知识分子;三个渴望离英雄更近一些,想要出自己一份力却不晓得战争残酷偷跑到河对岸的学生;奔跑在路上卖报的少年,消息十分灵通;河对岸把珍藏的旗子捐出来的赌场老板,在战士们止痛药不够的情况下,亲自把昂贵难得的药品送给战士们;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给战士们鼓劲儿的戏台班子……数不清的“小”人物,在影片中道尽了战争面前的人生百态,是战争时期千千万万个人的缩影。

影片中的记者由最初冷眼旁观地打赌,到中间虽然被一次次震撼但仍不忘寻找最佳拍照位置,再到最后看到惨烈状况的沉默。其中有个中国记者笔墨颇多,英国记者称他为方记者。方记者是以一名精通多国语言的情报贩子的形象出场的,唯利是图,把国民革命军的消息贩卖给日本军官,又把日军的消息卖给英国记者,从中换取钱财。当几名记者要同方记者打赌,看四行仓库到底几天能被攻打下来时,他拒绝了参与,并且表示对这场赌博没有兴趣,外国记者笑谈“这场战争看上去跟你完全无关一样”,他低了低头,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再到后来,他以真正记者的身份进入到四行仓库,在刚进入四行仓库的时候他还是专注于主要给人拍摄面部以及记录拍摄现场的情况,而慢慢地他开始倾听战士们的诉求,开始帮助想要给家人留书信的战士保存信件。作为一名记者或者情报人员,在他的眼中相机是无比珍贵的,而在影片的最后,他们一起从四行仓库跑向租界的时候,相机与战士的遗物一同掉落在地上时,他选择了捡起战士的遗物。有的观众说,这个角色让人难以理解,但有的观众则认为,方记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象征着被唤醒良知的中国人。无论是难以理解也好,良知觉醒也罢,每个人对于电影的理解是不同的。毋庸置疑的是,导演通过这样一个角色,让观众了解了在战场上除了对峙的双方外,还有这样一类人的存在。

场景的呈现

影片中所描绘的场景对比十分明显,繁华与苍凉,灯火通明与黑暗绝望,莺歌燕舞与硝烟弥漫。

苏州河的一边,租界里的人们可以正常生活,大家都盼着战争早点结束能过上正常的生活,甚至有的人觉得地界是谁管的无所谓,能生活就可以。卖报的卖报,开赌场的开赌场,饭店里坐满了或观望或在意的人们。而苏州河的另一边,战士们英勇无畏,有的“杂牌兵”枪都不会用,有的人在牺牲,有的人在战斗,有的人逃跑了。夜晚的租界灯火通明,歌女看到对岸有偷窥的士兵,还嫌弃地把窗户关上。

一边歌舞升平,另一边生死搏杀。苏州河北的士兵们,为了能够保护苏州河南岸的人们,使其可以过上普通快乐的生活,付出了惨痛的生命代价。每一名观影者心中最震撼的画面应该都是士兵们一个个捆上炸药包,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跳下去炸敌人的画面。整个片段没有图像只有一个个自报家门以及炸药爆炸的声音,原本歌舞升平、吵吵嚷嚷的南岸的人们都在沉默地流泪。这个场景让影片之前呈现的各式各样的小人物都出奇达到统一,无论是舞台上的戏子、电影明星,还是国外看热闹的人,又或者是那些原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大家都出奇地安静而震撼。因为这样令人震撼、令人心疼的牺牲,唤醒了一些人沉睡在心底的民族意识。南岸的人们排队不顾生命危险,想要向北岸的英雄们传递电缆。一次次的奔跑,一次次的被狙击,无数的失败,无数的生命,换来最后的成功。影片中很多场景是没有配乐的,而越是单一的现场声音就越发令人感到震撼与泪目。

结语

《八佰》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其拥有超高的票房,更体现在四行仓库旧址旁摆满的鲜花与香烟。每天都有无数人到四行仓库旧址前行礼、祭拜。深刻且不流于表面的主题,真实且独特的人物性格,对比鲜明且还原度极高的场景造就了《八佰》的成功。这样一部电影,不仅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更让观众感受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同时也唤醒了人民心中热爱祖国致敬先烈的意识。

猜你喜欢

八佰仓库战士
填满仓库的方法
《八佰》壮士英雄归来
管虎谈《八佰》:最重要的不是战争,是人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八佰》发布“大制作”预告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管虎执导战争片《八佰》杀青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