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综艺节目的公益性发展之路
——以《忘不了餐厅》为例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阿尔兹海公益性综艺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在相关政策号召下,近年来出现一批寻求公益性发展的综艺,但在如何保持节目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结合、策划新内容等问题上仍有完善空间。本文以《忘不了餐厅》为例,围绕综艺如何走好公益性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需明确的是本文中提到的公益性,乃是将公益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兼并,既有如募捐、帮扶等行为,也有在社会中传播公益意识等方面。

综艺节目公益性要素植入方式

公益性任务:作为节目行进的目标。传统的节目类型,如游戏竞技类、歌唱类,已有较成熟固定的风格体系。无论从维持节目品牌个性的角度考量,还是从受众对节目的固有认知、创新接受度等方面出发,都不宜对节目实施改头换面式的公益化改造。因此这类节目在进行公益性植入时,常在叙事逻辑上做文章,典型的手法如化公益为行进目标。例如以《梦想合唱团》为代表的音乐节目,其叙事内核实现从选秀向圆梦的转变;游戏竞技节目也从胜负之争升级为赢取公益福利。《极速前进》中冠军组合可将奖品赠至山区;老牌节目《快乐大本营》推出“温暖有你,快乐出发”策划,将游戏与公益有机结合。

公益性对象:作为节目参与的主体。完整的叙事包含故事、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这一行为。综艺中“讲故事的人”即节目参与主体,一些节目在策划之初就明确以公益性对象为主体的安排,通过对叙事发出者的精挑细选自然地奠定公益性基调。节目与公益性对象可分成两种关系。首先是节目直接服务于参与主体,较典型的有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该节目主打“寻人”标签,借助媒体的传播力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寻找失散的亲人、失去联系的挚友等,实现“重逢”诉求。其次是为参与主体提供展示平台,例如以热爱音乐的乡村留守儿童为主角的《让世界听见》和专为妈妈提供舞台的《妈妈咪呀》等,都是通过限定和放大某一群体,引发社会关注,实现公益属性。

公益性话题:作为节目讨论的议题。将节目的议题和公益关联,是综艺中最为灵活和常见的一种植入公益的方式,特别是对每期主题相对独立的节目。《奔跑吧,兄弟》(后更名为《奔跑吧》)是其中的典型。从第一季“争夺大漠公主称号”“人在囧途”主题中可以看出,尽管也有团队坚持正向价值,但重点显然在强调趣味性和故事性;更名为《奔跑吧》后,再看“保卫黄河”“城市垃圾”“父与子的较量”这些内容,就与“家国精神”“职业担当”“垃圾分类”等公益性话题紧密结合。

《忘不了餐厅》中公益元素的优化表达

主题新颖:转向关注特殊群体。《忘不了餐厅》是一档关注认知障碍的公益节目,目前播出的两季均获豆瓣九分以上的高分。节目没有照搬《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等节目“明星+经营”的主题,另辟蹊径地选取阿尔兹海默症群体,以观察他们经营餐厅的表现为主题,为节目贴上独有标签。截至2019年,我国有1000多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是全球患者数最多的国家。据估计,2050年我国患有该病的总人数将超过3000万,国内阿尔兹海默病防治面临疾病认知不足、负担重、照护难等困境。《忘不了餐厅》以阿尔兹海默症为主题,引导大众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理解和关注患病群体;同时通过参演者的表现及专家指导,能为患病家庭传递笑对疾病的信心和方法,缓解焦虑和压力,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传播价值。

细节突出:凸显节目人文关怀。想要节目公益性植入不显生硬,就必须做好细节处理。节目组对录制场进行了铺防滑垫、加扶手等方便老人的改造;让艺人穿上“变老服”体验因骨骼、视听觉老化带来的不便,理解老人感受。同时从老人的特点出发,鼓励自卑的贾阿姨说“我很漂亮”,让对数字灵敏的小敏爷爷算账。当老人出现状况时,黄渤会和专家及家属商讨对策并进行试验。节目向观众展示了如何帮助患者的范本,“关爱阿尔兹海默症群体”不再是一句口号、一场表演,而是具体可感的画面。这些细节中流露的人文关怀,让公益性巧妙地融入节目,赋予节目人的温度。

真实记录:不被加以美化的遗忘。节目设置30余个隐藏镜头无间断录制,利用单面镜原理布置14个执机位捕捉画面,实现录制时不见摄像师的隐藏式全纪实拍摄。尽管是名为“忘不了”的温馨餐厅,但对于患病的员工来说,遗忘却是残酷和随时的。第一季的公主奶奶认不出前一天一起跳舞的小女孩,她错愕无助的眼神令人心酸。如果说第一季还是温馨快乐的患病生活,第二季则展示疾病残酷、意想不到的一面。孔奶奶严重到随时忘记在录节目,背起包就要走;当观众还感叹57岁的贾阿姨如此年轻,前来用餐的客人又以38岁的患病年龄给人迎面一击。节目没有美化和删除这些突然拜访的遗忘,通过真实展示这些熟悉与陌生交织的情景,使观众从新理解患者生活。

主体明确:明星让位于素人。《忘不了餐厅》是典型的平衡娱乐性和思想性的综艺,节目明确以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为主体。黄渤、宋祖儿等人是店长和助理,是不太露面的“幕后人”;老人作为服务生,是必须在“幕前”的角色。同时,在餐厅画面的分配上,以迎客、点菜、送餐环节为主,弱化采购、备餐等老人较少参与的环节。这样给予了老人充分的表现空间,方便观众观察。同时,艺人和老人如家人般的相处真挚自然,让观众忽略明星光环,注意力回归正题。

从《忘不了餐厅》看未来综艺节目公益性发展道路

突出叙事地位,增加公益比重。随着更多制作精良的节目出现,那些只在开头或结尾将公益作为附加板块生硬加入、对公益一笔带过的植入形式将逐渐被淘汰。恰当的植入应“润物细无声”,贯穿节目始终,可以通过突出叙事地位来增加比重。《忘不了餐厅》让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充当主要叙事者,借助“忘不忘,我说了算”的口号,形成仪式感,强化观众的印象。让公益性内容承担叙事责任,使之出现有逻辑、有缘由,才会让人不感生硬。

把握正确基调,强化价值导向。走好公益性发展道路的第一步是找对、找准方向。公益不是诉苦、卖惨,带来快乐的节目也可以有公益价值;公益内容更不是明星的秀场,要避免打着公益旗号的炒星、造星,把握正确基调、强化价值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综艺节目的公益性发展着力点可以落在提升大众的注意力和行动力上。节目为观众提供更多参与公益的方法和渠道,做到既有呼吁又有示范。同时还可以转换思路,不把节目中的公益归结成一次简单的赠予活动,寻找可持续助力的办法。

展现真实情感,杜绝加工编造。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一定是真实情感。节目在策划上要下功夫,做好细节调研,为参与者创造恰当的情感流露时机和情境。《忘不了餐厅》为孔奶奶请来一桌特别的客人——曾经教过的学生,尽管孔奶奶说不清儿子是否结婚,却能马上叫出一些学生的名字。师生间这种超越时间、战胜遗忘的感情令人动容,使观众也在弹幕回忆自己的老师。然而,设计不等于编造,绝不能为了节目效果而演戏,谎言一经拆穿,打击是毁灭性的。

结语

通过将公益化为目标、参与者、话题等方式,近年来的综艺正不露声色地进行着公益化改造。如果将综艺比作蛋糕,那么加入的公益元素正经历从“包装纸”“赠品”到“原料”的转型。这一过程需要创作者合理分配比例,捕捉真情实感,做好价值引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综艺要探索的是一条落实行动、可持续的公益发展之路,期待有更多引导和带动大众参与公益的作品出现。

猜你喜欢

阿尔兹海公益性综艺
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机器狗会成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福音吗?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