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上的夏洛克》:东方乡土环境中的荒诞叙事

2020-11-14石轶兰

电影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超英夏洛克乡土

石轶兰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2019七月于西宁举行的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平原上的夏洛克》以黑马之姿获得了最佳电影文本奖。影片将叙事背景设定在河北衡水的普通农村,叙事人物是超英、占义、树河这三个平凡的农村老人。超英用卖牛得来的17万元翻盖新房,占义、树河前来帮忙。树河因意外车祸入院,司机肇事逃逸,超英和占义化身“平原侦探”,踏上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追凶之旅。在仅有90分钟的片长内,影片塑造了超英和占义这两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将好莱坞“烂仔帮”和英格兰“憨豆式”喜剧元素移植到我国农村,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既笑料十足,又温情四溢。素人演员略显笨拙的表演更加带有一种“杜蒙式”的荒诞之感。在二人的追凶之旅中,影片恰当地指出了城乡差距、阶级对立、警民关系等社会议题,嵌入我国乡村现状。在不剥削乡土的情况下,完成了侦探类型的平原变体。

一、主旨表达:东方乡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平原上的夏洛克》将视角投向广袤的中国农村,“平原”与“夏洛克”两个不搭边界的词被搭配在一起,带有一种奇妙的碰撞之感,正如影片中的人物与他们的身份——河北农村的两个农民伯伯,化身为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华生,寻找一起车祸案件的真相。这种“土酷侦探”的设定是影片最大的亮点所在,也决定了影片“土味”怪诞幽默的基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而存在的魔幻现实主义是在拉美殖民社会特有的时代特征下诞生的,思考着拉美社会所面对的种种矛盾,如民族与世界的对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立、过去与现在的割裂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通常具有将客观现实以某种信仰或观念意识为基点的主观真相交融的特点,并常常运用夸张、怪诞、象征、打破时空界限等手法进行非理性描写”。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本就有充满魔幻元素的文学载体,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唐传奇、明清时期的神魔小说等,这表明在我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是具有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与消化机能的。延伸到影视艺术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更像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关注社会现实,同时表达美好的愿景与浪漫的情怀。

在《平原上的夏洛克》中,超英与占义似乎总是“不走寻常路”,做出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当他们决定为了树河追寻“真凶”后,他们先去找神婆卜卦,得出了“凶手在东方”的结论。通过查监控录像发现了三辆可疑车辆后,得出了“丰田是日本车,来自东方,所以先查”的结论。破案的思路荒诞可笑,却又是符合他们的身份的。在调查的过程中,人物与所处环境之间逐渐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反差,并逐步引出了影片所关注的现实问题。第一个嫌疑人是一家乡村五金店的老板,超英佯装买东西,占义去后院“侦查”,五金店老板在交谈中表示,农村的年轻人都进城了,老年人的购买力太弱,自己也不打算干了。影片从细节之处点明了青年流向城镇,乡村凋敝引发的空巢现象。第二个嫌疑人是校园中的一个面包车主,超英与占义在追查过程中被校园保安发现,开始了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校园追逐赛”,最后二人穿上校服,混在誓师大会的学生队伍中,方才蒙混过关。而二人举起双臂,跟着学生一起大喊“我要成功”的场景更是充满了双关性的荒诞意味。

最后一个嫌疑人是全市有名的企业家范总,超英与占义开始走出乡村。在二人进城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了城乡差距与人物和环境的矛盾性。为了进安保严格的小区进行搜查,二人乔装成外卖小哥,我们所熟悉的“美团外卖”与“饿了么”的制服搭配在一起,产生了不和谐的、荒诞的喜感,更轻巧地触碰到了时代的病症,表达了影片的现实关怀。

在整个“土味追凶”的过程中,影片设定了许多冲突的地方,相互冲突矛盾的两种构成因素形成了一种相互背离、自我拆解的力量,由此构成了影片的荒诞性与喜剧性。在乡村是“熟人好办事”,在城市是“有钱好办事”;在乡村二人贴纸追凶,在城市二人调看行车记录仪,甚至在影片的画面与视听的处理上也有意地彰显矛盾,乡村景观与摇滚配乐的结合,体现出了传统的东方乡土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与不和谐的冲突,便是影片所想要表达的、生发自东方乡土上的魔幻现实主义。

二、人物塑造:废墟中的“美好生活”

影片在导演徐磊的老家河北衡水深县拍摄,片中演员都是他的父老乡亲,男主角超英便是导演的父亲徐朝英。未经训练的素人演员所特有的质朴的表演风格与影片本身的风格互为内嵌,粗粝的河北方言与人物略呆滞的、慢半拍的表演方式相结合,形成了影片冷幽默的喜剧基调。在对超英与占义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上,影片用丰富的细节完成了人物的性格塑造。

起初,占义、树河一起帮超英翻盖新房,树河在去给工人买菜的路上被撞了,肇事司机逃逸,超英用盖房的钱给树河治病。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超英凝望着一块山水风景的背景板的镜头,上面“幸福家园”四个字显著醒目。对于超英而言,或者说对于大多数农村男人而言,幸福家园便是儿女在旁、翻盖新房,但直到影片结尾,超英的“幸福家园”也没能建起来。超英家推倒的老房成为一片废墟,门框上“美好生活”的横批躺在了废墟之中。废墟是一种现代化的意向,“它们的存在,就其本质而言,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社会主流叙事的无言对抗,对一种被遗忘、被遮蔽事物的肯定与认同。就此而言,我们说现代废墟是一种沉默的对抗的政治诗学空间”。在被城市文明不断消解的农村文明之中,被推倒的砖瓦房不仅仅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场所,更寄托着超英对于美好生活(盖新房)的希望。在《平原上的夏洛克》中,废墟的意向是复杂的,它不仅仅是困境的表现,更是美好生活的寄托,它代表着衰败,同时寓意着重生。超英、占义、树河这三个男人有着共同的生活窘境——妻子和儿女的缺席。树河的女儿因为远嫁和父母决裂,超英的妻子过世。但这三人组成的“铁三角”依然能够乐呵呵地面对生活,影片以一种隐蔽的、具有艺术策略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农村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困境的同时,以一种达观知命的态度表达了乐观的生存哲学。

首先,影片通过对男主角超英给予充分的性格刻画,展现出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平凡乡村男人的形象。在得知树河住院后,超英义无反顾地承担了住院的医疗费用,并誓要追凶,还树河一个正义,是侠义;当住院的医疗费不够,超英只能卖掉家中的老马,却在意外得知老马要被送进驴肉馆后坚决将其赎回,是良善;在得知范总不是肇事者后,拒绝了他的12万赔偿金,是诚信;翻修房屋,是为了履行对逝去的亲人的承诺,是情义;看金鱼在天花板上游来游去,是浪漫。可以说,超英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写的人”,具有一种侠客气质,充满着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气息。影片通过各种细节的刻画,如对马的功能性利用来建构人物情感,当超英在深夜策马前去阻止占义拿钱,他仿佛化身为夜行的侠客,以一身正气传递侠者精神。

其次,相比于超英,另一个主角占义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物。他既占“义”,也占了“益”。不同于超英的稳重,占义行事毛躁鲁莽,是一个“麻烦精”,在寻凶之路上频频惹事。在义无反顾为树河追寻正义的同时,占义认为范总的这笔钱是应该要的,骑着电动车去赴范总之约。占义的欲望更加真实,如果说超英是平凡生活中的“超级英雄”,那占义更像是一个有着人性复杂多面的“好人”。当超英被树河侄儿紧逼要钱时,占义会挺身而出为超英说话,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为树河治病。他的义气与他的欲望正如影片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违和感一样,形成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张力,塑造了真实而鲜活的占义。占义与超英不同的性格也让整个“追凶之旅”的节奏张弛有度,笑料频出。基数庞大却未曾在电影艺术中被充分表现的乡村农民群体,被这二人演“活”了。

三、美学风格:地缘社会中的乡土诗意

正如上文所说,我国的农村文明在不断地被城市文明所消解,但影片在表达这两种文明形态的同时,跳出了单一空间叙事方式,始终给双方都预留了充分的表现空间,并没有侧重或者说偏袒于任何一方。费孝通说,“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如今的农村社会无疑是乡土社会的延续。在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农村,人们自给自足,安土重迁,身边的人员构成相对固定,构成了一种“熟人社会”,或者说“人情社会”。在这样的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民间互助”是最普遍、最基础的社会行为。“在乡村社会生活中,民众因生活、生产的需要在一定社会关系范围内自发形成互相帮助、互通有无的形式与内容。这种互助是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的,以人情和关系为文化基础的社会交换,它既是一种利益交换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方式”。换句话说,便是“有个熟人好办事”。《平原上的夏洛克》充分表现了这种地缘社会中的乡村特色。电影中,当超英和占义发现街道上的一家店有监控时,老板拒绝了他们想要看监控的请求。超英掏出手机,打电话给朋友,朋友出现后,同样拿出手机,打电话给亲戚……超英与占义最终顺利地看到了监控录像;当占义的三轮车被困在上坡路时,同样打电话给朋友来帮忙,而占义成功脱身后,朋友被困上坡路,又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来帮忙……看似荒诞幽默的情节背后,体现出了中国乡村社会中最本质的特性。

同时,在对乡土社会的表达上,影片表现出了富有诗意的美学风格。树河醒来之前,在做着一个关于西瓜的梦。西瓜顺着水流缓缓下行,夏季的一切都美好而宁静;超英将金鱼倒进屋顶的塑料棚上,金鱼在天花板上自在游动,体现出了一种朴素的、自然的、未经雕琢的美感。影片充分运用了视听语言,将乡村中的普通场景营造出诗意与美感,使得真实的乡土空间具有了电影感与梦幻感。大片的向日葵田、戴着斗笠躲雨的“土酷侦探”、深夜策马前行等情节,表达了一种具有思考性、幽默性、诗意而又伤感的影视化氛围。在影片的结尾,超英与占义开着三轮车接树河出院,三人走进了明亮、翠绿的树林。阳光洒在头顶,地里庄稼成熟,影片以一个长长的固定镜头无声地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平原上的夏洛克》杂糅了喜剧与悬疑推理两种类型,以一种平民视角呈现了乡土社会的诗意情怀,以及与城市文明的矛盾冲突。影片始终以一种平稳的态度讲述故事,不批判、不讽刺,使得影片在荒诞幽默的同时,兼具了人性的温情。中国社会中广袤的农村、留守的老人——影片挖掘出了极具潜力的现实题材,并在老人“追凶”的过程之中表达了对于城乡差距、阶级对立、警民关系等社会议题的思考。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故事情节不落俗套,元素的拼接、意向的化用,都独具特色。作为年度国产片的黑马之作,《平原上的夏洛克》不失为电影市场上的一份惊喜之作。

猜你喜欢

超英夏洛克乡土
甜蜜的重任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在那杏花盛开的地方
乡土中国
春到杏花谷
快车上的讹诈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巧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妙解题
我夏洛克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