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赋能驱动下影视发展新业态展望

2020-11-14

电影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影视校园

李 旭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00)

现代信息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正在使信息流动路径和传播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更多的传播渠道,更广的覆盖面,更快的速度。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迭代发展,都会推动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组织管理方式的演变更迭,并且会给现代传播聚拢新成员,激发新模式和新形态。而今,影视行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风口。超高清4K、8K,5G传输,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影视行业迎来从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盈利模式到人才储备等产业全链条的裂变式发展。

一、影视创作创新进入新一轮爆发期:直播活动大小屏联动、影视剧碎片化+互动、聚合传播成为影视发展新常态

(一)电视跨界融合,电视直播进入院线,直播电影成为影片新样态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电视直播为全球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饕餮视听盛宴。借助4K超高清视频上传、5G基站覆盖等新技术保障,以往只在电视和电脑、手机等终端呈现的大型活动直播首次引入了电影院线,成为我国首部直播院线电影。《此时此刻——国庆70周年盛典》直播电影在全国70家影院同步播出,全国十余个省份的观众可以借助大银幕,感受国庆大阅兵和群众联欢的震撼场面。

国庆直播院线电影成功“试水”,将为原本属于电视家族的大型晚会、大型体育赛事等活动的直播,相继开辟直播院线电影的新市场,延展直播活动的价值链,形成手机、电视、电脑、大银幕的多屏联动、聚合传播新常态。

从电视到电影,不仅仅是跨屏输出的问题,不同模式的收视心理和观众要求,会“倒逼”电视直播活动的策划、摄制、营销等环节,直播活动逐渐会兼具“电影基因”。从电视直播到院线电影,从私密的家庭空间到公共场所,收看环境的变化会对影院发行提出新的要求。将来的直播电影不会仅仅局限于接收终端的转换,观众在影院收看直播的过程中,互动和交流、场景体验和消费需求,会催生直播电影的特色观看模式。直播影院或直播影厅会成为影院发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直播电影也为广电行业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作为直播电影的主要生产者,一方面可以“借船出海”实现盈利,同时还可以借助5G牌照优势,建设“智慧影院”,推动影院经营的转型升级。

(二)短视频微剧拓展“碎片化”收视故事空间,提升短视频内容的艺术性、专业性,提升短视频的创作水平

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催生了海量去专业性、去媒体性的草根短视频。锁定碎片化时间的注意力,以大量碎片化注意力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成功赢得了受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助推短视频市场在两年的时间内,就从零星激活走向全面爆发。据Quest Mobile报告,2019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8.2亿,市场规模2千亿。

短视频需要展示有故事的内容和有态度的价值观,微剧应运而生。腾讯推出的《抱歉了同事》,尝试了短视频现代题材微剧的模式样本:5分钟时长,一个老板,三个员工,一段职场故事,选取都市人生活的场景:职场。而《史密私》则是历史类短视频微剧的样本:现代人回到古代生存,产生时代的强烈反差,吸引观众进入,寻找谐趣但符合历史真实的生存方式。

爱奇艺推出的竖屏微剧《生活对我下手了》,是方便用户,吸引用户的一次重大突破。竖屏剧贴合视频移动端,采用竖屏方式拍摄和观看,以影视化的形式解构内容,以专业精神打造优质的短视频。每集长度3~4分钟,各为独立单元,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夸张解读,取得令人捧腹的夸张效果。

从信息到内容再到影视产品,短视频正在经历着不断的创新和迭代。视频微剧将成为新的触发点,为观众提供更贴合移动收看形式、具专业水准、更能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更能切中观众情感共鸣点的优质短视频作品。

二、影视行业技术革命和创作创新的大爆发推动影视教育深化改革,应用型影视教育凸显创新孵化器功能

在影视行业技术革命与创作创新方兴未艾的大洪流中,影视传媒教育肩负着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使命。作为应用型传媒院校,河北传媒学院正在探索成为创新型影视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一)打通学界、业界行业壁垒,以基地+工作室模式,探索建立适应传媒发展新模式的新型传媒人才孵化模式

瞬息万变的影视行业发展对影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就要求传媒院校要结合行业发展的特点,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

共建实习基地,将实践教学引入传媒职场。河北传媒学院着重探索培养与影视发展新模式高度契合的新型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的课堂前置到了传媒生产一线,行业一线人员直接作为指导教师,以“任务教学”的方式,将学生“下沉”到真正的生产创作中。学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制作公司中视北方牵手,成立优秀影视拔尖人才培养基地,选送大四年级本科生、二年级研究生进入制作公司进行三个月以上的“全天候”“全流程”实习,打通校园和职场的“最后一公里”,在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导入传媒的责任意识、职场的担当意识。中视传媒对实习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指定一名指导教师担任班主任,学院也成立了包括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在内的项目组,双向指导对接。

与河北电影制片厂、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本土影视制作单位合作,建设包括电影、电视、报纸等多种传媒形态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形成“全样态”“全环境”“全流程”的影视实践教学“全真课堂”。

与著名影视大师、影视教育家共建工作室,开辟“名师课堂”。先后和影视导演尤小刚、焦波,教学名师丁亚平共建工作室。青年教师和高年级本科学生、研究生在名师的引领下,参与到与市场对接的影视创作中,参与到重要课题的研究中。“大手拉小手”,加速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与传媒行业和有关部门牵手,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激发创意人才创意潜能,探索建立影视融媒体新产品孵化模式

推进与河北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中国军视网、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河北省多家县级融媒体等部门牵手,联合申报国家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河北省网络视听协同创新基地。以媒体的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设施和不设羁绊、自由的创作方式为驱动,以市场反馈为裁判,激发校园富有激情与想象力的学生群体的创意落地为节目产品,让校园成为影视新产品研发的摇篮。

(三)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以校园青年学生沉浸式受众体验为基础,探索建立影视产业运营新模式孵化机制

智慧校园的建设实现了校园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的空间、场馆、人员群体优势,为影视新产品的样片生产、运营模式创新、样本抽查、群体体验、数据反馈、改造提升的研发流程提供支撑,服务影视行业和地方经济。河北传媒学院有在校生16000多名,有1200演播厅、多功能厅、标放厅、阿莱摄影机、达芬奇调色系统等专业设施和器材。《古田军号》《血战湘江》《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李保国》等主旋律电影先后走进校园首映,多场次的学生作品展演和交流活动更是广泛触达。这16000多名学生是人才,是传播的生产力,也是传播的受众。研究新影片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学生群体中的反馈,将对更广泛的市场推广,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作用。而当学生作为创作者时,伙伴式的创作团队激发,先进的专业设施保障、相对自由的创作氛围支持,推动校园成为创新创优的重要阵地。

影视行业的裂变式发展需要新型影视人才,新型影视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又会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走得更高、更远。在变化的时代,不变的唯有创新。

猜你喜欢

影视校园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