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新电影题材审美表达的焦点

2020-11-14

电影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媒介时代

林 昱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在新题材电影中,“媒介”不仅是电影表达的讯息,更是电影在叙事过程中的生产力,无论是审美接受还是审美生产上它都将价值与非价值结合在一起,成为电影叙事审美表达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今天网络发达媒体多元的时代,“媒介”成为新电影题材表达的焦点。在另一方面,媒介直接进入电影叙事和审美活动中,成为价值体系不可分隔的有机因素。麦克卢汉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表达出了“媒介是信息”与“媒介是社会的先锋”等话语权,在社会发展意识形态上,媒介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载体,在观众审美接受上,媒介是他们在社会上得以接受的载体,如果没有理性的表达媒介,文本叙事的审美就不能转换成三维的视觉镜像,在审美上不能正确地传达给观众,观众也无法通过自己内在的视觉感知获得视觉审美的认同,由此可见,媒介在审美表达上就是一种客观方式,并且在电影叙事审美上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媒介”在审美哲学上的思辨

媒介被认为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从根本性上是遵循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一观点,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社会中的生存就是劳动工具的不断改造过程,是自我生存空间的不断的“物化”,“物化”的劳动过程就是技术不断改造的过程。例如在计算领域方面,原始时期我们用的是“绳结”的方式来标注纪年,封建社会时我们通过星象观测纪年,并开始出现以编年体的史书,资本主义社会中,机械的极大发展开始使用专门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使用大量计算工具“超级计算电脑”。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器的进步就是人们面对客观世界自我改造的进步,是媒介进步的体现。马克思认为:现实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每一次劳动实践都是一种自我的审美活动,人的目的就是超越物质属性实现自由自觉的解放。人们以“石斧”为工具之时,“石斧”就是人们赖以存在社会与外面世界进行沟通生活的重要工具,是他们进行劳动生产进行维持自己生活的重要手段,这种媒介的使用更多意义上是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寻找一种生活存在的方式,将人类的生活从未知转向了“自在”与“自由”,虽然今天我们看来“石斧”是非常粗俗和简陋的,在审美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言,但在当时社会时代下“石斧”确实是他们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媒介。

在美学上哲学的审美思辨每一次都意味着人们审美领域的一大超越,它的存在就是它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尺度。每一种价值尺度对于审美客观对象来说并没有选择性,每一种价值尺度的诞生都会有新的审美标准产生,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审美观念里产生新的尺度。如在唐代时期,中国女性都是以胖为美,但是在现代审美意识上胖通常不会被认为是美,这就体现出不同价值尺度的评判标准。在审美上媒介之所以能够成为改变社会形态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改变人的审美标准和价值标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的审美接受和观看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复杂的科学技术和视觉呈现手段都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真实,引起人们内心的快感,人们认为这种快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审美方式,从审美主体角度上说,审美的媒介方式可以改变主体的观察方式和感知方式,并由此来改变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方式。但在这其中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媒介改变视觉呈现方式时其本身就是静态的,并不会呈现任何审美倾向,只有审美主体介入媒介之后媒介才会发生自己的优势,形成一种与周围人不同的认知,从而改变社会认知标准和形态。麦克卢汉说得好:“媒介决定感知方式,不同的媒介塑造着不同的主体,因此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主体;媒介变化了,主体也跟着变化;各个不同的媒介时代其主体明显带有该时代的特点。”任何艺术审美的改变,永远是一小部分人在审美中起到先锋作用,通过对当时时代审美的反思,结合时代发展的前沿,从时代发展中选取合适的时代环境,构建出延伸的时代审美。由此只有当时代变化,人们的审美也会随之变化,每一个时代的审美就具有其时代的特点,这也就是在现代谈论现代审美性,讨论它的当代意义之所在了。

我们回归电影在审美中表达的媒介关系,实际上是将我们的审美性置身在电影当时的审美环境,在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感知当时的审美语言和表达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观众在审美上对电影叙事表达的期望。本来媒介的交换在表达方式上是独立的,但在电影叙事表达上是多重方向的转换,由文本审美—导演逻辑解码—三维镜像编码—观众的审美感知这个方式,因此在审美上有多重的理解。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将我们整个人类置身未来,地球上已经被破坏,地表温度近零下100摄氏度,人们生活在地下,利用科幻的方式和媒介手段拯救地球,虽然是科幻,但是无不展现了在不同时代下人们审美的不同标准,技术的表达媒介给人的视觉呈现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从这方面上审美就是成功的。我们通过电影在不断地叙写着媒介表达的审美性,在电影本身中,技术的媒介在视觉上呈现是人们在后人类时代中进入下一个审美标准的突破口,这又进一步地将审美性回归于哲学之中,回归理式审美的思辨。

二、“媒介”在新时期电影中的逻辑表达

《诗经·郑风》其中的一部作品中描写两千多年前男女聚会这样写道:“士与女,方秉兰兮……观乎?”他们虽然玩耍得特别快乐,但是在环境界限中好像只有限制他们自己的那一块,出了这一块地在山的那边就已经看不到了,然而这在今天则不是任何问题。媒介在新时期的电影表达中无所不在,例如叙事情节的设置上采用画外音回忆上,在后期拍摄剪辑设置上,甚至在电影演员的化妆上都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电影的表达媒介设置。

例如科幻类型电影《流浪地球》的媒介性表现就有其三:首先,地球室外空间的设置上就极具有媒介性,虽然在未来很久以后,但在镜像设置的地标上仍然可以看出中国重庆、上海与杭州等城市标志性建筑,在地表温度上表示是零下100多摄氏度,但是人们通过防寒服仍然可以行走,充分表明室外地表温度的设置是剧情情节安排的需要。其次,在外太空时,实质上是通过天文望远镜和卫星拍摄合成的一段镜像视频,但是利用声音外放的方式给人的感官器官形成一种外太空的感受,此时的人们已经攀上了太空站飞离了地球,尤其是在地球被土星的引力吸引时,吴京通过与儿子的交谈表明其真实意图,并且率领飞船撞向木星,让反推力推开地球。这在理性思维审美中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情,但通过媒介技术的处理让剧情安排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认知层面。最后,媒介性在科幻片中表现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在很多科幻片中就将人赋予了超自然技能,形成与宇宙对抗的能力,或者是形成赛博格的形式,这在现实的逻辑上是很荒诞的,但在科幻媒介的表达中,只有这样形象的安排才会显得合理。而在情感剧与伦理片中,媒介的表达则不会那么虚幻,在叙事中多采用双方的矛盾性为前提,以矛盾性的发展为故事的核心,媒介的表达暗含在情节叙事之中,非常隐晦,如《何以为家》中儿子状告自己的父母生了孩子而不进行教育,这也是他进监狱之后唯一的希望,从剧情表达中不断地隐晦主题,什么是“家”?“家”在哪里?媒介不断地促使着矛盾在剧情中转换为现实,不断地将矛盾推向高潮。而在动作片中,媒介就是他们击打的动作和武器,通过这些行为的叙事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塑造审美形象。由此,在新时期的电影题材中,媒介的审美表达已经成为人们在电影中无时不再的事物,一旦有矛盾,媒介就会存在,而电影的矛盾性是电影最根本的特点,理所当然媒介也成为其叙写的根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电影在表达技术和方式上则会更加多元,审美上则会更加反理性主义,媒介性的表达让电影在叙事中更加丰富。而从观众的审美接受上看,电影在叙事写作上更加注重审美性和叙事性的表达,这就为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媒介在电影叙事上将会更加多元和重要。

三、让“媒介”成为一种“焦点”回归审美性

媒介成为一种焦点在电影审美表达,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永远没有那么简单。电影从文本审美叙事成为审美表达的媒介,在叙事方式上就已经涵盖了对象的表达特点,并且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融入了导演自身的审美情感,通过“解码—编码”的表达方式让审美走向观众,但审美本身就是一种虚幻的意识流,在视知觉呈现方式上并不能完全体现,由此只能借助技术表达的媒介成为一种视觉的呈现,媒介与电影在呈现方式上是共生的。但在新时期电影之前,媒介并不是电影表达的核心,叙事的情节体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远远要比表达媒介重要得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视野的进入,人们的审美逐渐走向国际化,对人物形象的英雄塑造已经不再适合观众的审美逻辑取向,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整个电影叙事的情节和带来的视觉震撼,能够引起内心审美愉悦的同时获得教育意义,如对我们目前时代审美的反思或对现代乡村女性形象的构建等,不再将整个电影审美叙事放置在电影本身上,而是将其置身在一个时代中,以时代的现代性来反思电影逻辑该如何走向,而新时期的电影在逻辑表达上笔者认为媒介不仅是一个“焦点”,同时也应该构建自己内在的审美性回归时代和社会。

让媒介成为电影叙事的焦点在审美上似乎已经不用再争,电影从具有矛盾时就已经具有媒介的表达,只是在电影媒介技术表达中有高低之分。但让“媒介”回顾社会回归审美性就显得困难了。在“互联网+”时代中,社会基础物质的丰富滋长了人们面对社会的奉献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身利益,注重自己在社会中的财富和地位,对于社会的奉献则越加浅薄,普通居民百姓在观看电影时已经不再用理性思维去思考电影表达的价值尺度,只是在乎电影在表达情节和逻辑叙事上是否引起自己视觉上的震撼,引起快感,形成一切以快感呈现将其视为评判价值的标准,在新时期的电影中形成了“畸形”,媒介成为这些视觉审美快感表达的呈现方式。如何在电影的当代性中构建正确的审美方式和媒介表达方式成为重点,让媒介回归审美性,不仅是为了让媒介在电影表达方式中担当审美手段的同时具有内在审美性,更是为了让媒介在电影审美表达方式上建构一种正确的审美表达标准,引导电影在宏观叙事上准确的审美价值导向,在审美接受上有一种合理的价值尺度,在媒介具有合理的审美性同时具有正确的当代性,凝造出一种正当合理的“社会性价值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期电影在媒介审美表达上就有了新的突破。

电影在叙事表达方式上矛盾性与媒介是同时具有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观众在审美接受方面形成明确的转向,当代电影在叙事审美上要与时代并进。在电影语言和媒介表达上一方面要为文本叙事赋予时代性意义,另一方面在媒介上要回归审美性,回归社会,构建“媒介”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系,从而引导电影在含混的审美时代中能够正确合理地表达审美价值趋向。

猜你喜欢

媒介时代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媒介延伸下的当代设计媒介转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