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尊重,学会选择,也是一种道德

2020-11-13马骥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辨换位思考尊重

马骥敏

摘要:学会尊重是每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学会正确选择是每个人走向成熟的表现,本文通过课堂片段的探讨和教师的思考,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尊重和换位思考。

关键词:尊重;换位思考;思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68

学会尊重是每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学会正确选择是每个人走向成熟的表現,理解和实践尊重他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数学中应帮助初中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其拥有积极、健康、负责的生活。

学生所处的生活情境是真实而复杂的,面对的问题与困惑也是真实而复杂的,应用理性思辨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即除了平等对待,还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尊重他人的选择,不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人,甚至指责他人。

一、课堂片段

以八上“尊重他人”一课,突破难点“如何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为例,与学生一起思考探讨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案例。她挽救了从高楼上掉下来的小女孩,还捐献了社会捐助给她的10万元。这些事迹让吴菊萍成为“浙江最美人物”,受到媒体的关注。她所在公司另外还奖励了她20万元,面对媒体“打算怎么用”的提问,吴菊萍在和家人商量后慎重地说:“这笔钱我自己留着用。”因为她需要这笔钱,她要用这20万来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还房贷。

师:是在压力之下做别人眼中完美的道德楷模,还是面对家庭困境做真实的普通人?吴菊萍也经历了内心的矛盾冲突。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吴菊萍和家人的决定?

生1:我注意到吴菊萍已经捐赠了10万元,而且家庭也有压力,20万留给自己没有什么问题。

生2:她没有打肿脸充胖子,能够面对媒体的压力,很诚实也需要勇气。

生3:我觉得我们不是她和她的家人,不了解他们的情况,无法评价他人的决定。

……

师:不捐那20万钱是不是她的道德水平不够高?

生1:不是,道德模范是因为她奋不顾身用双臂去接坠楼女童的无私行为,不是捐钱行为。

生2:奋不顾身用双臂去接坠楼女童是有一定风险的,这才让人感动,在已经捐了钱的基础上再要求她全捐了公司奖励的钱,是不是在“道德绑架”。

生3:又能救人又捐全部钱,才是真正无私,但好像不太现实吧。但她的善良和道德总比一般人高,至少比我们高吧,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她的任何一个方面,但可以心向往之。

……

师:如果我们得到这笔钱,会如何打算呢?

生1:如果家庭条件好,比如生意做得顺利,可以考虑捐了帮助他人。

生2:如果家庭困难,自己的伤还要救治,那我还是会先考虑自己,留下钱自己用。

生3:奖励我的钱,我当然要自己用。

生4:如果自己的生活没有压力,可以把奖金分成几份使用,留一半作为未来的备用金,四分之一作为老人、孩子的赡养抚养费用,还有四分之一找项目进行捐助,也可以奖励见义勇为,也可以作为贫困生助学金等。

……

教师总结:吴菊萍的无私奉献是高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处理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她的选择,理解她的行善方式。尊重是一种平等对待的心态和言行,要无条件承认并接受对方所拥有的一切,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挑剔、指责和论断。

换位思考就是指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生活中,我们通过换位思考来尊重对方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生1:同学不小心撞到了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可以换一种方式说,你也很疼吧?

生2:父母管我的学习,要想想他们管我时生气的样子,虚心接受,马上行动,也许能让他们消消火。

生3:好朋友考砸时,不理我是因为他心里难受想安静待会儿,我会远远关注他,有需要时再帮助他。

生4:路上我们在人行道上过马路时,司机会在斑马线外停下等我们,我们应该快速通过,不给他们添堵。

生5:老师对我们严格要求时,想想老师是为我们好,没有血缘关系依然全心为我们好的人。

……

师:当学生因为犯错误时,要考虑是不是有什么原因?每个学生都想要好的表现、不想被批评、想得到老师的帮助,是吗?老师也要多从你们角度思考,互相尊重,共同进步。

二、笔者的思考

1.从了解他人开始——换位思考的起点

以“你是如何看待吴菊萍和家人的决定?”引导学生,理解因助人而受奖,完全可以坦然受之,这也是对社会公众去行善的一种有力的引导和有效的感召。尊重他人的选择,有道德并不一定要倾尽所有,而是要量力而行,符合人的本性,不以道德高标准去“绑架”自己和他人,不是为道德而道德,从而理解他人的选择。

2.尊重他人的选择——换位思考的核心

以“吴菊萍不捐20万元,是不是她的道德水平不够高”来辨析,是想帮助学生真正领会道德内涵,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要不违背道德的核心即爱心,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一切生命形式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道德模范也是普通人,他们既有助人为乐的高尚一面,更应该有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普通一面,我们要尊重每个人忠于自己意志的行善方式,这是我们应该树立的“道德观”,我们自己可以向往高水平的道德和善良。

3.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心理机制

“你打算怎么用这笔钱?”把问题抛向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答案也不尽相同,主要是想引导学生思考,道德抉择行动所要面对的具体情况是复杂的,所以一种行为就只适合当时的情况、当时的人,并不适合所有情况、所有的人,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和行善方式的权利。

4.落实自己行动——换位思考的应用

引导学生心存善念、行达至善,首先要根植于理性思辨,有了学生主体的比较、判断、选择等一系列思辨过程,才能有学生自己的道德价值,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教师在宣扬健全人格之美、仁爱心灵之美时,有没有给予学生无声的行为指引?当学生有需要时,有困难时,难过时,兴奋时,有没有换学生的位思考我们的言行?作家周国平说:“真正的德育不是灌输规范,而是培养人高尚的精神追求……精神追求包括正义、仁慈和生命高贵。”

参考文献:

[1]许雯.基于思辨性建构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走向[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9(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古塘中学315200)

猜你喜欢

思辨换位思考尊重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