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路段设置或改造步行道确保行人步行空间

2020-11-13江泽浩

汽车与安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交通量路段步行

江泽浩

措施一:增设步行道

当路段交通量大,且行人与车辆混合通行时,如何确保足够的步行空间呢?可设置新步行道分离行人与车辆,确保行人有足够步行空间,以减少行人与车辆碰撞的风险,提高了行人通过路段的安全性。

1.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设置步行道。图1为佐贺县白石町的做法:该路段交通量大且未设步行道,行人随时处于潜在危险中(图1a),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地购买土地进行道路改造,新设步行道,并利用路缘石抬高使步行道与机动车道平面分离,确保了行人安全(图1b)。

图2为北海开发局旭川建设部的措施。如图2a所示,该处路段交通量较大且经常有大型车辆通行,设置步行道后确保了儿童有安全的通行空间。

2.根据学校提供的用地设置步行道。该措施意指将学校围墙后挪,让渡出部分土地供儿童通行。图3为神奈川县川崎市的具体做法:该处路段比较狭窄且未设步行道,危险性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将道路旁的学校围墙后移,在空出道路上设置步行道,使道路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

3. 在平曲线路段危险区间设置步行道。图4为茨城县的具体做法:该路段为平曲线区间且未设步行道,危险系数较高;为此,该地设置了步行道,并利用路缘石将其与机动车道进行物理隔离,大大保证了儿童通学安全。

措施二:步行道扩幅

1. 拓宽难以错身通行的步行道。图5中路段的步行道过于狭窄,甚至难以错身通行,导致行人随时处于危险中。为保证通行安全,該地对现有步行道进行扩幅,确保行人拥有足够通行空间。

2. 农业用水沟加盖改造步行道。图6为群马县玉林町的做法:该地对农业用水沟敷设盖板来充当步行道,且巧妙地利用波形护栏充当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物理隔离,大大提高了该处路段的安全性。

3. 对公交站和步行道同时实施改造。如图7a所示,该公交站位于平曲线路段,因此公交停靠时有被后续车辆追尾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处拓宽了原有步行道,对步行道和公交站同时实施改造,有效规避了该项风险。

4. 在上下公交必经之路实施步行道扩幅,确保其发挥作用。如图8a所示,该路段虽有通学专线公交,但步行道狭窄,儿童通行空间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危险系数较高。为保证通行安全,对位于上下公交必经之路的步行道进行扩幅,使上下公交的儿童及行人均拥有足够通行空间。

措施三:路侧带扩幅

当路段交通量大、机动车通行速度高且行人、车混合通行时,除了采取新设步行道或拓宽步行道的措施外,还可采取重新设置路侧带或对现有路侧带进行扩幅的措施,使人、车分离通行,确保步行空间;也可使驾驶人更加注意到行人存在,有效提高通行安全感。

1. 对交通量大道路的步行道进行改造。图9为山形县的具体做法:该路段交通量大,且步行道较难被识别、辨认,危险系数较高。为解决此问题,该地实施了步行道改造:一方面进行路侧带扩幅,并加以彩色铺装;另一方面在白实线外设置点划线,大大提高了该路段的安全系数。

图10是爱知县新城市的措施:该处路段存在与图9路段同样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地实施步行道改造,采取擦除道路中心线、缩窄机动车通行空间和进行路侧带彩色化铺装三项措施,提升了通行安全性。

2. 在平曲线的危险区间实施步行空间改造。图11为福岛县的具体做法:该路段是小半径的平曲线,视距条件不佳,加之路侧带狭窄、车辆通行速度高,十分危险。为消除危险、保障行人安全,该地在道路红线范围内将路侧带扩幅,并设置橡胶杆(ラバーポール,rubber pole)和减速标线(マーク,mark),开辟出独立的步行空间。

措施四:步车共存道路

步车共存道路指的是基于“人是城市的主人,汽车是人出行的工具”理念实施的步行道改造,旨在实现人、车和谐共存。步车共存道路强调居住区交通空间安宁性与多样性,允许但不鼓励汽车交通。

1. 将生活区道路改造成步车共存道路。图12为群马县高崎市的做法:车辆经过该生活区道路时容易超速,威胁行人安全,为解决此问题,该地利用标线缩窄机动车道及铺装弹石路面的方法,将之改造为步车共存道路,大大提供了安全性。

2. 对繁华街区的背街小巷实行生活区(コミュニティ,community)改造以确保步行空间。图13为松山市爱媛县的具体做法:将机动车道从2车道缩窄至1车道,同时进行步行道扩幅,确保了步行道宽度与步行空间无障碍(バリアフリー,barrier free)。

除日本外,比利时也采取过类似的措施,颇为典型,在此一并例举。图14为比利时某地的做法:在背街小巷的车道上设置停车位以抑制车速,并改造成步车共存道路,实现人、车和谐共存。

猜你喜欢

交通量路段步行
魔方小区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走好人生“特殊路段”
基于实测数据的西汉高速公路秦岭隧道通风效果评估
港口道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城市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影响
基于手机端的交通调查及数据管理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