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盔一带”的经济学解读

2020-11-13南辰

汽车与安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交通法规安全带头盔

南辰

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最多的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汽车事故中有很多因为不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造成伤亡的事故。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大幅降低,对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法规中对安全头盔和安全带的使用有明文强制性规定,驾校教育源头也高度重视。然而,在中国汽车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逐渐成为一种法不责众的致命陋习。一方面,这反映了汽车社会的一些重要基础法规被架空;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汽车社会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量,小小的安全头盔,简单的三点式安全带,都是人类在借助交通工具“提速”过程中,付出血的代价找到的呵护生命安全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安全装置。安全带早已通过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成为随车必备的安全配置,使用安全带并不需要车主额外的支出;安全头盔购置费用也不高。很多人之所以弃之不用,多是因为意识不到车祸后头部遭受致命撞击的可怕。

美国作家汤姆·范德比尔特曾经在《开车经济学》中指出,研究显示,不爱系安全带的司机更喜欢冒险,他们被查获的几率很小,即便被查,他们下次依然会不系安全带。经济学家试图用一个笑话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系安全带,那么你死于严重车祸的几率会高出一倍。因此,不系安全带和在你的方向盘上安装一把匕首的效果是一样的。

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寻找困局的解决之道,一是提高对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借助高清探头、现场执法不让“冒险司机”漏网;二是用好行为经济学里助推的力量,加大宣传普法力度,借助公益广告、新媒体推送等多种形式,宣传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头盔的致命危害,让“冒险司机”意识到违法的代价有可能是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家人伤痛欲绝的眼泪,意识到安全带、安全头盔是生命的守护神,更是家人沉甸甸的爱。

經济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要当心“最安全”心理中隐藏的危机。现代汽车工业促使各种主动、被动安全配置不断升级,交通法规也日趋严格。当司机开着相较于过去更安全的车,也遵守交通法规系上安全带或者戴上安全头盔,一种“我现在非常安全”的心理效应往往会诱发冒险的驾驶行为,这种安全错觉引发的风险偏好同样值得警惕。心理学家杰拉德·王尔德将这种现象称为“风险平衡”,这个理论指人们对于风险有一种“目标水准”。也就是俗话说的“按下葫芦浮起瓢”。在道路上,如果预期收益开始增长,司机就会因此调整愿意承担风险的高低。因此,说到底,“一盔一带”只是交通安全教育的一个抓手,交通安全意识的全面深化不能止于“一盔一带”。

笔者认为,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不能一阵风。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长效化跟踪监测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安全头盔和安全带使用率提升、降低交通事故伤亡率等大数据,像打击酒驾、醉驾一样持之不懈抓到底。同时,应当触类旁通,排查更多的基础安全隐患,例如适龄儿童乘车不用安全座椅、开车打手机刷微信等,结合每年“122交通安全日”宣传主题进行阶段性重点攻坚作战,助推中国汽车社会更加安全。

猜你喜欢

交通法规安全带头盔
论近年来交通法规的修订和实施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为安全带点赞
高铁的座位为啥没有安全带?
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小学生
便携的折叠头盔
汉字戴头盔
时光减速头盔
高速公路为何要限低速
创意头盔
感觉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