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客双语字音的声母对应规律及其在交互学习中的应用

2020-11-13林春雨骆嘉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古古汉语粤语

林春雨,骆嘉鹏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民族学院,广东 广州,510665;2.台中教育大学 台湾语文学系,台湾 台中)

粤客闽是广东的三大方言。据《广东年鉴(2019)》①《广东年鉴(2019)》,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年鉴社出版,2019年10月版第6-7页。的统计数据,粤方言使用人口近4000万人,客家方言使用人口约1500万人,闽方言使用人口约1700万人。由于广东的城市之间交流紧密,无论是政治经济往来、人口流动的工作需求还是省内人口组建婚姻家庭的现实原因,操持三种方言的人经常有互相学习彼此语言的实际需要。

三大方言由于同源自古汉语,加上长期的接触,彼此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以粤语和客语为例,比如字音方面,古明、疑母的韵化,溪母的擦音化和溪母与喉音合口的唇化等都十分相似;词汇方面,客语与粤语基本词的共同部分,明显多于其与赣语和闽南语,学者亦有定论。虽彼此不能通话,但粤客双语的字音对应规律,仍是显而易见的。

中古汉语的音韵系统,是汉语各相关方言比较的总枢纽。汉语方言与中古汉语皆存在相当整齐的音韵对应规律。借助中古汉语与汉语方言的音韵对应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中古汉语和汉语方言的音韵类型,更可进而实现汉语方言之间的相互比较。厘清粤客双语的字音对应规律,对于古汉语音值的拟测和现代粤客双语之间的交互学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若能善用音韵学知识,对于语言的交互学习有事半功倍之效。

本文的统计语料,梅县客家话来自笔者本人的调查,共计4556笔;粤语语料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电算研究中心《粤语审音配词字库》网站中的字音纪录②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粤语审音配词字库》: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共计8355笔。限于篇幅,本文以声母对应规律为讨论核心,唯因现代汉语方言与中古汉语声母对应规律与声调密切相关,因此纳入一并讨论。

一、粤语的声母与声调系统

1.粤语声母系统

粤语的声母系统如表1。

表1 粤语声母系统

为便于古今以及跨方言的对应规律比较,与《粤语审音配词字库》相较,本文少了4个声母。说明如下:

(1)kw并入k,视为k声母的合口韵。

(2)kʰw并入 kʰ,视为 kʰ声母的合口韵。

(3)j并入零声母,视为零声母的齐齿韵。

(4)w并入零声母,视为零声母的合口韵。

2.粤语声调系统

声调的阴阳,与中古汉语声母的清浊相关,在根据今音以推测古音类时,往往扮演重要角色。粤语阴入调又细分为高低二调,在汉语方言中颇具特色。本文采用的是《粤语审音配词字库》粤语声调系统,但将三个入声调和舒声调区别开来(见表2):

表2 粤语声调系统

二、客语的声母与声调系统

1.客语声母系统(见表3)

表3 客语声母系统

2.客语声调系统

梅县客家话古平入二调各分阴阳而上去不分,声调系统如表4:

表4 客语声调系统

三、中古汉语与粤语、客语声母和调类的对应规律

1.中古汉语与粤语声母、调类的各种对应规律

中古汉语与粤语声母对应关系如表5。

表5 中古汉语与粤语声母对应关系①表中所有数字均表示纵横列交错的情况下所辖字数。下同。

声母对应关系表(表5),可依发音部位归并统计出中古汉语五音与粤语发音部位的对应关系(见表6)。

表6 中古汉语五音与粤语发音部位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清浊与粤语发音方式对应关系如表7。

表7 中古汉语清浊与粤语发音方式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与粤语声母清浊对应关系如表8。

表8 中古汉语与粤语声母清浊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清浊与粤语送气方式对应关系如表9。

表9 中古汉语清浊与粤语送气方式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调类、清浊与粤语调类对应关系如表10。

表10 中古汉语调类、清浊与粤语调类对应关系

2.中古汉语与客语声母、调类的各种对应规律

中古汉语与客语声母对应关系如表11。

表11 中古汉语与客语声母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五音与客语发音部位对应关系如表12。

表12 中古汉语五音与客语发音部位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清浊与客语发音方式对应关系如表13。

表13 中古汉语清浊与客语发音方式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与客语声母清浊对应关系如表14。

表14 中古汉语与客语声母清浊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清浊与客语送气方式对应关系如表15。

表15 中古汉语清浊与客语送气方式对应关系

中古汉语调类、清浊与客语调类对应关系如表16。

表16 中古汉语调类、清浊与客语调类对应关系

四、粤客双语字音对应规律在语言交互学习中的运用

(一)粤语与客语声母和声调对应规律

根据本文语料统计,粤语与客语声母对应关系如表17。

粤语与客语声调对应关系如表18。

表17 粤语与客语声母对应关系统计

表18 粤语与客语声调对应关系统计

利用表17、表18的统计结果,必要时再进一步分析各对应数据相关的其它音韵条件,即可归纳出双语交互学习的有效方法。下文详细举例说明,因考虑篇幅,实际例字隐去。

(二)利用粤语语音学习客语

1.双唇音

(1)p(307)①本节以粤语声母分项论述。各项目标题后括号内附该类声母总字数。下文讨论客语对应粤语时仿此。

粤语p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帮母以及並母仄声和部分並母平声,另有少数非、奉母口语音和滂、敷母例外读音。客语亦多将中古全清声母读为不送气,全浊则多读为送气;前者多读为阴调、上声或去声,后者多读为阳调或去声,且就字音数量而言,前者多于后者。因此,粤语p相对应的客语声母亦以p为主,占67.43%(207/307)②“207/307”为原始数据,详请参阅表17。以下各比例统计不列原始数据。;若以粤语声调来细分,则阴调客语多读 p(84.83%),阳调客语多读 pʰ(64.58%)。

(2)pʰ(231)

中古全浊音在粤语类似普通话,以平声今读送气、仄声今读不送气为原则,但平声读不送气和上声读送气的比例略高于普通话。至于声调,则仍有区别;古清声母今读阴调,而浊声母今读阳调。至于客语,则全浊多并入次清读为送气;在声调方面,客语多读为阳调和去声,但去声之中,亦包含古清声母字。

粤语p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滂母以及並母平声,古滂並二母客语多读为pʰ。因此,粤语pʰ相对应的客语亦多读pʰ(78.79%)。

(3)m(287)

粤语m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明母,其次为微母。中古明母客语亦多读为m,微母则以文读v、白读m为主,但字数远少于明母。纯以粤语推求客语,则m、v无从区分;唯普通话明微亦有所区别。因此,借助普通话,即可推得粤语m而普通话亦读m声母者,客语亦读m(86.06%);粤语m而普通话读零声母者,客语多读v。

2.齿唇音

f(257)

粤语f声母主要来自中古轻唇音非敷奉母,其次为喉音晓匣母与牙音溪母圆唇音。中古非敷奉母客语亦多读为f,唯晓匣母读f者略少于粤语。因此,粤语f声母相对的客语亦多读为f(65.37%)。

3.舌尖中音

(1)t(317)

粤语t声母主要来自中古端定二母。中古端母客语多读t,定母多读tʰ,端母字数多于定母。因此,粤语t相对的客语多为t声母(65.93%);若以粤语声调来细分,则阴调客语多读 t(82.24%),阳调客语多读 tʰ(91.35%)。

(2)tʰ(211)

粤语t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透母和定母平声,中古透定二母客语主要读为tʰ声母。因此,粤语 tʰ相对的客语多为 tʰ(86.73%)。

(3)n(160)

粤语n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泥母。中古泥母客语主要亦读为n声母,若后接细音则颚化为舌面鼻音,后者与舌根鼻音细音合流,归为一个音位。因此,粤语n相对的客语多为读n(68.13%)或ŋ(18.13%),两者可以韵呼加以区别。

(4)l(470)

粤语l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来母,相对应的字,客语主要亦读为l声母。因此,粤语l相对的客语亦多读为l声母(93.19%)。

4.舌叶音

粤语舌叶音声母主要来自中古舌上音知组、齿头音精组以及正齿音庄章二组。中古知精庄章组字,客语多读舌尖前音,仅有少数知组白读为舌尖塞音。

(1)tʃ(628)

粤语tʃ声母主要来自中古精庄章知从邪崇澄各母,相对应的字,客语主要读为ts 声母(65.29%),其次为 tsʰ 声母(18.63%),少数读为 s(6.69%)和 t、tʰ(6.37%)。

(2)tʃʰ(451)

粤语tʃ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清初昌彻从邪崇澄各母,相对应的字,客语主要读为tsʰ 声母(74.94%),其次为 s声母(10.86%),少数读为ts(9.31%)。

(3)ʃ(540)

粤语ʃ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心生船书禅各母,相对应的字,客语主要读为s 声母(86.48%),其次为 tsʰ 声母(9.26%)。

5.舌根音

(1)k(505)

粤语k声母主要来自中古见群二母,两者调类有阴阳之别。中古见母客语多读为k,群母多读为kʰ。中古见母字数多于群母,因此,粤语k相对的客语亦多为k声母(82.38%);若依粤语声调细分,则阴调相对的客语声母多读k(89.14%),而阳调多读 kʰ(64.81%)。

(2)kʰ(197)

粤语k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溪群二母,其次则来自见母。中古溪群二母客语主要读为kʰ,少数读为h声母;见母主要读为k,少数读为kʰ声母。归纳结果,粤语kʰ声母相对的客语多读kʰ(67.51%),其次读为 k(20.81%)。

(3)ŋ(170)

粤语ŋ声母主要来自中古疑母,其次为影母。中古疑母客语主要亦读为ŋ声母,影母则多读零声母。因此,粤语ŋ相对的客语多读为ŋ(45.29%)或零声母(43.53%),仅凭粤语已无法辨别。

6.喉音

(1)h(372)

粤语h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晓匣二母和溪母开口字。中古晓匣二母客语主要亦读为h声母,逢合口或圆唇韵腹则多唇化为f、v;溪母多读为kʰ声母,少数读为h声母。因此,粤语h声母相对应的客语亦多读为h(57.80%),其次则为kʰ(28.23%)①若参考普通话读音,则后者普通话多读kʰ。。

(2)Ø(814)

粤语零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影以匣日疑云各母,其中日疑以母多读j,匣母多读w,云母多读j、w,影母则 j、w、Ø兼备。客语则影云以母多读零声母,少数合口或圆唇韵转为v声母;匣母多读h,逢合口或圆唇韵则转为f、v;日母多读为零声母齐齿韵,疑母多读为ŋ。根据本研究语料归纳,粤语零声母j韵头之字,相对应的客语以零声母为主(67.88%),其次则为ŋ声母(17.77%);粤语零声母w韵头之字,相对应的客语以v声母为主(41.94%),其次则为f(36.41%)和零声母(11.06%);其余零声母开口字,客语亦多读为零声母(79.23%)。

7.小结

综合以上论述,总结以粤语声母辨识客语声母的规则如表19。

表19 以粤语辨识客语声母规则

(三)利用客语语音学习粤语

1.双唇音

(1)p(283)

客语p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帮母,其次为部分滂並二母和非母白读音。中古帮母粤语多读为 p,滂母多读为 pʰ,並母亦读为 p、pʰ,非母则多读为f。根据本研究语料统计,客语p声母相对应的粤语亦多读为p(73.14%),其次为pʰ(15.19%)和 f(8.83%)。

(2)pʰ(318)

客语p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滂並二母,以及少数帮母和非敷奉母白读。相对应的粤语多读为 pʰ(57.23%),其次为 p(28.93%),少数读为 f(11.64%)。

(3)m(250)

客语m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明母,其次为部分微母白读音。中古明微二母粤语多读为m声母。因此,客语m声母相对应的粤语亦多读为m(98.80%)。

2.齿唇音

(1)f(270)

客语f声母主要来自中古非敷奉晓匣母,非敷奉母粤语亦多读为f声母,晓匣母主要读为h,其次则为零声母,合口多读为f。根据本研究语料统计,客语读f声母者,粤语亦多读f(62.22%),其次则读为零声母(29.26%)①若参考普通话读音,前者普通话多读 f,后者多读x声母合口韵。。

(2)v(147)

客语v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微母和影云匣母合口,中古微母粤语多读m,影云匣母多读零声母。因此,客语v声母相对的粤语多读为零声母(72.79%),其次为 m声母(19.05)②普通话读擦音者多属前者。。

3.舌尖中音

(1)t(282)

客语t声母主要来自中古端母,其次为部分透定母,以及知澄母白读。中古端母粤语多读为 t,透母多读为 tʰ,定母亦读为 t、tʰ,知澄母则多读为 tʃ、tʃʰ。根据本研究语料统计,客语 t声母相对应的粤语亦多读为t(74.11%),其次为tʃ(12.06%)和 tʰ(6.38%)。

(2)tʰ(294)

客语t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透定二母。中古透母粤语多读为tʰ声母,定母平声多读 tʰ、仄声多读t。因此,客语tʰ声母相对应的粤语亦多读tʰ(62.24%),其次则为 t(31.29%)③中古透定二母粤语送气属性的对应规律大致与普通话相当,因此,本项粤语送气属性可依普通话区别。。

(3)n(135)

客语n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泥母,中古泥母粤语亦多读为n声母。因此,客语n声母粤语亦多读为n(80.74%)。

(4)l(454)

客语l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来母,中古来母粤语亦多读为l声母。因此,客语l声母粤语多读为 l(96.48%)。

4.舌尖前音

(1)ts(475)

客语ts声母主要来自中古知庄章精四母,相对应的字粤语多读为tʃ(86.32%),少数读为tʃʰ(8.84%)。

(2)tsʰ(519)

客语ts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彻澄清从初崇昌母,相对应的字粤语多读为tʃʰ(65.13%),其次读为 tʃ(22.54%)或 ʃ(9.63%)。

(3)s(582)

客语s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心邪生船书禅各母,相对应的字粤语多读为ʃ(80.24%),其次读为 tʃʰ(8.42%)或 tʃ (7.22%)。

5.舌根音

(1)k(512)

客语k声母主要来自中古见母,相对应粤语声母亦多读为k,少数读为kʰ或h。因此,客语k声母相对应的粤语多读k(81.25%),其次为 kʰ(8.01%)或 h(5.47%)。

(2)kʰ(340)

客语kʰ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溪群二母,少数来自见母。中古溪母粤语除部分仍读kʰ声母,多转读为擦音h,甚至唇化为f;群母则多读为kʰ或k。根据本研究语料归纳,客语kʰ声母相对的粤语声母亦多读kʰ(39.12%),其次则为h(30.88%)或 k(18.53%)。

(3)ŋ(213)

客语ŋ声母主要来自中古疑母和日母。中古疑母粤语今读ŋ或零声母者约略相当,且多兼有此两类声母读音;日母则多读为零声母齐齿韵,少数读为n声母。根据语料统计,客语ŋ声母粤语多读为ŋ(36.15%)或零声母(45.54%),少数读为 n(13.62%)。

6.喉音

(1)h(284)

客语h声母主要来自中古晓匣二母和少数溪母开口,相对应的字粤语多读h(75.70%)或零声母(11.62%)。

(2)Ø(559)

客语零声母主要来自中古影云以母和部分日母,相对应的字粤语多读零声母(61.54%)或ŋ声母(13.24%)。

7、小结

综合以上论述,总结以客语辨识粤语声母的规则如表20。

表20 以客语辨识粤语声母规则

五、结 论

本文以中古汉语为中介,分析现代粤语和客语声母、声调的音韵对应规律,探求这个对应规律在双语交互学习方面的应用。透过本文的比较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

1.粤客双语部分声母虽已混同,但在声调方面仍有区别。比对双语声调与中古汉语的对应规律,有助于提高双语声母相互推求的辨识效果。

2.粤客双语部分声母的分别,有其音韵搭配条件;厘清此类条件,有助于提高辨识率。

3.粤客双语部分声母的混同,若能辅以其它汉语相关语言,则其辨识率可望提高。如本文以普通话为辅,不论由粤语推测客语,或以客语推测粤语,皆有所帮助。

善用本文所述的方法,在粤客双语声母的交互学习方面可以以简御繁,并且适用于韵母与声调的辅助学习。推展本文的研究方法,则不仅粤客双语,各种汉语方言、普通话、域外汉语借音与古汉语之间,都可用此方式来归纳字音信息,进而求得推论规则,以辅助双语的相互学习。

猜你喜欢

中古古汉语粤语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Atelier Ting亭”中古家居体验空间改造设计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文化接触:粤语在外来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及其认同研究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