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补”之后,胆囊痛了

2020-11-13本刊编辑刘国昇

人人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胆源李女士胆结石

本刊编辑 刘国昇

“双节”假期刚过去没几天,李女士就被送进了医院的急诊科。

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喜相逢。在“双节”来临之前,李女士的儿女们为她送来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她经常以月饼做早餐。谁料到假期刚过没几天,她就开始腹痛、恶心、呕吐,小便也变黄了,赶忙到医院看急诊。一查发现:血淀粉酶飙到3000 多,急诊医师赶紧将她收住入院,CT 结果出来明确是急性胰腺炎。

急诊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为她查了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结果提示为:胆囊结石诱发的胆源性胰腺炎。原来,李女士的胆囊里都是泥沙样结石,其中一颗结石掉落到了胆总管下端,诱发了胰腺炎。查明病因后,大夫们为李女士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打开胆囊一看,里面密密麻麻满满一袋子的结石,大大小小有百余颗。

无独有偶,就在前几天,才出院的郝女士也是因为吃得太多,出现了腹部疼痛。她以为是胆囊结石发作,想等国庆和中秋长假结束后再去医院看病。结果腹痛一直没有缓解,而且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血淀粉酶1000 多了,也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胰腺炎发作。

还有刚出院的马女士,本身就患有胆结石,但是刚生完宝宝,在坐月子期间家里人拼命给她补充营养,结果造成泥沙样结石掉落,诱发了急性胰腺炎,还好送到医院抢救及时,现已排除危险在静养中。

假期“大补”后,最受伤的还是胆囊

入秋后“秋补”之风盛行,尤其是“双节”假期后,医院里的结石患者也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结石症拥有着广泛的患者人群。一般40 岁左右的人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结石。人吃五谷杂粮几十年,随着年岁的增长,体内有点结石太正常了,尤其是身形较为丰满的女性,更容易与结石结缘。但很多人并不知晓,因为小结石一般可通过自身的排泄机能逐步排出,只要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大多可避免结石发作。

足够小、足够致命的泥沙样胆结石

泥沙样胆囊结石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也属于胆囊结石病类型的一种,其成分胆红素广泛分布在整个胆囊和胆道系统,患者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在平时生活中,发生了泥沙样胆囊结石的患者,一般会有发热与寒颤等症状,腹痛后还会伴随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在饭后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饱胀或隐痛症状。

好多人觉得泥沙样细小的结石不要紧,反正又不会卡住器官管道发生结石嵌顿,但殊不知其实结石越小越可怕。打个比方,胆管好比是一条走廊,一端连着肝脏,一端连着十二指肠,但是这条走廊有个特点,中间侧面有扇门里面是个小房间,就是胆囊,靠十二指肠出口的位置侧面又有另一扇门连着另一条走廊——胰腺。小房间里的石头不小心掉到走廊上是很危险的,因为十二指肠的门特别小,很容易发生嵌顿。走廊不通畅,就会滋生细菌,造成感染。同时胆汁也会返流到肝脏,诱发胆管炎甚至休克。如果嵌顿的位置正好把另外一条胰腺走廊的小门也堵死了,那就会引发致命的胆源性胰腺炎。

如果已被诊断为泥沙样的胆囊结石,建议尽快手术治疗。这是因为泥沙样的结石很容易掉进胆管内,引发胆管炎、胰腺炎。此外,直径超过2 厘米的结石或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时,胆囊恶变的概率会增大,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切除胆囊。平时有泥沙样胆囊结石多次发作的患者,也建议早期摘除胆囊,以免诱发胆源性胰腺炎,引发更严重的损害。

大快朵颐一时爽,结石上门受不了

时下正是吃蟹的好时节,再加上家里还屯着不少月饼,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千万注意不要贪嘴,暴饮暴食这些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源性胰腺炎。

一旦患上胆结石,吃饭口味应清淡;烹调食物少用煎、炸,多采用煮、炖、清蒸的方式。最好避免摄入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像咖啡、浓茶,烟、酒等也要适可而止,这是因为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都容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最好能多进食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的纤维素越丰富,越可能改善体内胆固醇的排泄,有效防止结石。此外,患者还要切记不能暴饮暴食。

猜你喜欢

胆源李女士胆结石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擦玻璃
申请信用卡贷款装修房屋常州一女子被骗1万元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
一女子骗领退休金被判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