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2020-11-12吴桂女

速读·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吴桂女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作品,文体不一,内容多样,情感丰富,给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为课堂教学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极大便利。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它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了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了人间真挚的纯洁情感。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适时地对学生穿插德育教育,这样不仅能够调动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陶冶性情,激发情感,引领他们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也能很好地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进而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情境创设中渗透爱心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其中不乏些描写自然风景的美文,有雄伟壮丽的高大山川,有神秘莫测的日月星辰,有幽静如画的田园村庄,有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去呈现壮阔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之中,陶醉在风景如画的意境里,尽情地去感受大自然的伟大魅力,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二、在语言训练中渗透孝道教育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是写作者思想的载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文本中的语言都是作者精心推敲提炼而成,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丰富的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用文本材料中的德育点,使之与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句段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反复琢磨、推敲中,悄无声息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小乌鸦爱妈妈》时,我充分利用能揭示思想内容的两个词语“懂事”“可爱”,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大家在畅所欲言中表达了自己浓浓的思想情愫,深刻领会到小乌鸦照顾妈妈的不易,以及对妈妈孝敬的伟大。“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也是当代少年所必备的品德。恰巧感恩节就要到了,临下课时,我问同学们:“回家后,能不能为我们日夜忙碌的亲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来感恩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能!”。晚上,班级微信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家长们纷纷发过来图片或视频,无不露出喜悦和自豪的幸福之情。令人感动的画面中,有给父母捶背、洗鞋袜、洗脚的,有给爷爷奶奶沏一杯茶的,有洗饭碗的

三、在归纳感受中渗透善心教育

于漪说:“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教之道,德为先。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极强的美文,在分析完课文后,还需要对文本思想内容加以引申发挥,即由事及理,由此及彼,归纳总结,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从而在感受中获得心灵的启迪,促使自己更好地健康成长。

《称赞》一文,主要讲了小刺猬和小獾因懂得赞赏别人,从而与大家和睦相处的故事。教学中,在分析完课文后,我适时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认可,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父母的一句由衷的赞赏,同学的一句真诚的赞美,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让我们感受到大家的可亲可爱。同学们,学完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呢?”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文本主题,畅谈自己的感受,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同学们畅所欲言,“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優点,善于称赞别人。”“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就必须先学会称赞别人。”“我们要学会称赞别人,与人和谐相处。”“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改变别人的一生。”……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让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并在发言中深刻地领悟到生活中应该正确善待生命,要能够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人。

四、在诵读中渗透爱国教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教师应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产生想象,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激发其内在真善美的情感,让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大海的歌》一课时,为把握作者对祖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产生的快乐、自豪的情感,我采用了让学生三读课文而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一是速读课文,思:文章总共写了大海唱了几次歌?都唱了什么?二是默读课文,想:大海在什么情况下唱起了欢乐的歌,并且唱着一曲新歌?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勾画相关的语句。学生对海港繁忙的景象和深海石油钻探船的雄伟气势有了大致了解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这样同学们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在诠释主题中渗透责任教育

语文教材是德育的天然载体。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的主题,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分析文本主题时,要充分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阅读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自己的阅读感受,获得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思想认识水准。

例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让学生先充分阅读课文,然后设置问题,直奔文本的主题,“美丽的小村庄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在启发引导下,同学们自主展开合作、探究,从文本中去找答案:“小村庄是被大雨冲走的”。接着,我适时引导,“那么大雨为什么会轻而易举地冲走小村庄呢?”通过这样一问,一石激起三层浪,学生们自然就会进而探寻“森林的作用”这一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就会对自然界中的森林、树木等植被产生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会情不自禁地联系我们当前的现状,沙尘暴的肆虐、耕地的减少、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现象,从内心中自然而然地会产生爱护环境,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想法,就会对“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初步的认识,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担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善待大自然中的一切花草树木,珍惜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家园,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