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1+N”线上作业体系淬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11-11潘文琴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视域整体体系

潘文琴

【摘   要】线上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架构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是提升线上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要改变线上课堂学生学习结构松散,教师指导效能低下的现状,可以搭建线上作业体系,开发“1”个集成交流中心,规划“N”条数据流,实行“5+2”周作业设计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增大了作业开发的广度,加深了作业开发的深度,提升了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效能,淬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义深远。

【关键词】“1+N”;作业体系;线上平台;自主学习

2020年3月24日,《人民教育》刊登了浙江省教研室王小平老师的《线上教学一个月之后,深度反思文章来了!》一文,文章明确指出,“线上教育教学是正常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架构“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是提升线上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但综观线上课堂,学生的学习结构相对松散,学习状态欠佳,教师的指导也因距离和网络的介入而降低了效能。要改变这一状况,搭建线上作业体系是较好的突破口。事实上,无论是居家学习,还是疫情后的在校学习,作业的整体规划、设计与评价跟进都能较好地联结起“教”与“学”,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促使他们在体验、感知、实践等活动中落实语言能力,从而提升其思维品质,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线上平台的融入能促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从学科作业的特征出发,使用线上工具的适切功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同时教师也能进一步掌握学情,提升指导的效能。

一、路径架构,并联赋能

教师结合互联网+教育优势,从“整体视域”和“线上平台”两大方面入手,架构并联式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体系(如图1)。

(一)整体视域:为学习赋能

整体视域由面向单元整体的基础性作业Weekday Homework(工作日作业)和面向“全人培育”的主题提升性作业Weekend Project(周末项目作业)构成,呈现为“5+2”周作业体系,该作业体系结构清晰、内容全面,适合学生使用。

(二)线上平台:为指导赋能

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对数据流进行统整、分析,以作业类型的不同分时、分量地发布作业和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分层、分模块完成作业。在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利用数据导向对各项作业进行评改、梳理、再设计,形成作业资源。

二、落实行动,策略赋能

(一)基于整体视域,建立“5+2”周作业体系

1.单元解析,分类编排

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人教版PEP教材以“话题—功能”为结构设置单元。以四年级下册为例,教师对每单元的教材进行整体编排:确定以Part A&B的Lets talk,Lets learn,Read and write,Lets spell为核心内容,将其划入Weekday Homework范畴;Main scene,Lets check,Lets sing以及Part C的Story time则划入Weekend Project范畴。

2.细化作业,渐进推进

设计Weekday Homework时,教师将核心内容中的Lets talk,Lets learn和Start to read/Read and write板块重整为一体。对三至六年级的英语作业进行整体整理后形成下表,如表1。

从表1可见,小学英语各板块的基础作业都包括跟读、模仿;提升作业则与课型功能的指向有关。二者在单元中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在具体落实时,教师将5天的Weekday Homework分成“2+2+1”组合的形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化设计:学生用两个2天分别熟悉两课时的内容,再用1天时间对Day2和Day4的作业数据进行追踪、分析。由此可以实时更新重点、难点知识,精准设计Day 5的作业。实践后发现,Weekday Homework的作业耗时可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样定时、定量的推进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为学生所接受。

3.项目推动,多元发展

作为教育者,除学科考虑外,更应站到“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视角,以作业设计为抓手,使学生得到更为自由、充分、全面的成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利用“2”天的周末时间,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多元、开放的Weekend Project设计。

教师重整教学板块,分析Weekday Homework的数据中呈现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单元主题提炼成项目,对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以PEP教材三、四年级中Unit 1的Weekend Project为例,教师做了如下设计(如表2)。

(1)流程清晰,板块一致

由上表可知,Weekend Project的流程均由Weekly Micro Lesson开启,学生先完成一周知识梳理和周末任务导引中提示的作业,再完成由基础作业和提升作业两部分组成的项目作业。流程和作业板块保持一致的设计便于学生的理解、参与。

(2)成果先行,分层设计

Weekend Project十分注重作业的分层设计,如基础作业“小小朗读者”有朗读和跟读两种方式,形成保底要求;而提升作业“小小行动家”则提供了多种项目分支(如图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

这一设计不仅符合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引导学生在周末两天时间内通过选择、实践、展示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其持久的学习力。

由此,在整体视域的规划中,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Weekday Homework;在“全人教育”的视角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多元、開放的Weekend Project,形成“5+2”周作业体系。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视域整体体系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