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洲电影将取代好莱坞?

2020-11-11董铭

环球时报 2020-11-11
关键词:亚裔题材好莱坞

本报特约记者 董铭

在10月底举行的伦敦韩国电影节上,不少亚洲电影版权受到热捧,“亚洲电影要取代好莱坞了吗?”英国广播公司(BBC)9日据此发文,预测亚洲电影正在摆脱好莱坞的影响,凭借本土题材的原创、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新一代更具国际视野的电影人才,逐渐占领本国和海外市场。

亚洲元素电影越来越受欢迎,这在近年来国际电影市场上已是不争的事实。韩国电影《寄生虫》不仅夺得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奖,还创纪录地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殊荣,这导致通常

不看非英语电影的美国观众对亚洲影片顿生好奇——不仅导演奉俊昊的早期作品成为点播热门,连带其他韩国和亚洲影片都获得更高关注度。在此之前,讲述美国亚裔族群和亚洲人生活的《摘金奇缘》在全球获得2.38亿美元的巨大商业成功,续集《中国富豪女友》(图一为原著小说)也被寄予厚望,只是因疫情影响而耽搁制作。此外,由华裔女导演王子逸、亚裔女星奥卡菲娜领衔的《别告诉她》也获得高口碑,这部几乎全在中国东北拍摄的悲喜剧,获得今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和喜剧类最佳女主角奖,成为亚裔题材为西方主流所接纳的又一证明。

在以上几部作品的带动下,亚洲电影和亚洲电影元素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不只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些拥有成熟的电影产业的东亚国家,连泰国、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题材也变得抢手起来。上个月,印尼作家杰西·苏坦托的小说改编权被流媒体巨头网飞高价买走;迪士尼除了推出真人电影版《花木兰》,下一部动画片是以东南亚文化为背景的《寻龙传说》(图二);漫威亚裔超级英雄大作《尚气》也已排上日程。

“文化力量东移了吗?”BBC对于这股亚洲电影热潮进行分析,认为首先是因亚洲巨大的电影市场: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和银幕,韩国则是影院上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此外,“亚洲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道德传统,他们更注重家庭关系,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科学、教育和技术充满敬意。这些都体现在亚洲电影中,并将随着这股热潮反向输出到西方,正如今天韩国音乐全球大热,就说明这条文化道路的可行性。”与此同时,在欧美院线因疫情断档的当下,防疫措施得当、影院早已复工的亚洲人,发现可以不再依赖好莱坞电影,只靠本土片仍能给观众带来惊喜;而以网飞、亚马逊为代表的流媒体平台也在这个时机大力扩展亚洲分部,扶持亚洲电影人的原创题材,用本土影视剧来争夺本土用户,并通过网络走向世界。

在这股热潮中,“文化挪用”是个敏感且难以回避的问题,《摘金奇缘》《花木兰》等都曾遭遇亚洲观众对于好莱坞专造“文化左宗棠鸡”的批评。西方人基于对亚洲文化的刻板印象,常会犯下似是而非的错误。早在2002年美剧《萤火虫》中就曾出现不少中文对白,虽说导演乔斯·韦登是基于未来各国携手太空合作的善意设想,但那些普通话从美国人嘴中说出仍显得有些尴尬。由此可见,想要让更多亚洲题材走入国际主流市场且不至于扭曲变形,亚洲电影人对于本土文化的坚持和维护,以及西方电影人的尊重和理解,都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亚裔题材好莱坞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纽约仇恨犯罪肆虐 亚裔老人怕出门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