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中国重要食药用菌的名称变更与英译策略*

2020-11-11

中国食用菌 2020年9期
关键词:侧耳学名拉丁

吴 迪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近十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各地区都积极引进、推广食用菌新品种,传统的香菇(Lentinus edodes)、色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等出现了一些改良品种,而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c)、黑皮鸡(Oudemansiella raphanipies)、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等新品种的试种成功,也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张金霞等[2]编著的《中国食用菌品种》一书中,不仅介绍了香菇、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黑木耳、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这五大主力菌种外,还对近年来在中国主要栽培的如双环林地蘑菇(Agaricus placomyces Peck)、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等20多种食药用菌进行了介绍。黄年来[3]主编的《中国食用菌百科》中也收录了11个专题、1518个条目的食药用菌菌种资源。2010年,戴玉成等[4]在《中国食用菌名录》一文中对我国食 (药)用菌名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收录了966个食药用菌分类单元,并排除了过去文献资料中的187个名称,新增了82个名称。关于食药用菌名称的翻译问题,卯晓岚等[5]在《我国常见食药用菌名称》一文中,给出了部分常见的中文和拉丁学名,并介绍了部分食药用菌的商品名和别名,给出了食用、药用以及栽培的分类。但这些分类和名称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着不规范的名称和引用。

1 我国近十年来重要食药用菌名称

1.1 香菇

香菇起源于我国,是我国的主力食用菌品种,是世界第二大品种的食用菌[6]。香菇别名很多,有香蕈、花蕈、椎茸、香信、花菇、冬菰、厚菇等。拉丁学名为Lentinula edodes,而英译的名称也比较多,有直接用汉语拼音的“xianggu”,也有用mushroom、shiitake、Lentinus edodes等多种名称,分别用于不同的场景。在学术、科研领域多用拉丁学名,如在“本试验以香菇为原料,对微波法提取香菇含氮物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这种科技英语的翻译中[7],译文“The nitrogenous substances-extracting technology by microwave from Lentinus edodes was studied”中的“香菇”一词就被翻译成为“Lentinus edodes”;而在“有人喜欢由肉、香菇和青菜做成的咸味馅料”这样的日常用语英译中,译文“Some people prefer the savoury fillings made from meat,mushroom and green vegetables”中“香菇”一词就被翻译成为“mushroom”[8]。同样在日常生活的菜名中,因为香菇入菜后会变黑,所以还会特别地加上一个“Black”的前缀,如“松子香菇”会译为“Braised Black Mushrooms with Pine Nuts”“香菇扒菜胆”会译为“Braised Green Vegetable with Black Mushrooms”。

我国香菇的品种十分丰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这些不同的分类方式也给香菇带来了多种的商品名称。如图1所示的实际上是一种混合了多种分类方法的名称,这些商品名称的英译比较麻烦,因为缺少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翻译方式,英译的难度比较大,通常会采用音译、意译等多种方式,但很难统一。

1.2 木耳

木耳又名黑菜、黑木耳、耳子、光木耳、细木耳、云耳等,拉丁学名为“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英文名称也有直译的“tree ear”,意思是“树上生长的耳朵”,也有英译成“wood ear”(野生的木耳)或“cloud ear”(云耳),但多数情况下还是用“black fungus”或“jew’s-ear”。由于木耳的种类很多。同属木耳属的“毛木耳”,其拉丁学名为“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o”,但在英语翻译时,经常会把这两个种的名称混用,都翻译成“Auricularia auricula”。这几种不同种类的“木耳”可以从拉丁学名上加以区分,但在英译时一不小心就翻译出错,必需要具有一定的食药用菌专业知识才能正确翻译。

一些木耳品种的名称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在2013年Looney等人发现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o”与欧洲的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在系统发育上处于同一分支[9],而且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的发现早于毛木耳。因此,根据食用菌二名法的命名规则,毛木耳实则应与玉木耳的名称一致,应更名为“Auricularia cornea”。这个名称已经被最新的《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更正。201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十一批)(征求意见稿)》也采用了“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来命名毛木耳[10]。

1.3 平菇

平菇拉丁学名为Pleurotus ostreatus(Jacq.:Fr.)Kummer,别名有侧耳、北风菌、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等,在我国台湾地区习惯称秀珍菇,也属于我国产量比较大的菌种。平菇的英文翻译也比较多,有Oyster mushroom、Pleurotus、mushroom等多种译名。学术上多用Pleurotus ostreatus或Pleurotus。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平菇属于侧耳科侧耳属,与其它侧耳属的品种很容易混淆。如金顶侧耳(学名榆黄蘑),拉丁学名为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泡囊侧耳(又名台湾侧耳),拉丁学名为Pleurotus cystidiosus O.K.Mill;鲍鱼侧耳的拉丁学名为Pleurotus abalonus Han ,K.M.Chen et S.Cheng;黄白侧耳(又名美味侧耳)的拉丁学名为Pleurotus cornucopiae(Paul.:Pers.)Rolland。在201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十一批)(征求意见稿)》采用了“Pleurotus ostreatus(Jacq.)P”和“Kumm.&Pleurotus floridanusSinger”这两种平菇的名称,而侧耳则采用了“Pleurotus pulmonarius”的名称,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侧耳属的食用菌其商品名称均是平菇,在国际贸易中很容易因不同的英译标准而出现问题。

1.4 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栽培和认可的食用菌,又称白蘑菇、洋蘑菇,而在欧美市场其商品名称时常会称之为普通的蘑菇或纽扣蘑菇。我国人工栽培自1935年开始试种,多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及南方的一些省份[11]。双孢蘑菇的拉丁学名为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而英译名称也有很多,如common cultivated mushroom、agaricus brunnescens、button mushroom、Agaricus bisporus Imbach、white mushroom等。

1.5 金针菇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别名冬菇、朴菇、构菌、毛柄小火菇、冻菌、金菇、智力菇等,拉丁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s(Curtis)Singer,英文名译为 velvet foot、needle mushroom 或 enoki mushroom。在科技文献中几乎全部都英译为“Flammulina velutipes”,如句子“两种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对比研究”就可以英译为“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Liquid Mediums for Flammulina velutipes”。但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云南等地还发现一些新的金针菇变种,如云南金针菇,拉丁学名为Flammulina yunnanensis Ge Z.W.&Zhu L.Yang,这是Ge Z.W等[12]发现在我国云南等地的金针菇与传统的欧洲金针菇,在系统发育树中形成了2个明显的支系,所以其给予了新的命名Flammulina filiformis(Z.W.Ge et al.)P.M.Wang,Y.C.Dai,E.Horak&Zhu L.Yang。而且根据近年来的最新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包括云南在内的东亚地区的金针菇拉丁学名命名为“Flammulina filiformis”,而不再延用原来欧洲产地的拉丁学名“Flammulina velutipes”[13]。

香菇、平菇、黑木耳、双孢菇与金针菇是我国近十年来的食药用菌前五大品种,在整个食(药)用菌产能的比例超过70%。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些重要的食(药)用菌名称和英译随着科研水平和人们对真菌的认识程度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但一般来说,拉丁学名会有一些变化,但中文和英文的名称由于语言交流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因此一般这些食(药)用菌的中英文名称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2 食(药)用菌名称翻译的策略

食(药)用菌的名称翻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应该加强名称翻译的专业术语应用。目前已经有一些食(药)用菌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里面详细规定了食(药)用菌的名称翻译方法,及食用菌育种、栽培、加工生产中的专业术语翻译方式等,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科研教学的英译要求。部分食(药)用菌的名称英译和解释定义见表1。

表1 部分食(药)用菌名称的英译和定义Tab.1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definition of some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如表1所示,在具体的食药用菌名称英译中,特别是在学术翻译中,要认真对待文献资料的专业术语,用专业的知识和表达方式来翻译相关的内容。一般食用菌的名称等专业术语译文应为名词性短语,很少采用较长的有主、谓、宾结构的长句。同时,翻译的专业性还表现在专业术语在食用菌行业中的通用性标准化表述,能够得到食用菌同行的广泛认同,或者符合当前食用菌行业进行国际交流的通常翻译习惯。在同一篇文献中的食用菌名称应前后表述一致;对于一些食用菌的商品名称、菜名等可以采用音译、意译等方式表达,在体现专业性的同时,保持翻译的灵活性。

3 结论

近十年来,我国的重要食(药)用菌产能排名变化不大,但主力品种的学术名称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认知的加深,特别是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成果,部分食(药)用菌的拉丁学名有一些变化。但从使用和翻译的角度来说,中英文的食(药)用菌名称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有过大变化。食(药)用菌的英译的标准应参照《中国食用菌名录》 《汉语学名法规》以及《中国经济真菌》等专业著作所提供的科学名称,以专业严谨地翻译策略进行英译,促进了我国食(药)用菌产业的对外交流和科技发展。

猜你喜欢

侧耳学名拉丁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学名
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春天的耳朵
拉丁新风
病房观看中共十九大开幕直播
爱美的拉丁老师
猪苓的称谓及学名更替
拉丁一派热辣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