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科普常识

2020-11-10周文魁

康颐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口病皮疹

周文魁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091

说到手足口病,想必很多家长都不陌生,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已成为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家长朋友们对手足口病的认识情况参差不齐,多数家长缺乏对手足口病的基本认识,当孩子患病后,不少家长没有第一时间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还有很多家长采取了不正确的治疗方式,反而加重患儿病情。作为一种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不同患儿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不过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比较有特点,尤其是在夏秋两季其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儿科医师能够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对其病情做出基础判断。由于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经过对症治疗后,患儿在较短时间内即可痊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重视程度不足,其实手足口病对于儿童健康的威胁是比较大的,虽然多数患儿患病后一周内即可痊愈,但也有少数患儿临床症状较重,在病情持续的过程中可合并心肌炎、脑膜炎等致命性疾病,因此广大家长朋友应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明确其病因症状以及相关治疗措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儿童健康,下面我们就针对有关手足口病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从病因上来看肠道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的基础病因,根据对病原体的鉴别分析,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所致,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上的一些受体结合,受到感染的细胞将会成为病毒增殖复制的工具,目前来看年龄小的孩子感染相应的肠道病毒后首先会在上呼吸道、肠道以及淋巴系统内形成大量病毒,然后随血行散播至患儿全身,不过目前来看,多数患儿在患病后,其病毒感染症状相对较轻,只要给予科学的治疗患儿就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凭借自身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手足口病从本质上来看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在患病后一周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并痊愈,不过也有一些患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或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其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临床工作中我们也见过一些由于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影响进而出现心肺功能障碍或脑部感染等致命性并发症的患儿。

手足口病患儿早期临床症状与流感有一些相似,患儿会出现低热、流涕、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过手足口病患儿在病情初期即会出现相关部位出疹的情况,多数患儿其皮疹集中于手部、足部、臀部以及口腔黏膜,不同患儿其皮疹类型和特征有一定差异,多数患儿初期皮肤表面皮疹主要是丘疹、疱疹,常规型手足口病患儿,其皮疹数量相对较少,且皮疹体积也相对较小,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特殊类型手足口病,这些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患儿皮疹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其皮疹数量相对较多,且皮疹本身体积较大,常规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皮疹后,相关部位痛痒症状比较轻,甚至无明显异常感受,而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患儿由于皮损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因而患儿会有比较明显的痛痒症状[1]。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在出疹期即可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多数患儿在此类症状持续一周左右后康复。不过也有一些患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相对较差,因而病情可进一步发展。病情较重的手足口病患儿,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其神经系统受累,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较差、活跃性较低、嗜睡、无力、烦躁等,不过即使是神经系统受累,多数患儿在妥善的治疗下仍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那么将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少数患儿在病情持续加重的过程中,会出现心肺功能损害或脑部感染,在此情况下患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不仅呼吸和心率增快,而且表现出大汗、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时一定要注意患儿心、脑、肺方面的并发症,如居家治疗期间发现患儿病情加重,出现嗜睡或意识方面的改变,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在此阶段如不能接受有效治疗,那么患儿将面临心肺功能衰竭、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风险。

从临床工作经验来看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属于轻症范畴,给予对症治疗后,一星期左右即可痊愈,该病痊愈后不会产生后遗症,也不会对孩子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但一些重症患儿如遭遇心肺功能衰竭或脑部并发症则可能造成难以逆转的后遗症,这对于患儿后续生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

儿童手足口病治疗一定要注意科学用药和隔离治疗,很多家长在患儿居家治疗期间,没有重视隔离治疗,这对于病情恢复是非常不利的。不少家长认为成年人不会受到感染,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如果患儿家长正处于免疫力较低的阶段,在密切接触患儿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到感染,另外如果家中还有其他儿童,更要注意做好隔离治疗工作。患儿使用的餐具要注意高温消毒,患儿接触过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也要进行擦拭消毒。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让患儿保持安静休养[2]。

当然在患病过程中,要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给予其妥善的治疗处理,患儿发热时要注意测量体温,体温在38.5℃以内的患儿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手段来控制体温,当患儿发热超过38.5℃,则应适当给予退烧药物,儿童常用退烧药物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患儿既往长时间使用一种退热药物,那么在退热过程中可尝试另一种退热药物,这样能够强化退热效果,要注意退热药物使用间隔,避免频繁给药导致药物过量。另外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抗病毒药物也非常重要,通常可根据医生指导意见,采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方式来进行抗病毒治疗[3]。患儿在患病后一定要注意适当增加饮水量加速代谢,同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易消化特性,可以在患病期间适当给患儿吃一些新鲜水果,通过水果来补充维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免疫力加速康复。

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本文后能够加深对儿童手足口病的认识,当孩子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情后要遵照医生指导意见,科学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蓝小琴.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2):88,100.

[2]江秀兰.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16型抗体筛查在手足口病中的作用与关系研究[J].饮食保健,2020,7(1):55.

[3]張志琴.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114-115.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口病皮疹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指标的应用研究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口服中成药制剂
A Doctor’s Visit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
浅谈肠道病毒EV71
慎辨麻疹与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