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法教学中稚化思维的运用

2020-11-10刘梅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语法教学

刘梅

摘要:教师可以利用“稚化思维”的教学艺术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稚化思维”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是通过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感受,使自己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保持同频共振,以此让英语课灵动起来,吸引学生爱学、乐学。

关键词:稚化思维;英语教师;语法教学

在如今的高中英语课堂上,语法教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只有掌握好了语法,才能读懂阅读中的长句、难句,才能用更准确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写作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许多教师尽管在语法教学上花了很大力气,却收效甚微。笔者通过大量听课发现,一些教师对语法知识了如指掌,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要么居高临下地将自己的语法知识直接倾倒给学生,要么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从而造成部分學生听课效率低下。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关注学生原有的背景经验和知识储备,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经过有效的教学实践,认为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蹲下去”,有效地使用“稚化思维”的教学艺术。

这种“稚化思维”的教学艺术.就是指“教师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蔽起来,在教学时不以一个知识丰富的教师自居,而是把自己的思维降格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设身处地地揣摩学生的学习水平、状态等,有意识地发生一种陌生感、新鲜感,以与学生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思考情境、共同的探究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学生一起同步探究问题,在认知和思维方面保持与学生“同频共振”,从而顺利完成教与学的融合。这种教学手段顺应和同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识。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稚化”自己的语法教学呢?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借助“稚化思维”来优化语法课的一些做法。

一、以激情四溢的歌声启发学生乐学

高中生学业繁重,考试的压力大。所以他们更需要放松来缓解学业压力。教师若能适当地稚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稚化教学中,教师不能“一言堂”,而是应该进行创设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渴望,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因此,对于较为枯燥的语法课,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边唱边学。

教学案例1:在进行定语从句教学时,教师没有先入为主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定语从句,而是先给学生提供导学案。导学案的第一部分是TheRed River的歌词,上课时,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听唱,同时要求学生给挖空部分填上歌词,挖空部分就是教师即将讲解的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如“that,who,where”等关系词。练习设计如下:

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填写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他们听得非常认真,填好答案后,教师请学生总结所填关系词的用法,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最后,教师自己随着音乐,边唱边舞,学生也一起合唱。下课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意犹未尽。

唱英语歌曲不仅可以增强学习英语的趣味性,还可以营造良好愉悦的教学气氛。在体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仿佛化身高中生,对歌曲辅以相应的肢体语言,这就落实了综合渗透的教学方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原本很难理解的词汇或者很难记忆的句子会变得简单和便于记忆。这种教学手段顺应和同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稚化”教学方式,等于放低了教学起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创造快乐、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进而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

二、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来化解学生的难点

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法教学时,应该认真思考学生的难点在哪里,以及这些难点为什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需要弄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且容易理解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以学生的思维认知为认知,让师生的认知同步”,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降低教学起点,化解他们的难点,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教学案例2:反义疑问句的回答始终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特别前面陈述是否定,后面问句是肯定的句子,学生一般都会不太明白。常规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先列出类似下面的例句并口头翻译:

我堂兄几天前没参加这项活动,是吗?

——Yes,he did./No,he didnt.不,他参与了。/是的,他没参与。

随后,教师再让学生翻译了几个句子。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学生还是没有理解这种语法现象。

笔者在讲这个知识点时,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内容如下:

有一对中国的恋人罗泽和女朋友在英国留学。一天,他的女朋友莫名死在公寓里。有人指控是罗泽谋杀的。警察实施逮捕时质问他:Youkill your girlfriend,didnt you?罗泽大声辩驳:N0,I didnt!警察觉得很奇怪反问他:You didntkill your girlfriend,did you?罗泽立刻回答:Yes,Idid!警官又说:You kill your girlfriend,didntyou?罗泽继续反驳:No,I didnt!其他警察也不停地质问他:You didnt kill your girlfriend,didyou?罗泽依然回答:Yes,I did!警察感到奇怪极了,一致认为罗泽脑子有病,就把他送到医院做精神鉴定。

故事讲完之后,笔者问学生:

然后教师设计了几个类似的、比较有趣的反义疑问句,让学生迅速作答。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想他们之所想,寻找能引发他们兴奋点的小故事,这样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语法知识点的印象。再通过让他们根据事实来回答问题,从而巩固这个知识点。

学生听完故事后,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发言大胆主动,可能是小故事减少了他们的畏难情绪,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通过这个小故事和及时的操练,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语法点,并有效地把语法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机械地灌输语法知识,而没有和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交际中互动,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法学习产生厌烦。而故事来源于生活,情节引人人胜,语言浅显易懂,具有灵动性,所以容易吸引学生,这样就有助于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故意出错来实现对学生的因势利导

“故意出错”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艺术,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艺术帮助学生增强认真听课的内驱力,因为能发现教師的错误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教师出错,等于打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人都会犯错。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错误的起点,一起思考,一起探究,逐步纠正错误,这样就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学习的自信心会增强。错误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学生的语法学习需要不断地尝试错误,需要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理解的片面性.需要亲自体验由“思维混沌”到“恍然大悟”的过程。这种教学策略尊重了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接纳了学生的错误。教师故意错学生之所错,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错误的根源,最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知识点。

教学案例3:为了让学生搞清楚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用法,教师有次在黑板上故意写出一些错误的句子,让学生解释哪里错了。

教师没有先介绍非谓语动词的用法.而是从自己上高中时分不清的三个句子说起,向学生示弱,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住。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呈现曾经易犯的错误,以此来引导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仔细辨析错误,深化自己的认知。这种做法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前要清楚学生的错误所在和思维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帮教师纠错,这样才能不断地深化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启发思维、充分挖掘学习潜力的目的。

此外,教师常常在课堂上经常展示自己在高中阶段错误百出的作文,让学生判断一下教师高中时候的英语水平。学生对于挑教师的错误很感兴趣,纷纷指出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并且分析了错误的原因。

综上可见,教师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有意假装不懂,通过纠正一些错误,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共建中来,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课堂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此外,教师“出错”,学生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师生的思维比较接近.这样有助于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清楚地发现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通过认真听课,更好地理解教师解决这类型问题时的思路,进而知道如何避免此类错误。要想游刃有余地做到“稚化思维”,教师需要深度了解学生,深谙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心理学知识,同时还得具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巧妙变通的教育智慧。

四、以微小改变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

在讲某种语法时,有些教师贪多,一节课把所有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全部倾倒给学生,结果学生根本无法消化吸收。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思维层次来衡量学生的听课思路,自认为这是简单的语法,学生一定能很快理解。其实不然,学生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吸收知识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教师不可以求快求多,最好能根据学生已经理解的知识,对一些题目进行微小的改变,这样就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案例4:课堂上教师请学生上黑板填出括号里动词形式的变形。

教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填空并解释,学生填出seated后,教师随即把题目改动一下,seat后加了一个himself。学生报出正确答案Seating后,教师接着让他们思考,如果把第一题括号里的seat变成sit,再填。然后让学生列举具有相似用法的动词及例句,教师最后总结如下:

综上可见,运用“微小改变”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点点改变”,这就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英语语法知识,促进他们独立思考,从而培养了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与建议

教师教授语法知识的思路和学生习得这些知识的思路是不同的,教师稚化思维,就是试图打通自己的讲课思路和学生的听课思路。教师显示出自己的“笨”,才能让学生的思路障碍“现出原形”,才能帮助学生及时清除这些障碍。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教学方法。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可以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稚化自己的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领域,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利于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语法知识。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有效使用“稚化思维”,那么语法教学一定会趣味盎然。这种“稚化思维”的教学实质就是教师故意放低思维水平,引导学生逐步实现思维的进阶,从复杂的语法题目中找出本质的规律,从而一步步实现从“学会语法”到“会学语法”,再到以后的“善学语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让我们回到久违的学生时代,让我们和学生的思维同步,与他们柔性的心灵共振:让我们与学生保持同样的新鲜感,与学生一起在挫折中成长,一同享受学习的成就感。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语法教学
独立学院英语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