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屏县红心火龙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2020-11-10罗向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摘要]火龙果好栽种,易管理,收入高,开发价值大,在石屏县得到迅速发展。从育苗、搭架、栽培技术、管理、采收和包装运输等方面介绍了石屏县红心火龙果的栽培方法。

[关键词]石屏县;红心火龙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识码]A

火龙果为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根系多分布在2-15cm表土层中,无明显主根,是浅根性植物。种植区域要求年均温度不低于18℃,1月平均温度不低于8℃,极端低温不低于-3℃,持续时间不超过6h区域均可种植。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县内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年均气温18.3℃,年降水量在786-1116ml之间,年日照时数2176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5%。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资源较为丰富,由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开发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的优势。石屏县大桥乡位于石屏西北部,海拔806-2230m,属低热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21℃-25.5℃,年降雨量800-900ml,非常适宜种植火龙果。2004年首次在海拔1170m,年平均气温23℃的大桥乡团山村引进红心火龙果试验,引种非常成功,果实硕大,果形为长圆形或卵圆形,叶状鳞片为红色,表皮深红色、薄,果肉呈红色,嵌有黑色的种子,果肉清甜多汁,口感较甜,香味浓,营养丰富,花青素含量较高。经过近15年的栽种,已探索出在海拔1500m以下区域种植火龙果的技术,现在石屏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到800多hm2,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石屏县产业攻坚脱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育苗

主要采用大棚脱水扦插育苗方法。大棚育苗可不受外界天气因素的影响,出圃时间快,可比露天育苗提前10天左右出圃,大棚脱水扦插育苗方法,苗木根系发达,移栽后缓苗期短,生长速度快。

1.1扦插育苗

1.1.1枝条准备。繁育时期一般选在每年4-9月,主要选择一年生的优良、无病害和虫害的健壮茎蔓,选晴天剪下色深肉厚棱宽的健壮茎蔓枝条,长度约20cm左右,置于通风阴凉处。

1.1.2苗床准备。大棚内苗床用砖隔成100cm宽的苗床,苗床与苗床之间的床距24cm,床底面铺上地膜,填入已經准备好的配方土深lOcm,整平。

1.1.3扦插。茎蔓枝条脱水5-7d后,切口愈合,按株行距5cmx10cm插入大棚内苗床,插入土层深5cm左右,浇水,保持土壤一定的干湿度,切记土壤水分过大,不利于苗木生根。枝条扦插一周左右生根,待长出第一节饱满茎肉的茎段,就可以出圃。火龙果苗出圃,带走大部分的苗床土,边取苗边移栽,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1.2嫁接育苗

选择茎肉饱满、无病害和生长健壮的野生仙人掌属植物“量天尺”(一种野生仙人掌属植物)做砧木,用选择好的火龙果茎段做接穗,晴天嫁接。用刀把火龙果接穗横切成5cm左右的茎段,待切口愈合,在砧木茎部往上10cm左右处用横刀切成平面,插入接穗,对准形成层,用棉线绑牢固定,置于室内,在28℃左右,4-5d伤口接合面有大量愈伤组织形成,砧木与接穗颜色接近,说明二者维管束愈合,嫁接成功,可移进苗床继续培养。

2栽培技术要点

2.1选地建园

选择海拔1500m以下,阳光充足,背风,排灌便利,不积水的沙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平地、台地、坡地都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施入腐熟的有机质堆肥2000-3000kg/667m2,用旋耕机耕均匀。

2.2双层支撑圈立柱准备

火龙果属茎蔓性攀爬植物,且生产期较长,一般在15-20年,需提供茎蔓攀爬立柱支撑,经多年研究试验,搭架以双层支撑圈立柱产量最高,效果最好。制作长宽高2000mm×90mm×80mm的水泥立柱,立柱内放4根直径4mm的冷发丝,增强立柱韧性。在距离立柱顶端前后5cm,左右6cm和距离立柱顶端前后55cm,左右56cm,按“+”形贯穿4个直径为lOmm的孔,每根立柱需配4根直径8mm的钢筋(一般800mm)和2个由废旧轮胎加工而成的胶圈,钢筋长度以能支撑胶圈为限。

2.3树苗移栽 按株行距2000mm×3000mm栽水泥立柱,立柱埋入土层下500mm,用土筑牢,立柱栽好后,在每棵立柱四周500mm左右撒100g45%(15-15-15)氮、磷、钾的复合肥,用锄头把肥料混均,把四周土壤稍稍回垄靠立柱,在立柱的4个孔插入4根长800mm直径8mm钢筋,配上两个胶圈作为茎蔓攀爬的支撑架,立柱四方挖4个定植穴,每穴栽1株培育好的根系发达的带土壮苗,培土严实,用布条或麻线绑在立柱上,不易过紧,以免伤到树苗,浇透定根水,见图l。双层支撑圈立柱栽培方法每667m2栽111桩,种植444株,每桩挂果枝可达80-100枝,每667m2挂果枝可达8880-11100枝。

2.4幼树管理

大棚育出的带土苗,根系发达,边取苗,边移栽,几乎没有缓苗期,移栽后直接开始生长。幼苗生长期,每棵苗留两个芽,随着茎蔓向上生长,用布条或麻线将茎蔓绑在立柱上,辅助茎蔓向上攀爬,立柱四方,每棵苗的两个芽,一个芽攀爬到第一层支撑圈时摘心,另一个芽攀爬到第二层支撑圈时摘心,这样有利于萌发更多的枝条,每桩上下两层挂果枝条保持的80-100枝左右,多余的芽要摘除。

3果树管理

3.1肥水管理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肉质性植物,根系是浅表性生长,肥料薄肥少施,以有机肥为主,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植株抗旱抗病能力,提高水果品质。有机肥的制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家畜家禽粪便,高粱、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等农作物的树秆,打碎,加入适量的钙、镁、磷复合肥混合均匀,撒人少量的水,堆积发酵。有机肥制造也可以用人工菌栽培的有机质废料进行制造。

一年的小树苗,施有机肥两次:栽苗后一个月施一次、栽苗后五个月施一次。第一次每桩施5kg,第二次每桩施10kg;每月施化肥两次:尿素和45%(15-15-15)氮、磷、钾复合肥交替使用,尿素每桩施50g,复合肥每桩施100g,施肥后浇水。

第二年的树苗,施有机肥三次:第一次在开花前3-4月份、第二次在盛花期6-7月份、第三次在开花后期10月份,每桩施肥10kg;开花挂果期,每半个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每桩施100g。

三年后的成年果树,以施有机肥为主,在年初至4月份施一次有机肥,每桩10kg左右,根据树体长势及抽梢情况,加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施肥后浇水。5月下旬-11月中下旬是火龙果开花挂果期,基本上每半个月出一批果,根据具体果实膨大时间,每桩施N+P+K总养分15%的生物有机肥2kg,每批小果形成后,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0.3%的硫酸镁、0.2%硼砂混合夜,提高水果品质。

石屏县降雨量偏少,冬春季节注意浇水,用草席或遮阴网防霜降,增强植株枝条的抗寒能力,避免植株枝条冻伤。5月下旬-11月中下旬开花挂果期,这期间要保持土壤水分湿润,但这个季节是雨水多发季节,一定要注意排涝,火龙果根系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否则根系会因缺氧而死亡。

3.2修剪

修剪技术是火龙果丰产的一个较为关键的技术。进入果期的火龙果,原则上立柱支撑架上的挂果枝只保留当年和头年的枝条,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采果结束后,冬季进行修剪,剪去病枝、虫枝和挂果两年的枝条,立柱支撑架上只留当年的挂果枝条,枝条长度留80cm左右,枝条不能落地,多余的部分剪去。第二年打春萌发新芽时,抹去细枝弱枝,两层支撑圈上新老枝条保留80-100枝,这样可确保当年产量丰收。

3.3人工授粉

石屏县引进的红心火龙果,普遍是雌蕊柱头高于雄蕊3cm左右,自然条件下授粉座果率不高,而且果子偏小,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座果率,提高一级果(大果)的产量。火龙果开花,花量很大,晴天夜间火龙果果园成为一片银色的海洋。晴天夜间把花粉搜集到广口器中,用毛笔将花粉均匀涂在雌蕊柱头上即完成人工授粉。另外,为节约时间,可以用毛笔在雄蕊间打圈转动或用手握住花朵摇晃,使花粉飞扬,这样也可完成自花授粉。

3.4疏花疏果

石屏县红心火龙果花期每年5月下旬-10月中旬,一年开10-11批花。每一批花蕾出現一周左右,疏去连生的,发育差的,畸形的,着生位置不好的。保留健壮的,向阳的,位置偏上的,每个枝条留1-3个花蕾。

火龙果花落一周左右疏果,疏去畸形的,不饱满的,每根枝条最多保留2个果,见图2。

3.5病虫害防治

火龙果属肉质性攀援植物,火龙果耐旱、耐贫瘠、病虫害少、管理较为粗放。在石屏县多年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发现真菌性病害有溃疡病、炭疽病,细菌性病害有茎腐病、软腐病、疮痂病等。火龙果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多采用农业防治,建立无病菌苗圃,培育无病菌种苗,建设无病菌果园区。

真菌性病害高温高湿易发病,台风大雨后容易大面积爆发,发病严重时,及时减掉发病茎秆,并移到园外烧毁或掩埋,发病不严重时,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喷洒。

细菌性病害主要在冬季12月、次年1月发病,细菌性病害发病与虫害有关,预防时侧重防治虫害,发病时用88%的水合霉索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绿邦98,600倍液喷洒。

火龙果虫害较少,常见的有蜗牛、蛞蝓、蚂蚁,果蝇、蚜虫等。防治方法:一是冬季翻土清园,杀死虫卵,减少害虫基数,二是安装杀虫灯或用糖醋液诱杀害虫,三是化学药剂喷杀:蜗牛、蛞蝓用石灰撒在根茎部上灭杀,蚂蚁用敌百虫喷雾防治,果蝇在果实成熟前用除虫菊酯喷杀,蚜虫用定虫脒乳油喷杀。

3.6采收

石屏县火龙果开花到成熟40天左右,5-7月份需38天,8月份需40天,9-10份需45天。为便于水果运输,每批果子提前3天采摘,采摘时间在每天上午或阴天,中午阳光过强或下雨不宜采果,采果要一果两剪,带点茎肉剪下,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

火龙果采收后置于通风干燥室内,按一级果、二级果、三级果分类,用泡沫网套包好,用纸箱或塑料箱分等级装好,固定妥当,装车运输。

[参考文献]

[1]陈华.米易县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9,(07):14-16.

[2]李所清.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火龙果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7(02):12-14.

[3]郑稻根,陈跃清,郑娇玲.漳浦县火龙果种植气象条件适宜性分析[J].福建热作科技,2018,43(04):51-54.

[4]李晓菲,刘振华,陈涛,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稻瘟病预测技术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28(04):551-560.

[5]符晓玲,吴祖欢.火龙果优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01):113-114.

[6]郑良永,钟宁.雷州半岛火龙果高效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6(03):76-78.

[7]庞梅,石创利,青梅霜.刍议火龙果嫁接繁殖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0):22+36.

[8]潘丽娜,黄丽丽,潘启城,等.田东县火龙果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4):97-98.

[9]文斌,周俊,黄涛.火龙果栽培及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12):31-32.

[10]袁国忠.红肉火龙果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99+1501.

[11]周蓉.浅谈红皮红肉型火龙果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14):109-110.

[收稿日期]2020-06-02

[作者简介]罗向福(1966-),男,云南石屏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植物资源利用及经济林果栽培。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