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喀什》汉译文之对比赏析

2020-11-09肖一

现代交际 2020年17期
关键词:马拉喀什

肖一

摘要: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制作的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内容丰富具体,其课文翻译被不少《高级英语》辅导书所引用,在高校英语专业师生中使用广泛。其中,散文《马拉喀什》的译文自然流畅,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比刘沁秋与赵勇合译的《马拉喀什见闻》,二者在遣词、炼句两个方面各有优劣得失,体现了英汉翻译“一名之立,旬月踌躇”的特点。

关键词:《马拉喀什》 遣词 炼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113-03

散文《马拉喀什》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作者运用素朴的语言、精选的词句,直观地描摹了他在马拉喀什期间的部分所见所闻,真实再现了殖民地人民贫苦的生活状况,揭露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罪恶。《马拉喀什》语言简洁清晰,生动逼真,作为英语语言使用的典范被选入张汉熙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 》教材。这篇散文的中文翻译有不少版本。其中,湖北教育学院网站精品课程中的译文自然流畅,在高校英语专业师生中广泛使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比刘沁秋与赵勇合译的《马拉喀什见闻》,本文拟从遣词、炼句两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赏析,并结合翻译的技巧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修改意见,供大家参考(以下分别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译本与刘沁秋、赵勇合译本简称为版本一和版本二)。

一、遣词

词语是语篇构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承载者传达信息、情感、文化、语言风格的功能。语篇翻译过程中根据语境斟词酌句是成功完成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遣词时应注意词语的增减、词义的选择和文学用语的特殊性。

1.词语的增减

增补与省略是翻译中最为常用的变通手段,增补也好,省略也好,基本原则在于增词意思不多,减词意思不缺,从而达到意义更加明确,文字更加通顺的目的。

散文《马拉喀什》开篇由一个长句构成:“As the corpse went past the flies left the restaurant table in a cloud and rushed after it,but they came back a few minutes late.”

版本一:一具尸体抬过,成群的苍蝇从饭馆的餐桌上嗡嗡而起,追逐过去,但几分钟过后又飞了回来。

版本二:一具尸体抬过,黑压压的一团苍蝇旋即从饭店餐桌上嗡然而起,追逐过去,但不一会儿,又飞回了餐桌。

两段译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词组“in a cloud”的翻译。由词义可知,这个词组运用暗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苍蝇数量之多,数也数不清。版本一用“成群”一词略显平淡。版本二用“一团”形容苍蝇的状态更贴近喻体“cloud”的形象,同时加上“黑压压”一词让读者从视觉上真切感受到餐馆肮脏污秽的环境。翻译者在这里就用到了增词翻译的方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多不同,包括词汇使用、句子结构等,翻译时经常需要增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这样一来,不仅使译文更加通顺并且也在表达原文意思方面更加忠实准确,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根据不同情况,增词译可分为语义增补、语法增补和修辞增补。“黑压压”和“旋即”分别作为形容词和副词修饰句子主语,属于修辞增补,增强修辞效果,使译文更加达意顺畅。

与增词译相对应的是省略译,也就是将原文中的有些词省略不译,使译文符合汉语的习惯。但要注意的是减词不减意。

例如:“Except for a day or two after the rare rainstorms there is never enough water.”

版本一:除了较为罕见的暴雨之后紧接着的那一两天外,这地方总是缺水。

版本二:除非下上几天罕见的暴雨,否则水永远都不够用。

后者翻译时省略了“a day or two”,表面上使句子更加简洁,却失去了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甚至会给读者造成这样的误解——只要下几天暴雨,水就足够使用。但版本一略显冗长,不妨改为:除了罕见暴雨过后的那一两天,这地方总是缺水。

2.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现象,有些词还带有某种特定的感情色彩,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选词的准确性。

“As the Jews live in self-contained communities they follow the same trades as the Arabs,except for agriculture.”

版本一:犹太人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里,他们从事阿拉伯人所从事的行业,只是没有农业。

版本二:由于犹太人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它们像阿拉伯人一样做小生意,只是不务农。

“communit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里的解释为:“the people living in one place,district or country,considered as a whole.”根據这个解释,“community”按照意义范围的不同可以翻译为社区、团体、集体、社会。根据文章背景,我们知道马拉喀什的社会组成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欧洲白种人等。由于宗教和种族的习惯,犹太人聚集在某个固定区域生活,因此把“community”翻译为“社区”是最恰当的。

又如:“four or five thousand men in all,winding up the road with a clumping of boots and a clatter of iron wheels.”

版本一:总共大约四五千人,正靴声橐橐,车声辚辚地蜿蜒前行。

版本二:约有四五千人,顺着道路蜿蜒前行,不时传来阵阵沉重的脚步声和铁轮清脆的碰撞声。

前者虽然找到了合适的四字成语对应翻译,但是“靴声橐橐,车声辚辚”八个字均出自文言文,并非常用成语,略显生涩。过于“汉化”的翻译破坏了原文的异国情调,这句话还是如实翻译为好。

有些词语则要根据文章的需要对原意进行调整或略微改变。这就要求译者在词义选择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克服语言、文化及审美造成的差异,将原文的风格准确地传达到译文中来。

文章在描写犹太人争抢香烟的过程中有这么一句话:“Even a blind man somewhere at the back of one of the booths heard a rumour of cigarettes and came crawling out,groping in the air with his hand.”

版本一:甚至连一个盲人听到这讨烟的吵嚷声也从一个摊篷后面爬出来。伸手在空中乱摸。

版本二:甚至不知道待在哪个黑洞里的盲人也听到关于烟的传闻,爬了出来,伸出一只手在空中摸索着。

“rumour”的意思为谣言,指根本不存在的事情。通过上下文我们得知人们讨烟是真实发生的,而且场面非常混乱嘈杂,因此在洞穴似的集市上掀起如此波澜,应该是吵嚷声快速吸引了盲人,而不是谣言的传播。

又如:“When a family is travelling it is quite usual to see a father and a grown-up son riding ahead on donkeys,and an old woman following on foot,carrying the baggage.”

版本一:每当一家人出门远行时,往往可以看到父亲和已经成年的儿子骑着驴子在前边走,而一个老太婆则背着包袱步行跟在后面。

版本二:举家迁移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父亲和已经成年的儿子骑着驴子在前边走,而一个老妇人则背着包袱步行跟在后面。

“travel”本意为旅行,带有休闲的性质,直接翻译显然不合适。在生产落后的马拉喀什,人们常常因为自然原因被迫迁移,并没有固定的住所,而“远行”又留有回归的可能,所以版本二的翻译更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在词义的选择上不论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译文还是刘沁秋、赵勇翻译的《马拉喀什见闻》都出现了明显的错译。

例如:“An Arab navvy working on the path nearby lowered his heavy hoe and sidled slowly towards us.”

在《马拉喀什见闻》中,此句话被翻译为:一个在附近路上干活的阿拉伯筑路工人,扛着锄头,缓缓地侧身朝我们走过来。译者把“lower”翻译为“扛着”显然不正确,应改为“放下”锄头。

又如:“He works the lathe with a bow in his right hand and guides the chisel with his left foot,and thanks to a lifetime of sitting in this position his left leg is warped out of shape.”

版本一:他右手握弓开动车床,左脚引动旋刀。由于长期保持这种姿势,左脚已经弯翘变形了。

版本二:开动车床时他右手握弓,左手固定雕刻工具,由于一辈子都保持这种姿势,他的左腿已经扭曲。

这两段译文都有明显错误。前者把“leg”译为脚,意思上说不通。后者把“guide”译为“固定”也是不合适的。“guide”作为动词时有两个意思:show the way;direct or influence.这是一个富有动态意义的词语,应该将其引申译为“引动”。

“How long before they turn their guns in the other direction?”

这句话常被译为:他们倒戈相向的日子离现在还有多远?这样翻译是非常不恰当的,问题在于译者没有弄清楚“倒戈相向”的意思就生搬成语,违背了原文的本意。“倒戈相向”出自《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为:还有多久,他们会掉转枪口对着我们呢?

3.文学用语的特殊性

在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既要保持原文的生动性,又要注意文学用语的特殊性。如果没有特定语境的要求,应避免使用太过口语化、方言化的词语。在这一方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对《Marrakech》的翻译就略显粗糙。

例如:“Ah,that's only for show! Theyre all money lenders really.They' re cunning,the Jews.”

譯文:“噢!那不过是做出样子来给人看的。事实上他们都是些放债获利的富豪。这些犹太人就是鬼得很。”

译者把“cunning”译为“鬼得很”,虽然意思差别不大,但太过方言化的表达不适合书面用语,不妨译为他们“狡猾得很”。

又如:“One day poor creature who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than four feet tall crept past me under a vast load of wood.”

译文:一天,一个身高不过四英尺的可怜人扛着老大的一捆柴草从我身边蹒跚而过。

“a vast load of wood”被翻译为“老大的一捆柴草”不太合适,不妨译为“一大捆柴草”。

二、炼句

在语篇翻译的时候,为了尽可能不破坏原文的语言风貌,句式的形式尽可能与原文保持一致,这样在表达效果上才不会打折扣。但是,英语和汉语是两种表达习惯完全不一致的语言。英语重视“形合”(formal cohesion),所谓“形合”就是要注重句子形式的接应,要求句子的完整性,句法严密规范,以形达义。汉语重视“意合”(semantic coherence),所谓“意合”就是重视意思的衔接,在句法上不做严格的规范,讲究意会传神,这就是为什么中文语篇可以洋洋洒洒、可以不拘一格,而英语的写作就要紧扣句法。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要在忠实于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将句式整理加工,使句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在这一点上,刘沁秋、赵勇的合译版本略胜一筹。

在文章结尾,乔治·奥威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And really it was like watching a flock of cattle to see the long column,a mile or two miles of armed men,flowing peacefully up the road,while the great white birds drifted over them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glittering like scraps of paper.”

版本一:看着这列一两英里长的队伍静静地向前开进,真好像看着一群牛羊一样,而那掠过它们头顶、朝着相反方向高翔的大白鹳恰似片片碎纸在空中泛着点点银光。

版本二:看着这全副武装,长达几英里的队伍,平静的沿路行进,就像一大群牲畜在移动那样;同时大群白鹤在他们头顶上轻轻掠过,朝着相反的方向,像纸片一样闪闪发光。

作为文章的结束句,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追求句子的分量感,通常发人深省,意味深长。形式上,版本二调整语序并把一个长句断为两个结构较为对称的分句,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内容上,保留原文韵味的同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更具美感。

三、结语

通过从遣词、炼句两个方面对《马拉喀什》不同译文的对比赏析发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译者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两个译本虽然都不是很完美,但各有千秋。可见,想要翻译出来好的作品,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中英文素养,在中英文思维的转换中游刃有余,还要把握好细节,结合文化背景重视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雕琢,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精妙的作品。

参考文献:

[1]A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李北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刘沁秋,赵勇.我为什么写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连淑能.英汉语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劉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7.

[5]孙会芳.此译彼译,译曲同工:《野草》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分析[J].文教资料,2009(9).

[6]孙智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7]张汉熙.高级英语(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马拉喀什
又见恒河 [外二首]
《地铁跑酷》8周岁惊喜尽在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叙事场景格局解析
欧盟加入WIPO《马拉喀什条约》
马拉喀什记忆
马拉喀什不眠夜
殖民统治酿造的悲剧
马拉喀什:赶集永远不嫌晚
乔治·奥威尔《马拉喀什》中的写作技巧探析
乔治·奥威尔《马拉喀什》中的写作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