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0-11-09李伟文

今日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乳房根治术乳腺癌

李伟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 长沙,410000)

癌症是对现代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女性来说,乳腺癌、宫颈癌是非常常见的的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的患者中巨大部分都是女性患者,患者会表现出包括皮肤水肿、乳房肿块、乳头凹陷等等,对女性的生活和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当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为手术疗法,具体可以选择的术式有所不同。对于女性来说,乳房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器官,也是对外观乃至心理影响极大的身体部分,所以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对乳房予以保留[2]。为此,我们可以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与改良根治术之间做出选择。为了研究两种手术术式的效果,我院展开此次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各41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两种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表1中内容所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I期或II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②对侧乳房下垂不超过I度或者无明显下垂。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④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发生重大生活变故的患者,如事业、家庭、家属死亡等;②淋巴结转移的患者;③肿瘤出现在乳头或乳晕的患者;④合并其他部位肿瘤的患者;⑤肝、心、脾、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1.3 方法 参考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并予以麻醉,在肿瘤边缘3cm左右行纵梭形或横向切口,分离胸大肌筋膜和乳腺,清扫淋巴结(腋间、胸小肌、胸大肌)。术后4-5周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实施放化疗;若患者雌激素受体阳性,在完成化疗后需开展内分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予以治疗,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并予以麻醉,以病灶位置为依据对切口类型进行选择,肿瘤位于乳房上方,取弧形切口且平行于乳晕;肿瘤位于乳房下方,取放射状切口,以乳头作为切口中心。肿瘤位于外上象限,作1个斜切口(5-6cm);其他部位肿瘤,作2个斜切口(5-6cm),与腋褶线平行,清扫腋窝淋巴。在术后4~5周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实施放化疗;若患者雌激素受体阳性,在完成化疗后需开展内分泌治疗。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标准如下: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双侧乳房对称,外观较好,患侧乳房皮肤光滑,两侧乳头直径距离≤2cm,影像学实施检查结果显示已无病灶为显效;患者双侧乳房对称,外观一般,患侧乳房皮肤较为光滑,两侧乳头直径距离≤4cm,影像学实施检查结果显示仍存在微小病灶为有效;患者乳房明显不对称,外观较差,患侧乳房皮肤光滑度较差,两侧乳头直径距离>4cm以上,影像学检查结显示仍有病灶残留或出现新病灶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3)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以QLQ-BR23生存质量量表展开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和生理功能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4)对患者实施术后为其2年的随访,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远期转移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如下表2中数据显示,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如下表3中数据所示,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56.3±6.5)min,术中出血量(76.2±9.4)ml,引流量(259.5±36.3)ml,住院时间(11.1±2.4)d,均显著小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 如下表4中数据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躯体功能与生理功能两个维度QLQ-BR23评分均没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的评分分别为(87.9±4.9)、(84.1±3.2),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QLQ-BR23评分对比

2.4 两组患者的远期效果 如下表5中数据所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半年、2年的不同时间点,患者出现肿瘤复发与远处转移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5 两组患者的远期效果对比

3 讨论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的乳腺癌患者的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应当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研究证实,乳腺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雌激素受体敏感性过高,患者在生活中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患者的生活方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影响[3]。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让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所以近年来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逐渐升高,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数量增加[4]。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术式,相对来说,前者尽管能够对肿瘤组织实施有效切除,但是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疤痕,且术后也有较大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因为乳房被切除或者明显疤痕带来的患者的心理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对于绝经前的年轻女性来说,因为年龄相对较轻,所以对美的要求更加强烈,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乳房更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不需要将乳房全部切除,手术切口小,所以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清扫淋巴结时在腋下作隐形切口,所以术后不会遗留明显瘢痕,患者形体不会受到影响,术后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更迅速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56.3±6.5)min,术中出血量(76.2±9.4)ml,引流量(259.5±36.3)ml,住院时间(11.1±2.4)d,均显著小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躯体功能与生理功能两个维度QLQ-BR23评分均没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的评分分别为(87.9±4.9)、(84.1±3.2),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半年、2年的不同时间点,患者出现肿瘤复发与远处转移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充分表明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也非常值得信赖。

综上所述,对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不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远期效果,而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康复,对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乳房根治术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