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食用菌资源开发的乡村游憩地建设策略*

2020-11-09

中国食用菌 2020年7期
关键词:食用菌资源旅游

陈 诚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四川 重庆 401120)

游憩是个人或团体于闲暇时间从事的活动。游憩的内涵至少应当包含3个方面:从产业角度,游憩是广泛意义上的旅游;从地理角度,游憩是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从行为心理角度,游憩是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体[1]。游憩过程是一种能量生产、消耗和积蓄过程,游憩系统是城市社会能量储存与生产系统[2]。游憩过程也是获取能量的过程,使游憩者有更充沛的精力、更丰富的知识、更健康的身体从事生产和创造性活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游憩地一般分为城市游憩和乡村游憩两个部分,其中城市游憩地的建设开发类型包括市区级公园、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郊野公园等;而乡村游憩地的建设主要以农家庭院以及野生资源的开发为主[3]。为提高游憩地的经济效益,发挥其最大的经济价值,需要按照当地乡村的资源特点与风俗习惯来规划建设当地游憩地。乡村游憩地的建设与规划作为专用术语提出来在中国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在现有的资料中有大量关于游憩的文献,但专门进行游憩规划与建设的参考资料较少。为此需要提出乡村游憩地的基础建设策略,为游憩地的开发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4]。

乡村游憩地的规划与建设策略的提出需要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空间结构特点,而相关的旅游资源针对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诠释。乡村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该资源不仅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共性,同时也具备自身独特的特性。其中包括乡村性、地域性、季节性和民族性[5]。近年来,为了提高乡村游憩地的经济效益,保证游憩地的稳定发展和高效建设,结合当地的自然野生资源提出对应的建设策略[6],其中食用菌资源是乡村游憩建设中的重要开发资源之一。野生食用菌指的是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在自然界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大多生长在乡村当中,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营养价值。在乡村游憩地的建设过程中,将食用菌的资源开发作为建设策略之一,以实现提升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1 乡村游憩地建设策略设计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乡村游憩地规划建设,以人为本应是其建设的总体原则[7]。为了实现乡村游憩地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之路,对当地的乡村游憩地进行建设,提出多种建设策略。具体的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框架为理论基础,遵循系统性、公平与共享性、聚集与分散性、地方性等多项原则,提出具体的建设策略,旨在提升乡村游憩地旅游的经济效益。

1.1 乡村游憩地选址

在启动乡村游憩地建设项目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环境、交通、地价、结构以及政策产业等多个方面,确定乡村游憩地的建设位置[8]。其中环境因素指的是游憩地的选置择位需要满足较高的环境质量条件,同时还需要考虑游憩地的开发是否会对自然资源产生破坏,结合多个约束选择符合条件的位置。而交通指的是游憩地的交通便利条件,游客在选择出行路线时,会充分考虑出行交通的便利程度。因此需要保证游憩地选择的位置周边拥有车站、码头以及机场等公共交通设施。另外结构主要指的是游憩地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多方面考虑建设的乡村游憩地是否能够满足建设目标及政策。政策产业和地价指的是游憩地周围的客观条件,尽量选择地价低、符合乡村发展政策要求且融合农工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建设位置,以保证游憩地建设结果经济效益的最大化[9]。

1.2 完善乡村游憩空间建设布局

从某种程度上讲,乡村游憩空间层次构成是游憩者在乡村空间范围内实现其游憩行为的空间地区层次结构,乡村游憩空间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乡村旅游空间单元可以分为观光游憩点、游憩中心地、旅游基本路线、旅游集散中心、农业观光区等多个部分[10]。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游憩地位置的空间形态特点,确定空间结构的分布模式,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建设目标。

1.3 规划乡村游憩空间与资源整合机制

乡村的游憩资源是游憩空间形成的基础,也是游憩产品形成的原料。为提高乡村游憩项目的开发价值,在建设过程中将产业的融合策略作为项目的建设策略之一,以壮大对应的关联产业,从而形成资源、空间、产品、市场整合的建设发展模式[11]。在乡村游憩空间的基础上,分别考虑各个空间位置自身的特点。如在农作物产业发达的位置上建设游憩地的农业观光区;在人文资源丰富的位置开设人文游憩休闲区域,增加游憩吸引,以满足不同类型游憩者的需求。另外游憩产品在整合机制中扮演着建设核心的角色,游憩产品是游憩资源经过开发加工而成的。将一种或多种原始资源通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得出游憩产品,逐渐在游憩地中形成市场,形成游憩资源与产品之间的共生模式。

1.4 制定食用菌资源开发战略

针对食用菌资源丰富的乡村游憩地制定相关的开发战略,以野生食用菌为例。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产业的开发需要融合工业及农业以建立对应的产业体系,提高整合产业之间的转换效率[12]。通过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来推动相关农业休闲资源的开发,实现农业生态旅游高效率发展。

1.4.1 提高野生食用菌品牌化意识

突出资源特色是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中心原则,将当地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一定的规模,形成固定的产业链。发展食用菌的产业特色,实现资源设施的共享,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不断扩大乡村游憩地的游客客源市场。

1.4.2 增设食用菌农业观光园

在游憩空间与资源整合机制下,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新型的食用菌休闲旅游[13]。在乡村游憩地内开设食用菌的农业观光园,将部分培育菌种栽培在观光园中,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建立品牌效应,见表1。

表1 食用菌观光园栽培品种与形态特征Tab.1 Planting varietie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dible fungi sightseeing garden

由表1可知,羊肚菌、毛头鬼伞、香菇、杨树口蘑等可以栽培供游客观光的食用菌类型以及对应的产品特征。在众多食用菌中选择生长发育健全且具有观赏价值的品种,投放在乡村游憩地的农业观光区,不仅有利于提高食用菌知名度,同时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3 发展食用菌休闲游憩餐饮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餐饮与住宿是重要的旅游环节,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制作成为菜品提供给游客,可以为游客带来深刻的体验[14]。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需要对野生食用菌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在保持食用菌原始口味的同时加以创新,增加区域特色。

1.5 加大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在对具有野生资源的乡村游憩地进行建设与开发时,需要加大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对野生资源的保护。禁止游客进入野生资源的培育基地,在游憩地周围增设多个环保垃圾箱,避免游客将垃圾投入到公共环境当中。另外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清洁与管理人员,以维持乡村游憩地的正常秩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均衡发展。

1.6 启动游憩需求调查机制

游憩需求调查机制主要为游客提供游憩需求与反馈的平台,以方便开发与建设人员了解游客对乡村游憩地开发建设的需求,从而调整对应的建设策略与方案。游憩供给与游憩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乡村游憩地的建设过程中,尽量维持游憩地的供给与游客的需求处于平衡的关系,以保证当地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

2 实证分析

为证明基于食用菌资源开发的乡村游憩地建设策略在实际乡村游憩地建设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选择晴隆县沙子镇作为此次实证分析的研究分析对象,研究地区海拔约35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约为18.2℃。乡村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田园、溪流、山地、果园等自然景观之外,还包括古建筑、游乐园等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且当地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可供开发。在上述条件下,执行食用菌资源开发的乡村游憩地建设策略,并整合历年当地的旅游业相关数据[14],作为实证分析的对比数据。统计乡村游憩地建设策略实施1年内的旅游经济变化,并得出表2中的实证对比结果。

表2 实证分析对比结果Tab.2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results

由表2可知,2018年为乡村游憩地建设策略实施前的旅游数据,而2019年1月实施基于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的乡村游憩地建设策略。经过对比2018年当地的总旅游人数为11.423亿人,经济产值为70.236亿元。而经过设计的建设策略的实施,旅游人数增加了5 546万人,同比增长32.6%,且经济产值增加了约2.76亿元,同比增长28.2%。

3 结论

综上所述,将野生食用菌资源纳入乡村游憩地建设当中,可以实现多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经济发展。然而乡村游憩旅游除了规划开发之外,还需要营销宣传以及保障机制的配合。

猜你喜欢

食用菌资源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我给资源分分类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