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奋斗者”系列报道之五十 用有限的生命奉献时代辉煌

2020-11-08

北广人物 2020年43期
关键词:刘芳恩泽粮库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闵恩泽:炼油催化应用奠基人

天上有一颗小行星,2011 年被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在浩瀚宇宙闪耀。闵恩泽,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首席总工程师,2005 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 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几十年来,我干了三类工作:第一类是满足国防急需和炼厂建设急需;第二类是帮助石化企业摆脱困境、扭亏为盈;第三类是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科技研发。”这是闵恩泽院士生前对自己事业的总结。

1946 年,闵恩泽在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 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55 年,闵恩泽夫妇放弃国外优厚生活待遇,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以知识报效国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炼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闵恩泽发明了控制表面张力解决小球催化剂破碎的方法等,并参加催化剂工厂的设计和试运转,保证了国防航空汽油的供应。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闵恩泽提出了“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工艺的源泉,新反应工程是发明新工艺的必由之路,新催化材料与新反应工程的集成往往会带来集成创新”的见解。他主持新型分子筛、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磁稳定流化床、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反应工程领域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1980 年4 月,闵恩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 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 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 世纪末,年近八旬的闵恩泽高瞻远瞩,倡导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进入21 世纪,闵恩泽成功开发了“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进行了“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的开发”。闵恩泽不仅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重大创新成果,更是科学精神的倡导、实践和传播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密切关注世界石化科技的动态和走向,以自身多年科技人生的真实感受和经验教训撰写专著,激励年轻一代创新奉献的热情。他淡泊名利,拿出500 余万元积蓄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及多项奖学金,鼓励、培养年轻人。

马六孩:“立足矿山报效祖国

1994 年10 月,全国煤炭工业著名英模塑像纪念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马六孩被列为首位。2009年,他又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原大同煤矿工人马六孩,用他立志报国的火热激情,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马六孩1916 年出生于山西一个贫苦家庭,祖父、父亲都是煤矿工人。他8 岁开始下煤窑。1949 年大同解放,马六孩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山坡的土洞搬入宽敞光亮的大同煤矿职工宿舍,儿子进入小学读书。马六孩立志报效祖国。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马六孩努力多出煤、出好煤,与同一掘进组的工人连万禄一起创造了日掘136 厘米的好成绩,相当于生产定额的2倍多。他们还改用硝放炮,为国家降低成本25%。马六孩在工作中边干边总结,创造了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并把这些先进经验介绍给其他工友,一同改进生产技术,共同为国家多、快、好、省地生产。1951 年6 月,他率领的快速掘进组突破了月进300 米大关,创造了全国掘进最高纪录。为此,煤矿管理总局向全国各地煤矿推广马六孩先进工作法。

在以后的10 年中,马六孩及其快速掘进小组还先后创造了多套先进操作技术,由此取得了月进1300 多米的惊人成绩。马六孩及其掘进小组不但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而且推广和创造了54 项先进经验,并培养出大量技术工人。

“马六孩多孔道循环掘进工作法”在华北区国营京西、阳泉、峰峰、焦作、井陉等煤矿推广成功,各煤矿掘进速度普遍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2 倍至3 倍。京西城子矿推广实施马六孩工作法后,连续月平均掘进速度达日进35.7 米,是推广前的3 倍,不但解决了掘进赶不上采煤需要的问题,而且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从33 岁为新中国挖煤,到1998 年12 月15 日因病去世,马六孩先后当选党的八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马六孩和他的掘进小组成为全国煤矿生产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同煤集团将这种劳模精神作为发展引领,让劳模精神代代相传。

尚金锁:粮食安全守护人

金秋时节,走进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厂区,一排排现代化的粮仓,高大密闭、整齐划一,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麦香气息。“一个个储粮库,汇成了一座座大粮仓,守护好粮仓就是守住了粮食安全!”柏乡粮库党支部书记、主任尚金锁告诉记者。

从事粮食工作50 年,担任粮库主任32 年的尚金锁,近日在“最美奋斗者”评选中入选并受到表彰。1970 年,尚金锁在柏乡县粮食局参加工作,1973 年调到柏乡粮库。当时的粮库只有6 个人、4 亩地、仓容量不足50 万公斤,是河北全省最小的粮库。在一次会议上,粮库由于工作不到位,没有评上“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而被点名批评,这件事让以临时工身份从事会计工作的尚金锁下定决心改变现状。他主动请缨做粮库保管员,要把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保管好。

尚金锁回忆,碰到大风大雨,盖粮苫布被风刮开了,粮库职工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去压苫布。有的人被风从粮垛上掀下来,就再爬到粮垛上去;有的人鞋被踩掉了,光着脚还拼命往粮垛上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柏乡粮库在当年就评上了“四无粮仓”,成了先进单位。为了全面掌握科学保粮规律,尚金锁每天凌晨2 点、上午8 点、下午2 点、晚上8 点,准时对温度、湿度、风速、雨情等各种气象变化进行观测,对粮库的仓温、粮温及各种害虫的出没、繁殖进行记录。

1987 年,尚金锁被任命为粮库主任。他把诚信看作企业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提出“经商如做人,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在尚金锁的办公桌上,还一直摆放着由他牵头制定的十二章86 条《诚信经营守则》,其中包括:凡外销的粮食,装运前要过两次风、两次筛,做到超水杂不销,质次不销,破包漏袋不销;国家规定发运粮食麻袋口缝9~11 针,柏粮要求11~13 针,贵重品种迂回缝24针;为预防运输中车厢污染,要在车厢里铺上苇席。

如今,柏乡粮库的贸易合作伙伴已遍布全国25 个省市自治区,曾经的小粮站已经发展成占地500 亩、仓容量达5 亿公斤、连续32年盈利的地方国有大粮库,完成了16 项科学保粮项目,科学保粮成果走出中国走向了世界,创下了10 项全国之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成为全国粮食系统的一面旗帜。

尚金锁带领干部职工发挥首创精神,刻苦钻研,主动将工作标准由“不坏一粒粮”提升到“保鲜粒粒粮”,目前已完成16 项科学保粮项目,其中3 项填补国内空白,4 项填补省空白。

近年来,柏乡粮库围绕绿色、智能、精细的发展方向,苦练管好“天下粮仓”的过硬本领。粮库每年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各个岗位的业务骨干为员工授课。在给干部职工普及中专教育基础上,与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把大学课堂设在粮库,去年有35 名干部职工拿到了粮食储检专业的大学毕业证书。

“按照市场需求,不仅要为国家管好粮仓,更要让人们吃到安全放心、绿色新鲜的粮食。”尚金锁说,进入新时代,柏乡粮库顺应时代潮流,将在科学保粮、科技兴粮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在保管和经营好粮食的同时,让柏粮这面旗帜永远飘扬。

刘芳:播洒心中的光明

她是位盲人,更是一位优秀教师,她用心中的光明驱散眼前的黑暗,她把这份用奋斗换来的珍贵光明与学生们分享,照亮无数孩子的心灵,她就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三中教师刘芳。

1997 年,身为初中语文老师的刘芳患上了罕见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医生告诉她,她的视力会渐渐变差直至失明,那年,她26 岁。

眼睛对于每个人几乎和生命一样重要,面对如此变故,刘芳哭过、恨过、绝望过,但坚强的意志和阳光的个性使她迅速爬起来面对人生的黑暗。从发病到2007 年完全失明,10 年间,刘芳抓住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重新点燃了思想之光。为保证正常上课,她一遍遍记校园的路,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她将课本的古文诗词、讲义的重点难点统统背下来。她说:“眼睛不好,上课更要生动,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我这儿来。”她思考更丰富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书本与板书,刘芳用幽默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例子,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总是引来学生们一阵阵欢笑。

失明后,刘芳放弃了病退的选择,坚持上班,不向命运低头。起初她总是碰着桌子、椅子,腿上、胳膊上经常有瘀青。但她依然在力所能及的事上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她说:“不工作才是要了我的命,会让自己掉进更黑暗的深渊。”努力者总会有机遇。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白云三中,急需对学校的留守孩子进行心理辅导。2007 年,刘芳开始做一件获得新的人生价值的事情——心理辅导教师,这是一次工作转型,也让她以另外一种方式留在心爱的讲台上。

刘芳开始做心理咨询时,贵州很多学校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可能因为失明,我的听觉和触觉变得特别敏感。”刘芳说,她会静静地听着孩子的倾诉。在心理咨询室里,她接待了几百名留守少年、后进孩子、单亲家庭孩子。“其实,我辅导过的孩子们心理都很健康,他们只是缺少爱。我懂得用爱倾听他们的心声。”

学校有位同学是名弃婴,被两个老人收养。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严重。刘芳就经常找他聊天,带他参加电视台的拍摄活动,给他买新衣服,鼓励他、帮他树立信心。渐渐地,孩子变得阳光开朗,跟家人和同学关系也融洽了。一名看着很文静的女生,因为选班干部落选,就殴打不选她的同学。对于这样的“问题孩子”,刘芳从了解原生家庭入手,在学校观察她的优点,适当给予表扬的同时也敲敲警钟,和班主任一起引导她。如今,这个女孩已经品学兼优。刘芳还为很多孩子做了成长记录袋,装满了他们成长的快乐与忧伤,也装满了只能告诉她的小秘密。为他们释放留守的心酸苦痛、纾解单亲家庭的苦恼、教会如何度过悸动的青春期。

2012 年,刘芳以“用爱倾听”为题目,在贵州各地讲述自己用爱重新找到光明的故事。坚毅的个性、幽默的话语、真实的经历,打动着无数心灵。2015 年,贵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刘芳工作室”挂牌成立。刘芳还和贵州综合广播爱聆听工作室联合创办微信公众号“爱聆听”,做起心理疗愈电台节目,微信公众号有几千人的固定粉丝,听众会给刘芳留言,刘芳也会在下一期的节目中回复听众。

2018 年9 月,刘芳还担任了贵州省残联盲协主席。每逢10 月的世界盲人节,她就会邀请盲人自强典型和助残模范等给大家讲故事,激励盲人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刘芳说,向更多人播洒她心中的光明,再累也值得。

猜你喜欢

刘芳恩泽粮库
巫婆找工作:尉恩泽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design research of“Da Ah Fu”imag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我的小手
粮库竣工
粮库里的机器人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
巧用余弦定理解答数学题
我为抗日政府管粮库
四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