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10kV配电网综合评价及目标网架规划

2020-11-06沈海波肖钰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配电网

沈海波 肖钰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类社会事业成果丰硕。电力行业亦是如此,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配套服务模式都有了巨大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电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城市的10kV配电网主要存在主网架结构薄弱、容载比偏低、受端电源布点不足、无功补偿容量不足等问题。而从10kV配电网的评价工作入手,能够有效提升电网传输电能的能力,保证电力资源正常供应。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量;网架规划;电能传输

1城市10kV配电网综合评价

在对评估配电网过程中,评价指标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环节,并且也是评价工作正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指标是否合理会对评价结果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在对配电网进行评价过程中,常用的做法如下,以配电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安全性、可靠性、供电质量、经济性等各项内容作为出发点,并且从不同层面及程度上综合评价配电网的具体技术水平。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为了提升最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行业内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加强了对配电网评价的研究力度,部分专家对配电网运行现状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出发,例如,针对是否安全,采用的具体技术是否合理等,构建一套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实例的方式,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方法,进而为电网规划方案评判决策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的配电网综合性评价工作流程简单。先对配电网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性能、可靠性能以及供电能力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配电网综合评价技术,确定配电网的实际运转效果,并给出客观有效的评价。在具体进行操作和评价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料性。为了把这些意外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业内人士纷纷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研究配电网评价的指标,经过不断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有的业内人士提出要保证综合性评价的准确性,必须从架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入手,结合具体的配电网运行状态分析其所使用技术是否合理,最终确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从而找到打破配电网综合评价问题的有效渠道。换个角度,我国的电网建设和管理在不断发展中,各种配套工作必定要随之做出调整,而这催生和推动了配电网综合评价工作的发展。因此,除了要关注定量评价指标外,还需要定性评价,最终将二者结合,从而保证综合评价的质量。

2城市10kV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研究

2.1规划的具体原则

(1)通常,10kV配电网的线路供电半径应该控制在2km左右,而在一些非城区地区则可以适当扩大到5km左右。如果没有意外情况,这样的供电半径,配电网完全能够提供高效的配电服务。10kV配电网线路在进行铺设时,务必要尽可能沿着该区域内的道路线进行铺设,能够将一个大的供电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基于道路的独立供电区域。这些小的供电区域互相独立不容易出现交叉,有利于保障供电质量,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

(2)中压电缆线路考虑逐步过渡到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部分重要地区可采用主备接线模式;架空线路考虑逐步过渡到多分段多联络。

(3)对配线线路中的实际供电分区进行明确。中压配电网应当严格的依据负荷密度、变电站分布、运行管理情况的具体需求,分成多个相互独立,并且可以相互送电的分区。针对分区配电网来说,为了确保分区配电网在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应当每个分区配电网的具体供电范围进行明确,通常区域不会发生重叠,分区配电网正常运行期间,应当秉着就近供电的方式,完成相应的供电作业,具体供电范围会随着新变电站投入运行,以及负荷的改变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合理的调整,实现对分区的合理供电。

(4)中压主干架要清晰可靠,能适应电网的发展,可插入新的电源点,网架的结构应基本保持不变。

(5)充分利用网络设备进行线路分段是提升10kV配电网分段合理性的有效手段,能够保证两个变电站之间的主干线形成环形网络。普通情况下这个网络是断开运行的,而在线路故障时可以通过闭合环形线路减少停电的影响区域。

(6)电缆线路组网应当依据下列原则进行:针对配电网中的环网接线方式,具体作业过程中,为了减少主回路成环的具体周期,避免电缆发生迂回,降低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在电缆上的具体投资,在主回路上设置的环网节点数不宜过多。通常来说,环网节点通常都为环网柜、配电站、开闭站;这对其它符合点可以依据负荷的具体程度,同构不同环网节点,从而引出分支线,构成小环,或敷设状分支线,提高配电网的合理性。

2.2规划10kV配电网目标网架的具体流程

(1)要严格遵守10kV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供电需求进行考虑。要根据城市未来建设的相关规划确定其对于配电网的需求,同时从全局角度出发,确保规划合理性。

(2)要对目标规划区域的配电网数据进行搜集,保证目标网架规划的数据准确性。规划时具体需要手机的数据有城市规划文件、电子地图、待规划区域的平面图等,这些数据能够为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因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确保收集的数据具有准确性,不能将明显不合理的数据或者存疑的数据纳入参考资料范围,否则配电网的规划合理性必定大打折扣。

(3)要对配电网的负荷进行预测,从而使配电网规划方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具有实效性。进行预测时,一般可以利用分层分区域的空间负荷预测法分析不同供电区域的负荷指标,最终达到预测负荷空间分布特征的目标,为10kV配电网的目标网架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根据负荷分布预测结果,首先确定各10kV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及位置,然后再确定高压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位置及供电范围。

(5)根据第4步供电范围的计算结果,按10kV配电网供电范围分区进行规划,形成2~3个优秀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同时需满足各种系统的约束条件(如电压水平限制、线路过负荷限制及N-1安全性准则等)。

(6)對规划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计算,选择在经济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最优的方案作为规划的最终方案。

3结语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近年来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成果极其可观,解决了我国部分地区用电困难、供电不稳定的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0kV配电网的建设。在具体规划和评价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评价指标和采用的方法进行直正确选择,而还要采取合理的思路完成网架规划,从而使配电网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提高城市供电质量,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

参考文献

[1]汤雪松,孙会龙,王洪授等.基于组合权重的配电网经济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绿色科技,2019(02):141-142.

[2]高鹏.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194.

[3]李艳,许雯旸,徐杰彦等.基于KPI理论的配电网节能改造综合成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6):64-65.

[4]钟锦星.城市10kV配电网综合评价及目标网架规划[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220.

猜你喜欢

配电网
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可视化技术在配电网故障抢修和管理中的应用
配电网故障恢复辅助决策技术分析及应用
浅析10kV配电网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
一流配电网建设的技术分析及研究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10kV配网运行事故及预防分析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浅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