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视角下的现代中阿家庭与人口治理研究

2020-11-06宋箫箫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2期
关键词:治理人口家庭

宋箫箫

摘要:人口与家庭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阿拉伯国家的人口与家庭治理,通过研究近年来中阿双方的有关人口与家庭治理的文献,从而归纳出中阿双方在家庭方面的异同。社会治理是阿拉伯国家一个重要的话题,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人口亦是社会治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通过分析中阿双方的家庭与人口治理的文献资料来探究家庭与人口治理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阐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家庭与人口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人口;家庭;治理;阿拉伯国家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国家因受文化、观念的制约,人口增长速度高,但阿拉伯国家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实施有效的人口治理政策,人口红利无法释放,过快推进政治民主化又给其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影响着社会与国家的稳定,而家庭的集合体——部落,在阿拉伯国家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存在。

与阿拉伯国家不同,中国实施的各项:恢复高考制度,促进了人口的流动、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的核心家庭增多,人口增长率降低。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实现进一步优化中国家庭与人口治理奠定基础。

从家庭模式及治理模式对比着手,结合政治学、人口学等理论对比研究中阿两地的人口与家庭问题和人口问题的治理。

一、中阿家庭模式对比

所谓家庭模式,也可以说是家庭的一种,是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共同或整体。不同的家庭模式是由不同的社会决定的,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习俗各异,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与中国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使两地有着相异的家庭模式:

1、1阿拉伯家庭的模式

在阿拉伯国家实际只存在两种家庭模式,一种是多于三代组成的传统父权制大家庭,另一种是由夫妻、儿女组成的小家庭。

传统大家庭(扩大家庭),即由三代以上的人组成的大家庭(    ),这种家庭模式很久以前开始就是阿拉伯人的主要家庭构成形式。由于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特殊性,他们多是追逐水草而局的游牧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增加,家庭变为家族,进而变为部落。“一个成百上千人口部落就是一个血缘相同的大家庭,这样的大家庭一直延续至今。”现今,在各阿拉伯国家,大家庭存在还很普遍。

小家庭(核心家庭),指的是由夫妻为核心和其儿女组成的两代人家庭,他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这种家庭模式脱离了大家庭对其在经济、住房等方面的控制,男女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这种家庭模式没有传统大家庭的家法、家规和内部结构,经济收入的模式也不同。“这种家庭的特点是,其交往更加民主,比如父亲不受祖父的权威限制”,多数小家庭的成员憎恶一夫多妻制和近亲结婚,主张自由恋爱。

1、2中国家庭的模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人口、文化、经济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家庭受到剧烈的震荡。与阿拉伯社会不同,中国社会的家庭向来是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小家庭或者主干家庭,相关数据表示,“1947年,家庭规模为5.35人,但在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家庭规模不到4.5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有所回升;1974年,家庭规模达到新中国后之最大,但亦未逾5人;1990年,家庭规模首次低于4 人,2000年略超过3.4人,2010年和2015年分别仅为3.1人。在1953—2015年的62年间,家庭规模降低了31.1%,家庭规模史上最小。”

二、中国和阿拉伯家庭模式的对比

由于阿拉伯地区特殊的地理、经济环境,阿拉伯地区的家庭模式,传统大家庭(扩大家庭),比例较高,而中国的家庭模式则是以核心家庭为主,国家政策在家庭模式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增长飞快,年的自然灾害加上粮食短缺,使得文盲数量居高不下,因此,1982年,中国将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1982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的几年,人口年度增长率走势开始持续下降,低于0.98%。

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2016年阿拉伯人口发展报告数据所示,阿拉伯世界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3%,远高于同时期中国的0.98%,阿拉伯世界内各国的人口发展情况差异也比较大“,根据其国家经济类型,以及对人口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可以分为3 种”:一是农牧业国家,例如苏丹,对于人口问题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二是产油国,例如伊拉克、利比亚、沙特等海湾国家,因石油而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严重短缺,因此鼓励生育的。三是复合经济型国家,例如约旦、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其经济模式原本以农牧为主,当前有一定发展,但仍有继续努力发展的需要,这些国家尚无人口压力,所以关于人口的政策少有。

总体上,阿拉伯人向来崇尚早婚和多子女,而且阿拉伯人多信伊斯兰教,认为生育子女是真主的恩赐。阿拉伯地区种群意识较强,不同群体间人口观念差异较大,政府也无法制定统一的人口政策和家庭政策,因此,阿拉伯人的传统观念与文化习俗制约着阿拉伯国家无法有效实施有利于发挥人口红利的政策。

三、家庭治理与社会治理

国家政策与社会治理有着紧密的关系,家庭治理也反过来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

1、阿拉伯人家庭治理

阿拉伯人的家庭中,亲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牢固,互相帮助,“由于地自然条件的限制,阿拉伯人形成慷慨与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对自己的亲戚”伊斯兰教兴起后,宗教赋予的家庭特权密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然而,阿拉伯大家庭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因一些大小之事发生矛盾,而这些矛盾主要与婚姻、妇女、财产继承等问题有关。阿拉伯人的社会中,拥有共同祖先和血缘联系的家庭,逐渐形成了部落,而部落对于个体的掌控是高于国家的,相对于国家的政策,个人更倾向于听从部落的安排。部落的强盛也是当前很多阿拉伯国家治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中国家庭治理

中国有着悠久的治理传统,礼法共用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统治的实现方式。特别是在儒家的话语环境中,礼治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中国自1982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年均增长率逐年降低,中国的核心家庭數量愈来愈多,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越来越多的核心家庭子女开始人口流动,他们通过高考、公务员考试(1993年开始),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人们的社会归属感、国家归属感上升,从198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依法治国,将法制观念由中央到地方,从而进入千家万户。

结论

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国内外学者有关社会治理尤其是社会治理的文献,了解到阿拉伯地区社会治理、尤其是家庭治理的历史以及现状。

阿拉伯地区,主要的家庭模式仍然是大家庭,群体性较强,每个部落有着不同的文化,使得阿拉伯国家难以实施有效的人口政策,人口过度膨胀,而经济基础薄弱,文盲率高,人口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部落意识在阿拉伯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人们的家庭、部落归属感高于社会、国家,社会中的个体缺乏统一的理性认同,国家的政策难以推进到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阿拉伯国家实施政治民主化只能是形同虚设。因此,阿拉伯国家要通过适当的社会变革,因地制宜,促使其人口红利释放出来,带动经济增长,才能推动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国诗,《阿拉伯人家庭、亲属网关系初探》,《阿拉伯世界》,1987年 03期

[2]   杨菊华王苏苏,新中国70年中国家庭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谢坤,阿拉伯世界人口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阿拉伯世界》,1996

[4]中国2018家庭发展报告,2018

[5]Arab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16,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猜你喜欢

治理人口家庭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家庭“煮”夫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恋练有词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