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差性比较

2020-11-06刘磊

新闻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差异性

刘磊

[摘要]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诗词类节目已悄然成为新鲜元素丰富着文化类综艺的家谱,此类节目的创作对弘扬当下中华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为研究范本,采用共时对比的方式对这两档节目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诗词文本、文治教化、社会导向以及创新方式等领域获得独到的认知。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共通性;差异性

《中国诗词大会》与《经典咏流传》是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两档标志性文化综艺节目,自播出以来均取得不俗的收视成绩。作为由诗词衍生的节目,前者通过选手竞技的形式来表现对中华诗词的认知,后者则由经典传唱的演绎形式对传统诗词进行再创新,在竞技与传唱两种不同模式的探索中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一、共通性分析

(一)具有厚重历史感的诗词文本

这两档节目所展现的核心内容为中华诗词,探其本质以展现传统中华文化为特征,纵观节目所展现的诗词内容均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名家名句,既有以四言、五言与七言为代表的古体诗,也有以绝句、律诗为特征的近体诗,还有政治伟人创作的近现代红色经典诗词。观众在古体诗中既可品读出先秦以来中华古典文学的“原初”味道,也可在近体诗中感受在大唐文化观照下的文化自信,还可在红色经典价值引领下回顾新旧两个社会的跨越。可以说,两档节目所展现的诗词风格多样,可谓是百“诗”争艳,时而风情婉约、时而豪放磅礴,正是通过这种凝练的韵文文学形式方能展现中华诗词文化的独特之美。

(二)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层面的觉醒,特别是本民族在文化历史进程中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并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脉搏;所谓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该民族自身文化传统有较为充分的肯定。正所谓,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双重观照下,诗词经典已浸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中,留下了经久的文化印痕,基于此《中国诗词大会》与《经典咏流传》成为文化自信这一文化战略里的子项目,重新拾起中国不同时期的诗与词,将人们心里那些曾经略有模糊的文化记忆再次激活。可以说,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把中国诗词提升到文化自信的高度,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敬意,而且还是向长远未来的文化自强进军。

(三)强调诗词的文治教化

当下,各类型综艺节目均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还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部分节目仍存在恶搞、无厘头、刷流量以及解构传统等现象,尤其在塑造正确的价值引导方面略有不足,部分节目过度“娱乐”,只能博得众人一时的感官快感,细品之后未有启迪众人心智之处。《中国诗词大会》与《经典咏流传》作为诗词类文化综艺尽管在自身定位上保留一定泛娱乐的痕迹,但探其内涵却有较为深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存在,首先,这两档节目摒弃了过度娱乐的消费趋向,让观众泛舟于诗词的文化海洋,沐浴在诗词的文化汤池中;其次,素人与明星同台展示才艺,既有百人团在与竞技者一起进行诗词竞技,又有明星作为经典传唱人将诗词编入歌曲,让观众以艺术欣赏的方式重新认识诗词的文化魅力;其三,由过往浅层的娱乐形式向深层的思想启迪转变,真正优秀的文化综艺不以所谓的明星、过于绚丽的舞美为卖点,而是在塑造文化意象的氛围方面下功夫,启迪心智以及思考人生,正如我们从“君子豹变,其文蔚也”中了解如何塑造一个人的道德品行。

(四)充满诗性的视听语言

《中国诗词大会》与《经典咏流传》均是借助于声光、电、色等媒介手段将诗词进行再现与演绎,从视觉方面看,两档节目在舞美上宛如一幅幅意蕴深长的中国传统水墨画,在每帧画面之间展现独特的文化意象之美。这两档节目均拥有共同的文化意象,前者为一轮明月,象征着我国古代文人寄予情思,配合大屏幕的落花形成交相呼应的效果;后者,则在具体每一首传唱的歌曲中作为组成元素加以呈现。例如罗杰斯姐妹传唱《孙大圣》使用的金箍棒、王珮瑜传唱《南乡子》的京剧表演等,这些中华元素共同构建起国人特有的文化语境。从听觉方面看,两者亦是一场听觉的艺术,我们既可以从考官与选手之间的诗词问答过程中再次重温那些著名的诗句,又可在艺术加工的引导下聆听那些经过改编的新式诗词歌曲,使之成为诗词的注解,并赋予诗词全新的感情色彩。

二、差异性分析

(一)节目的自身导向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竞技类诗词综艺,与早先的《中华好诗词》一脉相承,节目精心挑选了来自全国的诗词爱好者,他们彼此间竞技并最终评选出诗词达人,节目在展现各路选手互相竞技的过程中既切磋了知识,又将艺术性与可看性融为一体,一经播出就引发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经典咏流传》则是一档音乐类诗词综艺,是鉴于在同质化现象与文化资源挖掘进入瓶颈阶段而研发的节目,该节目另辟蹊径从歌曲传唱的路径进行突破,把中华诗词转译为中华歌曲进行全新的编排,呈现出“同质异构”的节目范式,可以说通过“诗词+音乐”的组合又进一步推动了诗词类文化综艺的演化进程。

(二)节目的结构编排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定位为竞技类诗词综艺,作为竞技属性势必会有各种选手间对垒环节,在题型设置上根据诗词题库的内容分别设置了“识别诗句题、对句题、填字题、单项选择题”,在人物构成上,主持人转变为主考官,与竞技者形成问者与答者的互动关系,同时還增设百人团,即来自于各行各业一百名诗词爱好者与竞技选手同台对垒;《经典咏流传》的节目定位则为音乐类诗词综艺,其节目框架流程通过主持人开场、经典传唱人自我介绍与现场传唱、嘉宾评委现场点评、后台访谈等环节构成,同时在舞台上还融入了公益话题、情景表演等表现元素。在第三季,传唱人冯家妹就当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群体展开话题,传唱人蔡国庆、蔡轩正父子两人在传唱《诫子书》的开场先以情景表演来展开,一开场就以致远、学习、要修身的价值观来引导观众。

(三)诗词文本的保留与创新

《中国诗词大会》对于所选取的诗词内容进行原封不动式的原文展示,即原先在历史记录中是怎样的,现场作为考题对原文也不会有任何增减,保留了诗词最初的“原汁原味”,例如节目的开场诗引用《将进酒》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使该节目一开场便产生气势磅礴之感。《经典咏流传》在原先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原先的诗词与新增添的歌词进行融合,生成全新的传唱内容,例如歌手周笔畅传唱《思愁》的曲目,就是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原先的词融入新的文本元素,正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原词与“仰头,望着星空,什么时候,月儿静静守住,洒着温柔思念却喋喋不休”新歌词相融合。月亮的阴晴圆缺寓意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当大雁排成的“人”字归来时,代表她与所思之人真正的团圆,《思愁》唱出了当相思到了浓处无解之时,也就让相思之情达到了极致。

(四)中国故事的讲述与传唱

诗词是一种审美文化形态,每首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都诉说着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上那一段段令人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康震、蒙曼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对节目中所出现的大部分诗词内容以及诗人创作的背景都进行了讲述。讲到《上李邕》时,鉴于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受到李白的鄙夷,表现出青年李白勇于追求真理、秉持自信,且不畏流俗的精神。谈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讲述李白送别挚友孟浩然怡逢太平繁荣之时,顺江而下时又顺便观赏这一路的繁花景象。而《经典咏流传》里的中国故事都是通过歌曲传唱来呈现,观众从那英、肖战的《山水又一程》中可联想到词人纳兰性德随清帝祭祖征途中的雄关漫道,虽队伍气势雄壮但作者却思乡情切,普通人去了只会感到山的一程,而纳兰却感到的是山的一程、水的一程。此外,该节目还针对“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进行了探索,例如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花儿朵朵》、罗杰斯姐妹的《孙大圣》、克丽丝丁的《梦不休》都是基于原先中国作者在讲述属于国人自己故事的基础上又融入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与想象的表达。王佩瑜与廖昌永采用中西合璧的唱腔,即“京剧+歌剧”的模式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浪漫情怀与英雄气概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京剧遇上歌剧之时便烘托出一种全新的“三国”气势。

结语

通过上述两档节目共通性与差异性的分析比较,诗词类文化综艺既可以竞技形式的闯关对垒来展现,又可通过传唱人歌曲传唱的模式来呈现,无论节目采用何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探究其本质均为弘扬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让观众不仅在竞技中感受选手博弈的快感,而且还可在经典传唱人的歌曲传唱中领悟诗词的情深意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万米高空聊传统文化:要学古诗文经典[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11/c_1112446258.htm

[2]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EB/OL].http://theory.people.co[J].cn/n/2014/0606/c40531-25111284.html

[3]刘云丹,王雨桐.探析传统媒体文化类电视节目复兴的原因——从《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说起[J].电视研究,2018(09):52-54.

[4]康震,《经典咏流传》再造流行,与经典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J].电视研究,2018(05):33-34.

[5]吉莉,从《经典咏流传》看新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性发展[J].电影评介,2018(12):84-86.

[6]戎赛,从《中国诗词大会》看央视的责任担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1):110-112.

[7]王伟伟。文化类节目中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J].青年记者,2019(02):58-59.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差异性
试析《中国诗词大会》的试题创意及文化导向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诗心”引“诗教”勃发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