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晓春十年写下《迎客松日记》

2020-11-06吴淋姝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迎客松山居黄山

吴淋姝

农历八月十五,夜。

隐匿白云深处的圆月终于现身黄山之巅,迎客松沐浴在银光下。空旷山谷间,天南海北的客人发出的惊叹声不绝于耳。

起风了,胡晓春裹紧外套步入月色中,朝着那棵千年古松走去。

作为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每年有超过300天驻扎在海拔约1670米的迎客松旁,写下了140余万字的《迎客松日记》。他将守护好迎客松,作为一门值得用一生去参悟的学问。

1980年7月,胡晓春出生在距黄山东大门约20公里的中墩村。从小到大,他总是站在山脚下仰望这座“天下第一奇山”。

19岁离家参军,每每谈起家乡,魂牵梦萦的“黄山”便从胡晓春的心际涌上嘴边。他跟战友侃侃而谈被称为“黄山四绝”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那时候,迎客松在他的印象中还是一个并不十分真切的隐约身影。

这棵创造了生命奇迹的千年老松是全国唯一配有“警卫”的树木,自1980年,迎客松守松人传承至今已历19任。

2009年,已在黄山风景区工作3年、时任护林防火队员的胡晓春成为第18任守松人徐东明的徒弟,担任迎客松守松人B岗,协助师父完成迎客松的日常巡护、监测工作。

翌年,年近而立的胡晓春接过师父留下的望远镜、放大镜等护松设备,正式“接棒”成为第19任迎客松守松人。师父希望他能一并传承历代守松人坚韧细致、不屈不挠的迎客松精神。

清晨7点半前,胡晓春便开始当天的第一次巡查。枝丫、松针、树皮的细微变化以及支撑架、拉索、防雷设施等情况均要详细监测和记录。每天要检查六七次,每次耗时15分钟左右。

晚上,胡晓春要等玉屏广场上的人一茬茬走光了,再看一眼迎客松,在迎客松旁的办公室写完日记,方能安心回屋,累得倒头就睡。

夜间,红外线防侵入报警系统启动,若有人或动物进入迎客松隔离保护区,胡晓春放在枕边的手机会收到报警,他要随时起床查看情况。距迎客松25米遠的地方,有一间大小约14平方米的小房间,便是胡晓春山居时的“家”。山间水汽重、温差大,入睡前被褥经常是潮湿微凉的,夏天蚊虫多,条件不可谓不艰苦。而胡晓春一年中有超过300天住在山上。

每个季节对迎客松的养护也各有侧重。春秋防虫害,夏季防台风和强降雨,冬季防冻雨和大雪。胡晓春十分在意迎客松周边的水系、土壤情况,“这些是绝对不能被破坏的”。

除此之外,他还要防止外界对迎客松造成伤害。游客多的时候,胡晓春一天要站六个多小时,时刻准备“闻烟而动”,及时将隐患隔绝在迎客松安全“结界”之外。

《迎客松日记》是属于他的山居笔记。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胡晓春为迎客松的生长变化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记录,“若干年后翻阅,里面呈现的迎客松的变化情况一目了然。”

2016年,胡晓春被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2019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摘自《新京报》 )

猜你喜欢

迎客松山居黄山
《临夏日山居》
黄山守松人
山居秋暝
咏迎客松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山居秋暝
访问
黄山迎瑞雪
日夜守护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