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

2020-11-06汪雪玲涂在友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技术型管理机制学院

汪雪玲 涂在友

在新一轮高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应立足校情,从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入手,找出影响自身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设计,激活高校内外部资源,提升高校在人才培养、应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助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地处各自独特的区域,在伴随国家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为地方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需要地方高校与时俱进,培养出新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那么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必须立足校情,找出自身内部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充满活力、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为地方应用技术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形成制度保障。

一、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现状

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多数由之前的专科学校升格而来,少部分新成立的一般采用老牌高校援建或联建形式发展而来。

无论哪种形式,内部的管理机制与老牌高校差异不大。

在发展的初期,学习老牌高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对地方高校的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教学管理的一条线。

校院两级的管理机制,校级层面主要负责工作面上总体方向的把握、工作计划安排、执行过程的监控和执行结果的考核,具体人才培养的工作由二级学院来完成。

二级学院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又设系或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最终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凡是教学上的事就由教学管理这条线来完成,其他部门起到服务保障作用。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主要在二级学院内进行量化考核,作为评奖评优、职务晋升的依据。

第二,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形成了校学工处和二级学院书记组织领导的学工管理一条线。

这条线主要完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班风建设。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条线建立了一支专职的学工管理队伍,确保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在其他管理方面,主要有图书馆和后勤、财务、继续教育部门,他们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多服务,是师生在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服务部门。

调动好行政、教师和教辅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目前,地方高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对高校的行政、教师和教辅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一定的調动作用,但还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内部管理机制循环,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只有调动起高校内部组织的动态适应性,建立起一套基于各校校情的良好内部管理机制循坏,才能突破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最终发展成一所特色明显、有竞争力的大学。

二、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几乎都面临着师资不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资源不足、培养的人才特色不明显以及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入手,分析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构建起一套优良的内部管理机制。

(一)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僵化,不适应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地方高校目前的内部管理机制,无论是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工管理还是其他行政管理,主要都按照部门和二级学院来进行。

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在师资力量不强的条件下,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在内部形不成师资优势整合对人才进行培养,也形不成团队力量进行科研和社会服务。

(二)对教师考核标准单一,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发展初期,学校扩招生源,引进的教师学历普遍不高,实践能力也不强,很多是刚出校门就走上讲台。

多数老师后来在职提升了学历学位,由于缺少实践锻炼,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有一定的差距。

现在条件好一点的地方高校引进不少博士补充到教师队伍中,他们的科研能力通常比之前的老教师要强,学校层面采用统一标准考核老师,达不到激励的作用。

(三)内部缺乏学科团队成长的机制

学科团队是人才培养的基石,纵观国内外的高校,学科团队强,学科就强,人才培养也强。目前,地方高校在打造自己的学科团队上,机制不灵活,缺乏精准施策,建立起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的不多。

(四)缺乏整合校内外资源的良好机制,没形成对人才培养的协同力

多数地方高校内部都是按照二级学院人才培养要求来配备资源的,在学校发展初期,这种配备资源的方式能快速满足各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信息革命带来的知识、产业、产品的一体化,催生了新工科、新文科等专业的变革,缺乏整合的校内外资源。

三、创新地方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管理者应立足校情,放眼未来,加大力度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起一套适应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这样一来,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就能变成现实。

笔者根据调研,针对上文中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形成动静结合的内部管理机制

高校目前校院二级的内部管理机制可以经过梳理后保留最有效的部分,比如多数常规工作就采用这一管理机制,校级层面重计划和质量监控,部门及二级学院重在执行,形成常规管理的内部工作相对静态的循环。

积极发挥部门及二级学院创造力,加快建立跨部门资源整合的内部管理动态循环。比如成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部,跨学科的应用科研和社会服务部,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二)建立有活力的内部考核机制

高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场所。同样,考核机制首先要能更好地塑造高校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通过考核帮助高校员工更好的成长。

对于科研能力不强的老员工,科研在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工作量上适当加重考核权重,抵消一部分科研量,对后引进的博士老师,可加重科研考核权重,发挥新老师各自的优势。

同时,深化教师到企业提高实践技能的考核机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适度标准化的实践能力提升机制,并通过科学的考核来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建立有利于学科带头人成长的内部激励机制

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团队发展壮大的保障。利用建立灵活的内部管理机制吸引并留住学科带头人。

对于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机制,尽量做到一人一策,量身打造,使学科带头人能安心、顺心、舒心地去搞好学科建设。

学校的教学、科研、财务等相关服务部门要形成服务机制,通过部门及学院的配合,建立学科带头人激励制度,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一定激励,从而带动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四)建立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的内部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整合校内外各种优势资源,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在高校内部,内部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部门高效地服务于全校师生,二级学院的优势资源在学院和学院间、学院和校外合作单位间分享,把优势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来,形成优势资源价值流的内外部循环,使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只要能因校制宜,从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探索创新,建立一套有竞争力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协同力,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明天将更美好。

(本文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学院。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0252)。)

猜你喜欢

技术型管理机制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学院掠影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