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经》“是”的用法探究

2020-11-06林悦

青年时代 2020年22期
关键词:山海经语法

林悦

摘 要:本文从汉语语法的角度,考察了《山海经》内部各篇“是”的用法及其时代的差异,为目前学界有关《山海经》成书年代的探讨提供一点新的佐证看法。

关键词:山海经;语法;成书年代

《山海经》是一部记录了虫鱼鸟兽、山川草木、神话传说的文献。东汉刘秀《上〈山海经〉表》谈道:“《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而刘歆认为此书为禹、益所作,后代多沿用此说。但这一说在当今世纪已多被否定,不少学者从地理史实、文献篇章、文化习俗等方面对《山海经》的成书时间进行考证,得出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也有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寻找到了较合理的解释。语言学方面,多数学者考察了《山海经》中的实词使用情况,而因为语法的变化缓慢,以此方面来探究《山海经》成书年代的则较少,故关注“是”的研究也寥寥。事实上,正因为语法具有稳定性,有时尽管变化程度微弱而不易察觉,但一旦发生变动,更能反映出该语言所处的时代变化。

《山海经》共十八篇。从整体面貌来看,《山经》五篇较为一致,可归为一体,《海内经》四篇和《海外经》四篇则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此合称为《海经》。此外,十八篇中还包括有《大荒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

一、“是”作为指示代词

“是”在《山经》中用例较多,且经常作为指示代名词出现,比如:

(1)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山海经·西山经》)

(2)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山海经·北山经》)

(3)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山海经·西山经》)

这种用来表示指代的词是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是”,是先秦中“是”作代词最常见的用法之一,并且多可被“此”代替。在例(3)中,“是”可以用来回指其前的话题,同时“是”与后面的部分形成一個“话题+说明”的结构。此句中,“是”说明的部分是由“所”字结构构成的名词性短语。王力先生指出,“是”系词的用法是从其后表词为名词或名词短语的结构语法化而来。这种结构在《山经》中不止一例。

(4)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山海经·西山经》)

由此可见,在《山经》产生的年代,未必存在系词的用法,但在这种语法结构之中,系词已经开始萌芽。王力先生认为“是”作系词是六朝以后的事,而郭锡良在《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争论的几点认识》,通过比较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系词“是”在两汉时期已产生,不排除战国末期就已萌芽。这种结论是相对可靠的。纵观《山经》,“是”尚未语法化成为成熟的系词,处于萌芽的阶段。就此而言,《山经》成书时间不会太晚,最迟在战国末期或许就形成了部分文献。

《海经》对“是”的使用频率则明显低于《山经》,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三例。

(5)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山海经·海外东经》)

(6)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山海经·海内南经》)

以上“是”皆为指示代名词,因《海经》的“是”的用法不多,故可提取的信息偏少。

《海内经》“是”的用法大致与《山经》相同,主要作代词,并且多与副词“始”相连,一共出现了11次,或用于指代主语,或用于指代前面整一句的。比如:

(7)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海内经》)

(8)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山海经·海内经》)

从中可见,虽然“是”同为代词,但是《山经》和《海内经》中与之搭配的词语是有区别的。

二、“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大荒经》中,“是”的用法则显然比《山经》《海经》更为灵活多变,不仅包含有代词的用法,也有接近助词的用法。

(9)有柔仆民,是维赢土之国。(《山海经·大荒东经》)

(10)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山海经·大荒南经》)

(11)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山海经·大荒北经》)

例子(9)(10)都是用作指示代词的“是”,用法同《山经》的类似。唯有例(11)稍微特殊,在这里“是”虽然可以作为代词,但不可以被“此”代替,因为“此”与“是”紧密相连。如此一来,句中的“是”则与“此”意义重复。因两个相同意义的词语连用有违语言经济原则,似乎可以用同义复文来解释,然而,“是”的意义是不容易造成误解的,无需通过复用来修辞。这也极可能是衍文,《山海经》是经过后人加工整理的。处理过程中,或许因为韵律的节奏感,或许是其他不得而知的原因,增字删字的现象是可能存在的。

“是”在《大荒经》中作宾语前置标志的用法,是《山经》和《海经》罕有的,比如:

(12)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山海经·大荒南经》)

(13)西有王母之山、鹤山、海山。有沃之国,沃民是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14)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山海经·大荒西经》)

在例(12)中,从语义层面来看,应为“食甘木”,顺承“有不死之国”,可说明不死之国的国民是以甘木为食的情况。在此,“甘木是食”则将宾语“甘木”前置。在仅有“是”作为倒装提示标志的句子中,对于“是”的词性,学界仍存在争议,王力先生认为是代词,句子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宾语后的“是”字一般是复指它的代词。然而,如果在典型的宾语前置句例(12)中,把“是”视为是复指宾语“甘木”,那么在句式看似相同的例(13)中,尽管“是”可认为是复指,但指代“有沃之国”或宾语“沃民”是两可的。但从语义上,前者可以表述为有个沃民之国,沃民居住在那里;后者可以表述为有个沃民之国,(里面)居住着沃民。相较之下,取后者的解释较妥。前者的“是”和“处”之间省略了表示引介对象的介词“于”。对比例(12),两例的语法结构几乎一致,即“有+名词性短语,体词+是+谓词”。因此,通过类推,例(13)的“沃民”不是主语,而是宾语。所以,“是”复指“沃民”,在篇章的句法结构上会更加统一,更符合同一人的语言习惯。

复指对象的模糊性正说明了在某些格式中,“是”的词性在发生改变。可以发现,在宾语前置句中,“是”在句中代指单一的短宾语的用法比“是”代指其他复杂成分的用法更加虚化。一方面,它所处的句法位置的固定性让它具备了虚化的条件,另一方面,因为这种用法的限定条件多,这使它接近于一个助词,有提前宾语的标志语法作用。

殷国光在《先秦汉语带语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初探》中,指出这种用“是”充当语法标志,且满足以下三种条件形式的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得到了大量的发展。第一,前置宾语不超过两个音节,由体词性成分充任,极少例外;第二,在语法标志和充作谓语的单音节动词之间不得插人其它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第三,句末不带语气词。比如,在《诗经》和《尚书》中:

(15)日居月诸,下土是冒。(《诗·邶风》)

(16)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尚书·虞夏书》)

因此,“是”的用法在《大荒經》的语言表达中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使《大荒经》这一板块与《海内经》和《山经》相区别。又比如,在例(14)中,“相群是处”意思是百兽成群结队地住在此处,而在《海内经》相似语境和语义下的表述则是:

(17)甘露,民食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山海经·海外西经》)

此外,殷国光还指出,这种带语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产生于西周后半期,而至迟在战国中期,“宾·是·动”句式基本衰亡。若是据此语法现象,则可以推论《大荒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

三、结语

综上,结合中国基本古籍库语料统计,“是”在《山海经》各篇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当然,在《山海经》当中,“是”的很多用法仍有待商榷,但通过梳理“是”的分布的大致情况,可以看出《山海经》每个板块“是”的常用法有细微的差异。这不仅与记录者的用语习惯有关,也与语言历史发展相联系。总而言之,《大荒经》“是”的用法比《山经》的更为古雅,更贴近《诗经》的用法。那么据此而言,《大荒经》极可能比《山经》成书年代略早,这也印证了《山海经》是一部集体创作的结晶,即“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

参考文献:

[1]殷国光.先秦汉语带语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初探[J].语言研究,1985(2):162-171.

[2]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建军.从存在句再论《山海经》的成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9-144.

[4]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中华书局,2017.

[5]袁坷.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郭锡良.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争论的几点认识[C].汉语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李民,王建.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山海经语法
好懂、好记、好用的语法来了——《讲道理的语法》
山海经夫诸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