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的大学问

2020-11-06宋磊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8期
关键词:借书证鞋厂边角

宋磊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湖北农民工

2020.6.24

这则写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出自一位农民工之手,写得情真意切、自然流畅,让无数网友为之感佩。有的人感动于他只上过小学,却对读书如此坚持;有的惊叹于他学历不高,却能引用哲学家任继愈“知识惠东莞”之语,着实了得;还有的感慨于读得满腹经纶,他却因故离开东莞返乡,真是遗憾。然而,人们更关注他留言背后的故事。

留言人叫吴桂春,54岁,老家在湖北,在东莞务工已有17年。刚到东莞时,每天在工地上下班后没事可做,只能看着工友们吸烟、打牌、喝酒,再没有别的娱乐项目,实在是无聊极了。没有任何精神食粮,他感觉非常糟糕。

有一次,吴桂春正好逛到东莞图书馆,便走进去,怯怯地问工作人员:“同志,我可以办借书证吗?”“当然可以呀!”工作人员和蔼地说。吴桂春兴奋极了,赶紧办了一个借书证。从此,吴桂春便开始了遨游书海。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身上总有一股子硬钻硬啃的精神,拿起书浑身便充满力量。他从报刊开始读起来,因为这些纸媒基本上都是用常见字,阅读过程中很少出現“拦路虎”。后来,他又借助《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把阅读的触角伸向艰深难懂的大部头。不管是翻译过来的外国名著,还是中国传统经典,从天文地理到历史哲学,到语言文学,再到政治伦理,他都有所涉猎。虽然读得慢,但是他肯下功夫,不仅深入读,而且记笔记,写自己的切身体会,决不囫囵吞枣。

开始,工友们对吴桂春“泡”图书馆很不以为然,都觉得一个大老粗整天看书,总给人一种酸酸的感觉。可是后来的两件事让他们的看法有了彻底改变。一次,老板带着大家到仿古步行街聚餐。街道两旁的仿古建造的房屋依势而建,屋内建筑向房心聚集,房屋边角对峙而立,大气壮观,引来大家一片赞叹。有工友问:“这些屋檐、边角为啥都对着?一直不明白。”吴桂春笑了笑,说:“是这么回事儿,在唐代大诗人杜牧著名的《阿房宫赋》中,有一句描写阿房宫‘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你看到的这个建筑便是‘钩心斗角,这个词本是形容建筑壮美的褒义词,后来引申为人不和睦,喜欢给对方下绊子、斗心眼儿,变成了贬义词。”工友们听了,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东莞新基社区附近的鞋厂做流水线工人时,吴桂春曾因读书“学以致用”而“一战成名”。那家鞋厂刚刚开业,生意很红火,老板一年后便急火火地扩大规模。一次开晨会,老吴大着胆子对老板说:“老板,我不建议您这么快就扩大生产……”人们目瞪口呆,一个打工的怎么这样狂妄?可是,老吴接着说:“《周易》说潜龙勿用,我们厂刚刚起步,应该慢慢积蓄能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建议老板干上几年,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后再做打算……”一番话说得老板没有轻举妄动,后来强烈的皮鞋市场竞争,证明了老吴预见的正确性。老板也竖起大拇指:“老吴,了不起呀!”

因为疫情,打工的企业要裁员了,老吴便跑到图书馆,饱蘸深情写下那张留言条,没想到一下就火了。同时还引起了东莞人社局的关注,他们提供了几个岗位供他选择,希望他能留下,继续打工、读书,继续温暖这座城市。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高低贵贱,都要以书为灵魂伴侣,拜书为师,以书渡己,充实人生,深切感知人间美好。那张留言条便是明证。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借书证鞋厂边角
应用旋转的性质求边角
区域联盟共建共享服务的研究与思考
——以JALIS江苏高校通用借书证为例
边角双核互相转,环环相扣不变心——解三角形经典题突破
公交车逃生窗为什么要砸边角处
外贸鞋卖3.5元一双
新年忙“充电”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别样风景“边边角”
浅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