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馆,历史与当代艺术的交融

2020-11-05TobiasBerger

当代美术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赛马会建筑群古迹

Tobias Berger

大馆行人天桥闸

赛马会立方 / JC Cube“赛马会立方”由赫尔佐格和德默隆设计,设有独特的多用途场地,可供举办电影放映会、会议、研讨会及教育活动等。这幢新建筑物连接D及E仓的后勤设施,地下将设有开放式有盖观众席,楼层内亦设机电设备机房及区域供冷系统。

大馆是一所古迹及艺术馆,致力为香港带来丰富精彩的历史文物及艺术体验,培养公众对当代艺术、表演艺术和区域历史的认识和欣赏。目标是成为充满启发性、激发想象力及轻松愉快的地方。

大馆是香港一项最重要的历史古迹活化计划。建筑群内包括三项法定古迹——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维多利亚监狱。中区警署建筑群的悠久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当中部分建筑物始建于英国殖民统治初期,并与香港社会同步发展。

中区警署建筑群活化计划是香港赛马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伙伴合作项目;并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成立一间非牟利公司——赛马会文物保育有限公司,以“大馆”为营运名称负责营运。

大馆按照文物保育的最高规格,致力保留历史建筑原貌,为馆内的历史建筑群赋予新生命。大馆内原本作为警署,法庭和监狱用途的建筑,现已开放予公众近距离观赏建筑群中不同年代建筑风格的特色对比,以及设计中的巧妙和精细之处。

“承受着自身的姿态”大馆当代美术馆展览现场2020年5月25日—9月

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氛围下,访客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览、历史故事空间、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和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深入探索香港的历史,以及在过去这一历史之地在法治、秩序和区域中所担当的角色。

位于赛马会艺方内的非牟利美术馆致力呈现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为香港不断延伸的文化及艺术论述提供平台。美术馆每年将策划并主办六至八场展览,以及与展览相关的公共项目。

大馆的表演艺术节目,旨在活化馆内建筑群的室内与户外空间。活动全都经过细心设计和考虑,务求切合馆内场地的独有特色,当中包括赛马会立方、洗衣场石阶、监狱操场和检阅广场。这些场地均会化身为表演、剧场、音乐、舞蹈及电影放映场地,致力打造多元化的表演节目,吸引不同观众。

命名故事

“大馆”是昔日警务人员和公众对前警察总部以至整个建筑群的简称。事实上早于19世纪80 年代,各大报章已称呼前中区警署为“大馆”,可见此绰号于当年获得的广泛接纳及应用。赛马会文物保育有限公司以“大馆”为营运名称,以示对中区警署建筑群历史的尊重。

文物故事

大馆——中区警署建筑群为公众带来一种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氛围。公众可从各种形式活动、展览中探索这里逾170年的历史。

大馆藉由重塑昔日故事以联系城市的现在和未来。为推广及传承香港本土文化与身份认同,大馆提供的历史文物节目将切合不同需要、类型和年龄层。访客可透过导赏团了解中区警署建筑群的故事——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维多利亚监狱这个维护法纪的“一站式”机构。大馆希望互动展品能让访客有如置身旧日时光并再三造访。

当代艺术

大馆当代美术馆致力呈现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为香港不断延伸的文化及艺术论述提供平台。美术馆由“大馆”的当代艺术部门营运,是位于香港中区警署建筑群的“大馆”的重要部分之一。

大馆当代美术馆将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机构及艺术团体合作,呈现高水平的展览和艺术活动。这些展览以表述和支持香港当代艺术为愿景,为香港成为亚洲领先国际艺术中心的目标奠定基础。

大馆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于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展厅内展出,美术馆建筑由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符合国际美术馆标准。此外,大馆当代美术馆亦委约创作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于中区警署建筑群内的各处呈现。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作为一所古迹和当代美术馆,大馆当代美术馆肩负着活化历史古迹和推行当代艺术的使命,请问美术馆是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Tobias Berger(以下简称“Tobias”):总体来说,大馆有两个部门:一个负责当代艺术项目,我们称之为大馆当代;另一个是古迹部,负责与古迹相关的展览。两个部门曾经合作举办过展览“疫症都市:既远,亦近”。美术馆建筑群有三项古迹——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维多利亚监狱,美术馆的当代艺术项目从这些历史古迹中汲取了许多灵感。我们常常使用古迹作为法律和秩序的象征,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展览。从最开始由李绮敏 (Christina Li)策划的展览“拆棚”,到苏珊妮·费弗尔(Susanne Pfeffer)策划的关于性别关系中权力结构的展览“表演社会:性别暴力”,以及正在正在F仓(前身为女子监狱)展出、薛坦策划的展览“承受着自身的姿态”,展览探讨的是有关界限与限制的延伸意义。而美术馆馆址的历史,以及从这段历史中衍生出来的问题一直是我们策展思路的源泉。

当:大馆当代美术馆的建筑群既包含了富有深厚历史气息的警署建筑群,又有两座由赫尔佐格和德默隆设计的全新大楼。请问将这两种迥然不同风格的建筑糅合在一起是出于怎样的考量?能否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介绍一下美术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功能性?

Tobias: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的重要主题之一便是连接性。他们把一个原本封闭的象征着法律和秩序的地点与周围的社区连接起来;他们把原本分开的三个独立的实体——警察署、中央裁判司署和监狱连通,将历史遗址与当代人相连接。因此,这两座新建筑不仅仅冲进了旧建筑中,而是与古迹相通相连。例如,对于美术馆来说,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有两层崭新的白盒子展览空间,而其中一层在旧址F仓,是一个更具工业风和独特氛围的空间。这对访客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体验,也为我们利用不同空间来开展不同项目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我们创作了许多新作品。

当:美术馆与香港城市的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互动或联系?

Tobias: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从香港城市的角度来考虑的。我们所有的展览都是基于有利于香港当前艺术文化话语的认知角度来策划的。我们有许多以香港艺术家参与为主的展览,此外,我们每年还会有一次公开募集的展览,包含香港元素(香港策展人或香港艺术家)是举办展览的要求。当然,我们也展示了许多国际艺术家。

当:美术馆在策划、筹备展览时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量?

Tobias:如上所述,我们的每个展览都会为香港的文化话语增添一些内容,最好与大馆的场地有直接的关联。总体来说,我们在努力做具有前瞻性的展览,当然,这样也会承担更多的风险。大馆没有艺术藏品,因此,当我们在策划展览和定制新作品时,可以有些不同的想法。我个人策划不了这么多展览,在我们内部,薛坦策划了一些堪称我们美术馆最好的项目,此外,我们也与外面的策展人,包括本土和国际策展人进行合作。

“望左望右:历史标牌”展览现场

大馆历史文物展览“日安时刻”展览现场

当:请介绍一下美术馆近期将举办的展览或项目计划。

Tobias: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虽然我们不必取消任何计划内的项目,但我们推迟了所有计划的展览。在十月份,我们将有两个很棒的展览,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尝试应对全球化、边界和激进主义相关问题。之前一月份的时候,我们举行了年度艺术书展(BOOKED:香港艺术书展),之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表演艺术项目,会在我们美术馆顶层持续8个月。

当:是否还有更多与读者分享的内容?

Tobias:希望大家平安,并保持好奇心。

猜你喜欢

赛马会建筑群古迹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帽”美如花(环球360)
岩上觅古迹 画中释春秋——纪念盖山林先生
VR技术让大运河历史古迹“活起来”初探——以安徽段大运河为例
京都古迹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意象的组合——杜甫《咏怀古迹·明妃村》 李元洛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
英国 皇家赛马会女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