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手机摄影对摄影的影响

2020-11-05张宇华ZhangYuhua

当代美术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摄影

张宇华 Zhang Yuhua

戴小雄重钢掠影摄影尺寸可变2006

2019年初,著名导演贾樟柯的短片《一个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思乡归家”的亲情是谈论的一方面,另一个巨大的噱头是这部电影短片完全是用苹果手机拍摄的。一时间,手机的拍摄能力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大家早已熟悉了手机能够拍照,但是没想到手机能拍得那么好。而后来华为Mate 30发售后,通过四摄像头和强大的算法带来的几乎是革命性的画质提升,让人们开始思考,手机替代相机的日子还有多远。

众所周知,摄影的发展一直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所以摄影从一开始出现就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活。摄影师、摄像师,想想但凡后面带个师的,都是需要点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摄影诞生的时候,因为其极强的表现能力曾经对绘画产生过强烈的冲击,安塞尔亚当斯就说过:“不是每个人都信任绘画,但是人们信任摄影。”在外人的眼里,摄影师仿佛是一个魔法师,可以用一张张空白的相纸记录下生命中各种美丽的瞬间。那时候的摄影师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构图本领,还需要大量相关的专业技术,比如制版、晾晒、暗房冲洗等,到了胶片相机的时代,虽然大量简化了暗房的操作,但是因为无法在拍摄的同时就看到自己的影像,对于对焦,曝光等这些前期的技术要求也很高。而到了数字时代,一方面相机的性能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软件上也给予拍摄者大量的支持,像光圈快门、对焦曝光、白平衡色调这些在前期和后期都可以很好地调整和处理,摄影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了。在这个时代摄影师们在技术上的优势已经很小,于是他们着重强调图像的影调、色彩这些后期的技术,而当手机开始进入摄影领域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2000年9月,当时夏普第一次推出了带内置摄像头的手机J—SH04,开启了手机摄影的时代。当时的摄像头仅仅只有11万的像素,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接下来的几年中,手机在拍摄上并没有显露出对于摄影师足够的威胁。真正让人们开始重视手机拍摄是苹果手机的出现,苹果手机超强的拍摄画质给无数渴望摄影的人打开了一扇窗1。新鲜的摄影玩法让他们机不离手,也引起专业摄影人的关注。2009年,美国商业摄影师查斯 · 加维斯出版了世界上首部手机摄影画册《最好的相机是与你形影不离的那一台》(The Best Camera Is the OneThat's With You),其全部摄影作品均用苹果手机拍摄。而到了十年后,在2019年华为推出的Mate 20 Pro里,已经使用了号称莱卡三摄的豪华配置,分别是配置了4000万像素的彩色镜头、2000像素的黑白镜头、800万的长焦镜头。成像的清晰度极高,全部支持光学防抖,加上后期算法上的优势,在华为的发布会上,甚至有底气开始直接叫板数码相机界的大佬佳能的全画幅单反相机5D MARK IV,而更可怕的是,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支持下的各种软件已经大大简化了修图的过程,甚至在你拍摄的瞬间就已经完成了后期的修图工作。以往很多看起来很酷很炫和要求很高的图片现在可以让一个外行人轻易地实现。摄影师们这时候真正感觉到了危机。

手机摄影不仅仅在“质”上不断拉进与单反相机的距离,在“量”上更加是来势汹汹。根据相关网站的统计,2018年一年通过手机拍摄的照片超过了1500亿张,并且这个数字在以超过15%的速度递增。没有人能够否认,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人人摄影”的手机摄影时代。

无可否认,手机摄影具有巨大的优势,第一就是便捷。手机在国内空前的普及——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中国智能手机在2018年的持有量达到了96%,几乎人手一个。而且这个数值依然在增长,有了手机就能拍摄,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记录,人们总是希望能够记录自己生活中点滴,而自拍也能够让你小小地满足自己的虚荣。

其次,传播的优势,网络时代给摄影的传播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人们乐于在各种大型社交网站中分享自己用手机拍摄的作品,手机摄影给人们拍摄带来的自由度和传播速度是传统摄影所无法比拟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第一时间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人或者事用手机拍摄下来然后通过社交网络分享给其他人,尤其在新闻类的事件中,手机摄影对传统新闻摄影的冲击是巨大的。手机摄影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记录人和传播者,提升了公民在公众事件中的话语权。

秦文河滩上造万吨船摄影尺寸可变2005年

再次,手机摄影克服了传统摄影给非专业人员设置的种种困难,把拍摄和后期都简单地集成到了几个软件中,打破了人们在从事摄影时技术上和成本上的障碍。拍摄照片的时候不用再担心如何调整光圈和快门,也不用担心因为手抖而导致画面的模糊,这些软件都会给你智能的辅导,你只需要在想拍摄的时候拿出手机,对准之后按下快门就能完成一张摄影作品了。另外,手机因为体积和成本的原因,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单反更有优势,比如水下拍摄和一部分的微距拍摄上。

最后,手机摄影也有利于展现人们对艺术表达的诉求。2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以及手段来对自身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表现,然而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难以跟得上人们想要捕捉瞬间的迫切愿望,这时候手机摄影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了人们展现摄影艺术的主要手段,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手机摄影淡化了形式和技术,强调了自由和本能,鼓励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画面中跳出来更多地去思考观念的话题,这和当代艺术理念是一致的。如果说艺术是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那么手机摄影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和广阔的方式来演示我们从人生中所体会的对事物的感触。相对于传统摄影喜欢用画面和布局来体现出的意境,手机摄影更多地展现出了一种反应个体比较真实的“微情感”——很多随时随地获取的图像有时候恰恰能反映出我们个体最自然最本质的状态。可以说未来人文摄影的主力军一定是手机拍摄。

手机摄影的缺点也一直在被艺术家所探讨,首先被提出的就是手机摄影带来的大量的图像产生和复制造成的艺术性的缺失。一位国内摄影艺术家就提出:归属于大众文化的手机摄影作品通过新媒体迅速传播,由大众创作的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缺乏深度和艺术灵魂的图像,在个性化的伪装之下,千篇一律地被生产出来,等待被消费。3大众媒体的媒介特性是带有倾向的,对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并非起到一种中立的作用,它的普遍、便捷、廉价等特点,让图像逐渐接近日常,更加随意地对待创作和观看。手机摄影的兴起,尤其是在智能化软件的帮助下人们开始大批量制造手机摄影照片时,拍摄出的照片是否能够体现当时人们自身的情感还原却被打上了一个问号。很多时候人们在智能软件的辅助下使用类似的构图和设置拍出了太多类似的图片,又并没有太多的思索这些图片是否能够反映自己内心对于记忆和感触的再现诉求,而是马上就急于在公众平台和社交网站上传播。我们并非反对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真正存在,也支持把自己对于生活的各种理解用手机摄影或者是其他各种你所喜爱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艺术创作本身和纯粹的记录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艺术审美提出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应该赋予作品主观的审美记忆,而非随意和机械的复制。随意拍摄即是手机摄影的一个自由性上的巨大优势,也造成了其在艺术创造性上的不足。丹托(Danto)就曾说过:“艺术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如同上帝之城与俗世之城一般。”4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创作很多时候需要将自己从寻常的生活状态中抽离出来,仔细去思考和探求自己对于社会和生活最直接和最本质的理解,认真地把自身精力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和作品中,而并非是单纯和无思考的客观记录与迅速传播。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谈论摄影的时候,通常会提出摄影的二次还原的说法,当我们拍摄任何一张图片时,后期我们都需要通过二次还原来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展现和传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触。第一次的还原我们称为客观世界的还原,也就是说通过矫正白平衡、曝光等参数来还原出当时客观现场的状态。第二次还原我们称为情感还原,也就是说任何时候我们拍摄一张照片不应该是单纯的客观记录现场的场景,而应该是能够把我们当时的心情和感触展现出来。我们拍摄任何图片都是因为这个景象或者事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感触,引发了我们记录的冲动,而如果能把这种感情和冲动还原到我们的摄影图片中,就能赋予图片生命和情感。这一点在手机摄影中缺失的比较多,大部分人们习惯了智能软件的辅助而变得懒于去思考当时促使自己去按下快门的冲动和情感是什么样的,使得一张张照片趋于同质化和公式化。

其次,手机摄影带来的图片信息的泛滥造成了内容和内涵的缺失。图像被快速消费,图像整体的生存周期更短,网络所带来的便利和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不再有足够的耐心去仔细品味每一张图片,为了吸引眼球,人们开始强调图片的风格和形式而开始忽略内容和含义。炫酷、花哨、色彩夸张能够第一时间给人们视觉冲击的摄影作品开始成为网络上传播的主流,而一些有想法、有深度的作品缺因为人们缺乏解读和品味的耐心而受众寥寥。我们必须指出,强调形式本身并没有错误,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但是过于强调形式而忽略内容和意义,就会让我们错失很多精彩的艺术作品,而进入了一个怪圈中:我们被各种图片所包围,但是我们却拒绝仔细品味图像中所包含的意义和内涵,而仅仅是快速体现了图像给与我们感官上的满足和享受,而后又迅速地舍弃和忘记它,进入到下一张图片中,如此往复循环。

最后手机摄影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隐患。手机摄影由于和网络传播紧密相连,而我们为了能够在社交网站和网络上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和陌生人互动,又会将自己大量的信息上传到网络中。所以我们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中前所未有的透明,曾经有人试验过,对于一个喜欢分享自己手机摄影的人来说,几乎一两个大型的社交网站里的账户信息就可以把这个人基本资料全部收集无虞。同时,手机摄影造假成本太低,而传播又缺乏监管,这种缺乏监督的自由性即增加了民众的话语权,但是也为各种虚假传播、网络谣言、水军和推手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数字和互联网时代,手机摄影成为大众主流是必然的趋势。手机摄影的出现让原本的摄影走出了“阳春白雪”的高台,让艺术创作和生活几乎已经密不可分。然而在手机摄影时代,艺术家依然要去考虑艺术创作本身的意义和内涵。要记住拍照是因为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触动和对自身情感的记录和展现欲望,而并非是为了炫耀和别人的点赞。

如同文章开头所说的,摄影本身就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如今手机摄影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流,传统摄影有可能面临像纸媒一样的困境。摄影师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故步自封。一方面要坚持自身的特点和理念,将自己的摄影作品与“批量制造”的作品区分开,在观念和内容上多下功夫,尝试将传统摄影与其他媒体艺术如音乐、装置、多媒体等跨界与融合,探索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可以利用手机摄影和社交媒体的特点,将自己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你的摄影作品。

注释:

1.宋晓刚:《手机让摄影无限》,载《中国摄影报》,2019年第6期第9版。

2.张泽军:《探究视觉时代当中摄影艺术与手机摄影的创作分析》,载《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期。

3. 张盟初:《被消解的摄影与世界》,载《青年记者》,2018年第8期。

4.Danto:“The Art world,”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61.No.19,1964.

猜你喜欢

摄影
摄影精选
梅(摄影)
摄影冷知识知多少?
夜垦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居建新摄影